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躺平”真是病,得治

可能是脑子“漏水”导致低颅压性头痛

齐鲁晚报     2024年03月12日
  记 者 焦守广
通讯员 张文静

  “大夫,我现在只能躺平,真正意义上的躺平,一直起身就剧烈头疼,躺下就好,我是怎么了?”
  “你大概是得了‘脑子漏水’的病——低颅压性头痛,多喝点可乐、咖啡,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山东省中医院综合内科主治医师姬翔与患者的对话,让患者、家属和实习学生听了直迷糊:“只能躺平”是怎么回事?脑子还能漏水?这种病还需要多喝可乐、咖啡?
  针对这些问题,姬翔通过一个病例,让大家了解到底什么是“低颅压性头痛”。
  市民王女士今年25岁,近段时间,一站起来就头痛恶心呕吐,这是咋回事?带着疑问,王女士来到了山东省中医院综合内科。
  经过询问,医生了解到,王女士此次头痛和以往的头痛完全不一样,主要是枕部、头顶部压迫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平时站起来不一会儿就发作,躺下后立刻缓解。“早晨起来还能多站会儿,其他时间站起来几秒就开始疼。平时头疼吃点布洛芬就行,这次也不知咋回事,吃布洛芬也丝毫不起作用。”
  姬翔对王女士进行了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并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随即给患者安排了颅脑和颈椎CT及颅脑强化核磁共振、脊髓全长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这时,“低颅压综合征”几个字出现在姬翔脑海,果不其然,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王女士被确诊为自发性脑脊液漏引发的低颅压性头痛。
低颅压
为何会引起头痛

  姬翔介绍,人的大脑和脊髓,其实是处于脑脊髓液的保护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自外界的颠簸冲击。
  脑脊液被硬膜囊包围,一旦硬膜囊破裂,脑脊液逐渐漏出,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分泌减少,颅压减低,脑组织就失去了脑脊液的保护,使颅底的痛觉敏感结构和硬脑膜、动脉、静脉、神经等受牵拉,引起疼痛。
  患者平躺后,对颅底的压迫减少,所以疼痛减轻。如不尽早处理,容易引起颅内出血、脑疝,甚至威胁生命。
低颅压性头痛
有哪些症状

  头痛以枕部或枕下区域多见,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性质多样,可为搏动性也可为非搏动性,可为弥散性也可为局灶性,多双侧对称。
  头痛可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摇头、用力时加重。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位和站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头痛多在变换体位后15分钟内出现。
  除了典型的头痛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重影、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肩颈部酸痛僵硬等。
  查体时,可见直立心率减慢,出现视野缺失及外展神经麻痹征象,以及脑膜刺激征等。
如何诊断
低颅压性头痛

  1.特征性体位性头痛。
  2.病前可有感冒、腹泻、腰椎穿刺史、外伤史等原因。
  3.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4.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80mmH2O。
  5.头颅MRI显示:(1)硬膜下积液;(2)硬脑膜增强(弥漫性);(3)静脉结构充血;(4)垂体充血;(5)大脑组织下垂。
  6.还应考虑与植物神经调节异常(例如姿势性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Chiari畸形减压术后、颈源性头痛和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等疾病相鉴别。
  需要注意的是,低颅压综合征本身发病率不高,特别是无外伤无腰穿的自发性低颅压性头痛,发病率约为5/10万人,46%—55%的患者无法找到明确的渗漏部位。
  姬翔表示,该诊断术语具有一定误导性,因为每个人的颅压水平不尽相同,低颅压只能与自己相比较,当严格以80mmH2O为诊断界值评判时,约2/3患者具有正常范围内的脑脊液压力。
  正是因为存在如此多的困难和误区,自发性低颅压性头痛,在美国的首诊误诊率约为94%。
低颅压头痛怎么办
  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多平卧休息。

  当立位时,颅内压力会更低,头痛症状会加重,多休息,可以不睡枕头,必要时采取头低足高位。

  多饮水,必要时可静脉补充液体。可据医嘱采取吸氧治疗,促进脑脊液分泌。

  可据医嘱使用改善颅内低压的药物,如果头痛剧烈,可使用阻断腺苷受体的药物,有效治疗头痛。

  有脑脊液漏的患者,查明病因后,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患者要放松,不要过度焦虑,多卧床休息,促进脑内液体回流。头痛剧烈发作,尽快前往医院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