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仙营街道

深耕“小网格”,织密“保障网”

齐鲁晚报     2024年03月21日
  记者 康岩 
通讯员 梁艳 岳晓

  任城区仙营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辖区资源,推动“多网融合”,扎实做好服务网格化、管理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治理要素在网格集中、为民服务在网格集聚、群众诉求在网格解决”的新局面,进一步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
建构“体系化”网格矩阵

  仙营街道持续加强网格力量建设,织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网格,将所辖5个社区划分为6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按照“三清五有”的标准,整合2-5个网格打造网格工作室,每个网格工作室成立1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社区党委委员(热心党员)兼任,同时派驻街道科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四级组织架构。积极推进“多网融合”建设,将市区下沉干部队伍、街道包保干部、社区工作者队伍、网格员队伍、“三长”队伍和网格志愿服务队伍等6支力量融合运用,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常态化包保联系制度,每个网格明确1名街道科级干部、1名机关干部、1名“两委”成员联系包保,帮助解决网格治理、居民服务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1+5+69”的塔式工作微信群服务模式,除6支工作力量入群外,还吸纳了网格内医生、教师、电工、维修工、理发师等专业人员进群,设置工作人员统一标识,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加强网格自我服务能力。
夯实基础
提供“专业化”网格服务

  仙营街道持续夯实网格基层基础,建立网格培训学院,打造社区级网格实训基地,形成“1+5+X”工作格局。制定《仙营街道网格培训学院全科网格课堂培训计划》,科学设置“理论知识+网格实操+X”的课程体系,通用易懂、简单实用。开展了12期培训课程,邀请市区专业人员、社区党委书记、街道相关科室及业务能手组建师资库,发挥“身边榜样”的教育引导作用,为网格员开展社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网格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街道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标准,采取“日巡查”“月电话”“季上门”走访模式,不间断与居民保持沟通联系,发放“便民服务卡”,核实常住居民基本信息,及时更新平台内容,每月考核信息完整性,督导网格员确保掌握详细准确基础信息,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常在网中走、靠前工作的优势,全面收集基层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等民生事项,积极推广“任诚办”小程序注册,拓宽居民诉求渠道,达到“小诉求不出网格,一般诉求不出社区,大诉求不出镇街”。“任诚办”小程序运行以来,上报居民诉求事件共66787件,有效降低了“12345”工单量,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擦亮品牌
做实“共享化”网格自治

  仙营街道持续推进网格志愿服务,推动群众参与力量聚合。每个网格均已建成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组成的“网格志愿服务队”,按照月度志愿服务清单和民主协商清单,常态化开展“组团式”服务。积极引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扶助优质社会公益服务项目,培育发展公益类、慈善类、文体类、互助类网格志愿服务团队,将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嵌入到为民办实事中来,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围绕网格内的大事小情,组织民主协商自治解题,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截至目前,开展网格民主协商3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78起,解决停车难、维修难、噪音扰民、侵占公共场地等问题156件,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300次,服务辖区居民5000余人次。20个网格工作室按照“一室一品”要求,孵化打造了“好邻居 暖心帮”“和为贵 仙商量”“小文拉家常”“秦来乐”等网格品牌,持续开展党的声音宣讲到家、节日问候恭贺到家、生活困难温暖到家、纠纷矛盾调解到家、健康卫生关爱到家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下一步,仙营街道将持续做好政策宣传、矛盾排查化解、服务群众和网格员业务技能提升等各项工作,深耕“小网格”织密“保障网”,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用心办事,以情待民,真正做到解民忧、暖民心、纾民困,营造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温暖幸福在网格中提升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