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河之畔

齐鲁晚报     2024年02月29日
  □孟宪议(壹点号:一粒微尘)

  古淄水,今淄河。
  唐代《拓地志》记载:“俗传云:禹治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淄水也!”清代改称淄河。沿淄河之畔,溯源而上,是一种地理上的探幽;顺河而下,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历史穿越。
  淄河,源于莱芜望鲁山,聚石马、南博山、夏庄、池上、仁河、太河几大支流。入博山、淄川、临淄(青州),经广饶辛庄东北注入小清河,汇流入渤海之湾。淄河水弱,明灭于高山沃野山林之间。如一页史书,光晦明暗于案头。沈从文先生说:“历史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沙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的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一条淄水河,万千故国事。
  从蜿蜒盘旋的牛角岭骑车而下,远望可见淄河隐没于山野。山顶有铁牛一座,圆目如炬,四腿安卧,可镇山镇水。
  入淄川。淄河镇出淄川城东南35公里,俯临淄河,淄河水潺潺如琴瑟和鸣。
  有名水必有名山——马鞍山,淄河之畔,状如马鞍。巍巍马鞍山,猎猎保卫战。革命烈士英勇保国卫家园,冯氏“一门忠烈”,气壮动山河,英名天下传!涛涛淄河水,含泪呜咽,浊浪翻滚,吞咽了多少民族苦难!
  到淄川,绕不过蒲松龄故居。蒲松龄命运多舛,如同淄河的命数。清代以前,淄江浩荡,浪高水盛,而后渐渐水弱,沦没为淄河,由江入河,是命运的流转,是对现世的妥协,更是一种无奈的对抗和苦意的盼望。蒲松龄一生隐忍,在山林乡野间潜行,没有哗众的取宠,屈从于瓜棚豆架下的俚语野谈。在他身边,淄河之水浇灌着禾苗、瓜秧、黍谷、桃红梨白之树、篱下的乡野之花……犬吠于山岗,鸡埘于窝下。狐仙鬼怪、书生花妖都是自淄河之畔奔来,在蒲先生的笔下,湿漉漉裹一身水雾,飘忽忽落一地水花……
  淄川,江北陶瓷琉璃的大观园。盛产五色陶土,那是岁月的恩赐,亦是历史的记忆。起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掘地筑窑,焚烧成陶,经世兴旺。
  溯源而上入博山。博山是淄河的源头流经之首。博山,山水相连,人杰地灵。国人心中的“人民公仆”焦裕禄书记,呕心沥血于兰考县,鞠躬尽瘁于百姓间,即为博山县北崮山村人。
  崮山村,美丽的小山村。山“崮”一名,为鲁中山区特有地貌。如沂蒙山区的孟良崮、七十二崮……四周陡峭,山顶展如平地,如山戴一顶平帽,故为之“崮”。
  沿庙子淄河滩而下,又是另一番美景。从这里起,淄河水势平缓,沿途携来的泥沙趁机沉落,水色之重渐薄,水面平阔,水草丰茂。河畔人烟繁盛,树郁林葱,自古就有一派安乐的景象。
  东临淄河岸,先人们广筑齐国都城,故名齐都。淄河此处河畔有六座齐王陵。齐王大冢被胶济铁路一分为二:二王冢和四王冢。二王冢:齐桓公和齐景公;四王冢:齐威王、宣王、瑉王、襄王之墓。素有“齐王葬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之说。
  离家乡村子百米外即有一座齐王陵。村人俗称“大冢子”,形如巨大土堆,荒烟蔓草,野鸟沉落,时有野狐狸出没其间。耕地围绕大冢,庄稼泱泱。时光若是翻转,齐王也许会穿越而出,神采奕奕,和种田之人并肩坐于田头,话桑麻,谈农事,论古今,无尊卑之隙……
  以309国道淄河大桥为中心,淄河临淄段上下均分。上游段风光自然,水域广阔处,隔岸灯火相望;枯水处白沙裸露,杂草丛生,俗称“淄河滩”。原泉水众多,河汊交错,汇流入河。临岸农家多养鹅养鸭。鸭蛋以“金丝”闻名:卵黄层层,紫赤相间,熟而刀切,黄油顺刃流出。因是杂食河中小鱼小虾,水草杂虫,更喜食淄河水中特产:田螺丝。那是一份蕴含淄河水甜的家乡风味和浓郁乡愁。
  下段人工治理,水面辽阔,清澈如镜;鱼翔浅底,鸟飞高空;风送涟漪,云影倒映;如诗如画。以太公湖风景最美,由牛山、马莲台、管仲纪念馆、田齐王陵、中国古车博物馆组成风景区。
  依淄河之畔,古齐国在此筑城立国,世世兴达,威名天下。那时国都之貌繁花似锦,淄江两岸,花台楼阁,亭榭轩敞,车马如织,商铺林立,盛得过《清明上河图》。
  可惜历史车轮不停不息,那故国辉煌终湮没于时光尘烟之中。今日临淄新城,路名多用昔日故园之名,彰显出临淄深厚的文化底蕴。仿若地下齐国都城的苏醒和新生:“地下一座国,地上一座城”。
  一条淄江水,半部齐国史。地灵而人杰,多出名相。被尊为“华夏第一名相”的管仲自不在话下。唐代名相“房谋杜断”的房玄龄亦是临淄故人。房玄龄出临淄,治天下,辅唐太宗,纳人才,举贤能,订律令,修文献,终创“贞观之治”之盛世,为后人追颂。太公湖上有无“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场景,已无从参考。姜太公为周代齐国第一代国君,想钓小鱼小虾,应非姜太公本意,那只是他抒怀言志之举。姜太公雄才大略,莅临天下,治国安邦,早已懂得“治大国若烹小鲜”之道。
  太公湖畔,“中国古车博物馆”巍然如一架传统的巨型车辕,张爱萍将军欣然手书馆名。现代高速公路唤醒沉睡千年的古代殉葬车马。地下古车战马安然静卧,已无当年铮铮嘶鸣。朝代兴亡,更迭有序。地上,现代汽车百里时速,风驰电掣,一日千里。
  千年淄河静静流淌,有风物、乡愁、星月,更有迷离和沉思、记忆和惆怅交相融织。淄河两岸,灯火阑珊,炊烟环绕,交相辉映。历史和现实互为挣脱,互为永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