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背景下,刚过去的冬季是暖冬吗

齐鲁晚报     2024年03月09日
  “从判定标准看,2023/2024年冬季既非暖冬也非冷冬,为正常年份。”在中国气象局3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
  去年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后,一直持续至今。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年份,我国出现暖冬的概率较大,为何刚刚过去的冬季不是暖冬?
冷暖冬如何判定
  贾小龙表示,从统计上来看,厄尔尼诺年,我国出现暖冬的概率相对较大,不过影响我国冬季冷暖的最主要因子,是西伯利亚高压、极涡等中高纬度环流系统,这些系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受厄尔尼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冷冬暖冬的判定,是基于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例如,全国有2500多个气象台站,如果单站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超过本站暖冬阈值,即可定义为单站暖冬;若全国一半以上的台站出现暖冬,则定义为全国暖冬。
  2023/2024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8℃,较常年同期偏高0.3℃。全国暖冬指数为36.7%,即全国有36.7%的站点出现暖冬,冷冬指数为15%,均未达到一半。因此,总体来看,2023/2024年冬季为正常年份,既非暖冬也非冷冬。
  2023/2024年冬季气温空间差异也比较大,暖冬主要出现在华南、西南等地,而华北南部、黄淮、江淮一带多为冷冬。
寒潮次数偏多,冷暖起伏大
  贾小龙介绍,这个冬季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寒潮次数偏多,强度偏强,共有11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其中3次寒潮),较常年同期偏多。
  这是因为这个冬季,中高纬度环流系统,表现出很强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西伯利亚高压等冬季风环流系统阶段性偏强,致使气温冷暖起伏比较大。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2023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份,全球多地平均气温均突破高温历史纪录,中国平均气温也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较1991-2020年平均值偏高0.81℃。
  贾小龙称,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冬季以来中国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冷暖起伏大。中东部大部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雨雪或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今年春季气温或偏高
  展望厄尔尼诺后期对中国的影响,贾小龙表示,预计2024年春季,中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除西南地区以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至偏多。西南地区大部气象干旱可能发展,中西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专家指出,快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阻止全球气温上升的唯一途径。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它影响着我们所有人,尤其是最脆弱的群体。”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说,人类不能再等待了,必须加快行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加快向可再生能源过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