产教融合,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对接

齐鲁晚报     2024年01月26日
  本报济宁1月25日讯(记者 丁安顺通讯员 杨颂) 1月25日下午,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推进办主任朱湘华带队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对接工作,并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广立,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志春进行座谈交流。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班子成员,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济宁孔子文化旅游集团有关同志参加座谈活动。
  座谈会上,高广立对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学校在文化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和科技赋能文化“两创”等方面的优势。他希望与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人才培训、产教融合平台共建等方面加强协作。孙志春介绍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文创产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内容、打造方向和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产教联合体运行情况。
  朱湘华一行介绍了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在理论研究、规划编制、交流合作、重点项目和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他希望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密切联系,依托孔孟之乡丰厚的文化资源,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研学教育、文创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主动服务济宁文化产业发展,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落实落地。
  双方还就进一步完善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和学校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加快形成中国特征、文化特色、职教类型的产教融合职教示范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现场。
笔墨凝书香 送福迎新年 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派驻第一书记村开展“文化送福”惠民活动
  文化送福。
  本报济宁1月25日讯(记者
丁安顺) 1月24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派驻曲阜市石门山镇第一书记在韦家庄村举办“文化送福”惠民活动。
  活动现场,书法老师们挥毫泼墨,写对联、写“福”字,笔力雄健,气韵生动,书墨飘香,一幅幅红红火火的春联和一张张喜气盈盈的“福”字寄托着大家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农历龙年春节就要到来了,我们写了一些具有龙年特色的春联送给村里的百姓们,祝愿大家龙年行大运。”曲阜市作家协会会长江文龙说,此次共有4位书法家来到韦家庄书写对联,“一上午写了近百副对联,送了四五百个‘福’字。”
  韦家庄村民韦贺说,“与自己买春联的感觉不同,今天领到书法家现场写的对联,这样更有意义。”每一幅春联都寄托着人们的期盼和心愿,他笑着说,“我为自己选的对联主要寓意是‘招财进宝’,很符合我的新年心愿。”
  “‘文化送福’活动是传统的文化惠民活动,通过文明健康、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们尽享有传统文化的‘年味’。”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综合科一级主任科员、石门山镇市派第一书记工作服务队队长曹月华说,一幅幅春联、一张张福字,传递着冬日的温暖,饱含着浓浓年味和美好祝福。
两会看“两创”
专访济宁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济宁市政协文史馆馆长、研究馆员高秀丽 文化为芯、产业赋能,点亮尼山之光
  记者 汪泷

  济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抢抓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重大机遇,依据“突破尼山片区建设,强化核心带动功能”战略部署要求,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将“尼山片区率先突破”作为全市文化建设的引领性工程,全面打响“千年鲁源·万世昌平”文化地标,按照“规划先行、业态创新、品牌引领、传播赋能”总体思路,努力将尼山片区打造成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集聚区。在济宁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上,高秀丽以《文化为芯、产业赋能》为题,发出“点亮尼山世界文明之光”的倡议。
  坚持规划先行
科学谋划尼山片区建设

  “响应济宁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愿景,锚定‘两轴两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等上位规划目标,科学谋划尼山片区发展与建设策略,做到‘定位精准、功能明确、项目创新、文化传承’。”在发言中,高秀丽建议,要制定前瞻性总体规划,对尼山片区进行全面、深入的资源评估与调研,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人口结构等多个方面,充分考虑尼山片区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其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关键内容,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她建言,应推动规划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在尼山片区的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型企业、工作室和艺术家入驻尼山片区,形成集创作、生产、展示、交易于一体的现代文化产业生态系统。
  “我们要积极探索跨界融合的产业布局。”在高秀丽看来,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推动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科技产业等多元产业在尼山片区的融合发展十分有必要,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各类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和创新,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推动业态创新
开发多元时尚文旅项目

  高秀丽说,全面提升尼山片区文旅产业与项目吸引力,结合当下热点话题和前沿技术,建议开发多元化且具有现代时尚属性的优质文旅项目。
  她提到,探索核心区文创项目,以文化工程和文旅产业作为传承载体,利用鲁源小镇、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等牵引性强的文化项目,发挥文创衍生优势,开发儒学研学、圣境祈福、鲁源寻根、尼山印象等衍生项目,推动尼山片区成为传统文化“两创”新高地。
  “要塑造世界夜游新地标。”结合近两年尼山圣境夜游项目的火爆,高秀丽通过走访调研分析,要全力支持鲁源小镇项目建设,推动与尼山圣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鲁源新村等项目融合发展,最终形成“文化标志区、文化产业区、文化体验区”的文旅发展新格局,打造夜游经济新地标。
  此外,她还建议打造主题旅游线路。根据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主题线路,如美食之旅、艺术之旅、寻根之旅、户外探险之旅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尼山片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干下去。在发言的最后,高秀丽倡议:“让我们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全面打响‘千年鲁源·万世昌平’文化地标,让煌煌尼山文脉更清晰地烙印在民族的记忆里,让瑰丽的尼山文明之光照亮全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