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上千公里,高速飞车可“贴地飞”

国产高速飞车完成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

齐鲁晚报     2024年03月09日
  我国高铁时速已超350公里,新一代450公里时速的列车也在研发中,未来还有600公里时速的磁悬浮列车,更高级的则是试验中的高速飞车技术,时速可达1000公里。
高速飞车试验刷新纪录
  1月29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牵头,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成功完成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刷新了国内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最高航行速度。
  此次试验成功,为高速飞车后续进行更高速度试验和国家立体交通网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试验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公里,其中真空管道由若干单管道连接而成。每根单段管梁直径6.1米、长30米,建设时,整体几何尺寸误差必须小于2毫米,以确保运行时管梁内部达到长时间真空状态。
  这是中国首条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一期于2021年9月获批立项,2022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是目前全球在建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高速飞车试验线。
磁悬浮与低真空相结合
  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主任、高速飞车项目总设计师毛凯介绍,高速飞车全称“低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速飞车”,是将磁悬浮技术与低真空技术相结合,实现超高速运行的运输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超导磁悬浮技术,与地面脱离接触,以消除摩擦阻力,利用内部接近真空的管道线路,大幅减少空气阻力,从而实现时速1000千米以上的“低空飞行”,具有更快速、便捷、安全和经济可控的特点。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它融合了航空航天技术和地面轨道交通技术,通过超导磁悬浮和低真空管道,减少轨道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实现了超高速的“近地飞行”。
助力构建“一小时经济圈”
  高速飞车未来可用于超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运输,时速将达到1000公里。要达到这一速度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进行大量试验逐步推进。此前,试验团队已在非真空条件下,完成了超高速磁悬浮与电磁推进试验,速度达到每小时623公里。
  高速飞车大同(阳高)试验线工程完工后,将为后续进一步延长线路,实现更高速度奠定坚实基础,可在国际上引领新一代交通装备研发,实现我国相关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
  未来,高速飞车有望与高铁、飞机等交通方式,共同组成全国综合立体交通干线网,对打造全国主要城市群间“一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有力支撑交通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部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