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电动车锂电池画“硬杠杠”了

齐鲁晚报     2024年02月27日
  评论员 王学钧

  据报道,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完成了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将于今年出台。
  其实,该给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画“硬杠杠”的时候了。
  相较于铅酸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重量小、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正因如此,近些年特别是国家对电动自行车重量做出严格限制之后,锂电池备受青睐,锂电车成了电动自行车市场上的“主角”。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少锂电池安全性能不足,充电或行驶时会燃烧甚至爆炸,引发火灾或安全事故。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去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其中8成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在这些火灾中,锂电池是主要的燃烧源或爆炸源。
  锂电池安全性能不足,跟缺少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电动自行车,我国已发布了七十多项相关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关于电池的并不多,关于锂电池的更少。在全国层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但这只是一项推荐性标准,约束力很有限,相关企业可以选择不执行。在地方层面,北京曾发布过《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规范》,广州曾发布过《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技术规范》,但这都是团体标准,覆盖面更小,对相关企业的约束力更弱。
  因为没有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不少正规锂电池企业心存顾虑缩手缩脚,不敢全力投入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生产,以更充分地满足市场需求。而随着锂电池价格飙升,不少小作坊看到了“商机”,干起了组装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生意。一些电动自行车企业也心存侥幸,不仅会“消化”小作坊组装出来的锂电池,甚至直接干起了组装锂电池的活儿。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安全性能难免会成问题。
  同样是因为没有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相关部门在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实施安全质量监管时缺乏明确细致的技术依据,监管效率与监管效果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看,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还是尽早颁行为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