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工大看中国新能源车赶超的“青春密码”

哈工大十佳研究生团队,在科研报国实践中练就“真功夫”

齐鲁晚报     2024年01月31日
  记者 陈乃彰
通讯员 隗海燕 秦瑛康

  他们心怀科研报国之志,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研制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高端仿真测试装备,并一举拿下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他们是2022-2023年度哈工大十佳研究生团队——智能电动车辆研究所研究生团队。
梦想从“一桌两椅”出发
  2024年寒假的一天,当记者走进位于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南楼三楼的智能电动车辆研究所时,研究所负责人、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大方教授和他的学生们正一如既往地忙碌着,“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王大方教授笑着跟记者解释。
  对智能电动车辆研究所研究生团队的同学们来说,这个“常态”是从办公室角落里的“一桌两椅”开始的。
  即将博士毕业的李琪从本科阶段就跟随王大方做科创。“王老师是我们的本科班主任,当时带我们参加瑞萨智能车大赛,那会儿也没有啥场地,就在王老师办公室角落里找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王老师就天天跟我们‘泡’在一起。”李琪回忆说,“那时条件艰苦、困难重重,王老师经常用马祖光院士的故事激励大家。”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测评技术领域首席专家、新能源检验中心技术总监刘仕强,也是这个梦想最早的见证者之一。从大四到研究生的3年间,他见证了团队的建立和发展。
  2010年前后,王大方开辟了电机控制的新领域,也开始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2013年,获得推免资格的王明玉进入团队,3年后成为团队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2017年,张齐作为硕士研究生加入团队;2018年,在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积累了丰富研发经验的李琪放弃高薪工作回到母校,在团队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2021年,获得推免资格的黄健齐从燕山大学慕名加入……
  如今,该团队已发展成为拥有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9人、本科生数十人的团队,已累计培养本、硕、博学生100余人。
  本科生米文源大四就在行业顶刊TIE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杨博文获评2023年度哈工大“十佳英才”,还涌现出多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省优秀毕业生等。
  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都进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航天八院、比亚迪、联合电子、华为等知名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研发工作。
在破解“卡脖子”问题中
练就“真功夫”

  “面向行业真实需求、面向卓越人才培养需求,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这是多年来团队成员们共同坚持的理念。
  李琪在工作中接触到了电机模拟器这一高端测试装备,也了解到国内新能源车企在使用进口电机模拟器时,面临着技术封锁、维修困难和升级壁垒等问题。李琪萌生了攻破这一难题的想法:“虽然工作多年,但我一直记得老师说过的要做有价值的科研,作为哈工大的学生,科研报国也一直是我的理想。”
  在智能电动车辆控制与仿真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的王大方在了解到电机模拟器技术面临的难题后,也决心涉足这一领域的研发。
  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的师生俩一拍即合,开始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电机模拟器这一难题发起冲锋。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路注定充满了挫折与崎岖。
  电机模拟系统是一个多速率且离散的高动态随动控制系统,其中涉及到多个不同速率系统的耦合。如何让它们在高速、超高速模拟过程中稳定配合是一大难题。
  团队成员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一点点摸索着解决电机高速模拟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国内没有人做过,基本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我们只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了解决最核心的电路设计问题,团队尝试将文献里的理论问题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出发,双创园南楼三楼深夜的灯光见证了他们无数个全力以赴的夜晚,后缀从1.0到27.0的仿真程序、涂涂抹抹的一摞摞演算纸记录了他们精益求精的过程。李琪说:“哈工大人不怕失败、敢为人先的精神是支持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最终,该款电机模拟器顺利通过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第三方检测,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该领域的进口产品垄断现状。产品先后获得了龙头车企比亚迪两个采购订单,服务潍柴电驱动系统测试,成功实现了实验室技术成果的产业应用,大幅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电机模拟器采购成本,成功实现了电机模拟器国产化技术突破。
  将论文写在大国重器上、写在尖端装备上,用自己的努力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他们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用实际行动担当强国使命,在破解“卡脖子”问题中练就科研“真功夫”。
  五年来,团队累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5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为一汽红旗、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等相关企业解决了电驱动控制、智能座舱、动力电池阻抗谱参数化及应用等行业难题。
“团队的意义就是
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从最初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到如今几十人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在朝夕相处、并肩奋斗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大家相互陪伴、相互信任、相互成就,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成长。
  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每周的实验室例会上,每位参会同学都要提出自己的问题,王大方认为:“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平台,让每个人都能在项目组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今在南京理工大学工作的王明玉一直特别怀念在团队的时光,“在团队的学习经历深深影响了我,我现在带学生就是在延续实验室的风格。”
  刘仕强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在团队伙伴们的督促与鼓励下坚持读完的,“刚开始读博的时候,王老师就跟我长谈过一次,后来又一次次嘱咐我要提高要求,按时毕业。团队的伙伴们也给了我很多温暖。”
  米文源大一上学期就加入了实验室,成为团队年纪最小的“小萌新”。每当遇到困难时,团队里的师兄师姐们都会耐心帮助他。“在我第一次写论文遇到瓶颈、遭受挫折时,老师和学长们都在帮助和鼓励我,每次跟他们聊完就像充电一样。”
  正是团队的齐心与默契,使得他们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捧回了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金奖,创下校区参赛以来历史最好成绩。他们还在2023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第五届中关村人才创客大赛、第十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哈工大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成果受邀亮相世界智能电动车先进技术展览会……
  对于未来,这个研究生团队的成员们有着共同的梦想:“未来,我们将继续瞄准国家重大科研需求,更加注重学生拔尖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国汽车行业培养更多高水平杰出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