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久咳不愈?当心百日咳作祟

接种疫苗是防控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

齐鲁晚报     2024年04月06日
  记者 王小蒙

  近来天气多变,气温忽高忽低,随着流感和支原体偃旗息鼓,另一种呼吸道疾病却又“卷土重来”。不少孩子“咳咳咳”不停,伴随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吼声,咳嗽时间可长达100天,那就是最近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专家表示,婴幼儿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近年来,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也有所增高。
咳嗽时间
可长达100天

  百日咳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细菌病疫苗室副主任郑徽介绍,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较长,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根据《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7至14天,有的可达21天。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至出现症状后2至3周传染性最强。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国庆介绍,百日咳一般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等3个阶段,如果不加干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100天左右。婴幼儿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其临床收治的患者中,也有不少6岁以上的大龄儿童。
  据介绍,卡他期主要表现为流涕、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
  痉咳期通常从第2周开始,标志性症状为痉挛性咳嗽,即一连串、严重剧烈的咳嗽,在痉挛性咳嗽后,伴有深长吸气,高调鸡鸣样声音,俗称“回勾”,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恢复期一般持续1至2周,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降低。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患了百日咳
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

  孩子患了百日咳后,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在卡他期应用,可缩短病程。
  在痉咳期应用抗菌药物,虽不能缩短病程,但可缩短传染期,从而切断传播链,否则传染期可持续数周。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
  “孩子患上百日咳,主要是气道里有痰黏稠,越咳不出来,越会刺激气道咳嗽,需要帮助患儿祛痰。”李国庆介绍,百日咳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
  其中,一般治疗包括给孩子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等;对症治疗则包括祛痰、平喘等,若孩子出现并发症,要及时送医就诊。
  至于药物治疗,根据孩子体质不同,需分清证型,如果是寒证则加温药,如果是热证则加清热的药。临床上常用清肺化痰尤其是用清肝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小儿鹭鸶咳丸等。
  百日咳一般病程较长,后期如何更好护理?李国庆表示,孩子有寒热虚实不同体质之分,后期主要分为气虚型和阴虚型。
  气虚型体质的孩子痰液较黏,咳嗽起来痰较少难以咳出,且大便可能较干,可服用梨水或银耳水等;阴虚型体质的孩子,看起来白白胖胖,痰会相对多一些,容易腹泻,可给孩子服用陈皮水等。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要及时接种疫苗

  百日咳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百日咳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
  百日咳主要引起5岁以下儿童发病,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婴儿发病率更高。青少年和成人也会感染,这部分人感染后,往往因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未引起注意,而将病菌传染给家中的婴幼儿。
  郑徽介绍,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降低百日咳感染后的重症,有较高的保护效果。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郑徽表示,百日咳通过自然感染康复或疫苗免疫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并不能持续终生,随着时间延长,抗体的保护效果会衰减,因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  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小月龄患儿易合并肺炎,还有部分患儿可能会合并百日咳脑病。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主要传染源,有孩子的家庭要加强防护。
  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公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在照顾婴幼儿时,成人出现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避免将病菌传染给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