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升空,带火“航天游”

海阳将打造航天文旅休闲城市,开启航天文旅发展新路径

齐鲁晚报     2024年02月06日
  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姜祥

  2月3日,由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火箭,成功将“烟台二号”在内的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次搭载外国卫星,迈出国际化发射的第一步,也是海阳东方航天港成功保障的第十次海上火箭发射。
  追“火箭”的人越来越多
  从一次海上发射,到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再到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海阳剑指航空产业不断发力。海上火箭发射10发10捷,也催生出了海阳日益壮大的航天文旅产业。
  “从现在来看,航天文旅板块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东方航天港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章义钊说,“追‘火箭’的人越来越多了!”
  海阳航天文旅之路开始于2022年10月7日,当天在海阳近海黄海海域,我国首次实施固体运载火箭近岸海上卫星发射,昔日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壮观场景,真切地出现在群众面前。由此,往日平静的滨海小城摇身一变,成为国内唯一的海上发射观礼目的地,开启了航天文旅的发展新路径。
  火箭升空,产业成势。航天元素加持的文旅盛宴,能给游客带来怎样的体验?
  “东方航天港建设之初我们就规划了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项目,该项目运营后,既可以在火箭发射期间为海上发射提供测发指挥、飞行控制、通信保障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功能,又能在非发射期间向公众开放,完全市场化经营,打造形成‘发射观礼+航天科普教育研学’的沉浸式游览体验馆。”漫步光影迷离的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航天科普馆)章义钊介绍,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沉浸式航天主题科普综合体,科普馆主场馆约2万平方米,涵盖6大展区、60余项高科技展项,拥有最前沿的展示设备以及多套针对不同学龄的独创航天课程,开馆至今的半年多时间里,参观游览人数已突破10万人次。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在小朋友心里种下航天梦的种子。”章义钊说,在为游客呈现独特的“太空旅行”之外,还希望通过航天科普馆激发起孩子们探索航天、探索宇宙的动力。“我们生产了卫星的模具、发射船的模具,还有棒球帽、文化衫等航天文创产品都是希望能够拉近孩子们与航天科技的距离,点燃他们逐梦星辰大海的热情。”
一座航天港,焕新一座城
  一条航天产业链,从上游研制、发射,到下游运营、应用,每个环节的价值都不可小觑。数据显示,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观礼期间,海阳重点酒店入住率全满。
  未来,海阳航天文旅如何保持活力,维持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东方航天港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涛看来,航天旅游独特的科学性和体验性是普通旅游所不能比拟的,发展的关键在于航天文化,在于创新。“我们将依托园区落户的航空航天企业,涵盖火箭制造、卫星研发、数据应用等领域,推出工业游路线,游客可以观看真是火箭发射船,体验火箭出海前流程,甚至走进火箭厂房,亲历火箭总装场景。”
  王德涛透露,以航天科普馆为核心,按照“环湾、依岛、连滩”的总体规划思路,将加快打造集科普、亲研学、观光度假于一站式航天文旅综合体,做活航天游文章,助力海阳打造航天文旅休闲城市,辐射引领山东省航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