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钗扬黛”或“抑黛扬钗”都不是读懂了《红楼梦》

齐鲁晚报     2024年04月12日
  《红楼梦》问世至今二百多年来,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争论,从古至今从未停息过。为什么会拥钗?为什么会拥黛?“抑钗扬黛”现象背后是否有一些心理原因,使得读者如此强烈地投入对人物的认同或者反对中?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是风靡华人世界的红楼梦公开课主讲者,在新书《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二):细论宝黛钗》中对“抑钗扬黛”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心理分析,她指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很不自觉地受到一些本能的、潜意识的或者是外在环境若干主流价值观的干扰和主导,如此一来,对《红楼梦》的认识便容易产生很大的偏差”。
  □欧丽娟

人人皆贾宝玉
故人人爱林黛玉

  由于《红楼梦》的主角是贾宝玉,读者便很自然地依照他的眼光来看世界,以他的好恶为标准,他喜欢的人,读者当然比较倾向于跟着欣赏;他不喜欢的人,我们也很容易顺着他的感受而产生比较负面的反应。
  古人早已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清朝评点家赵之谦《章安杂说》言:
  《红楼梦》,众人所着眼者,一林黛玉。自有此书,自有看此书者,皆若一律,最属怪事。
  《红楼梦》中的人物五彩缤纷,展现出人性的多元多样,但为什么我们却偏偏只钟情于一人?大家所聚焦的、热烈讨论的对象都是林黛玉,这实在是一大怪事。赵之谦注意到了此一现象,接着提出了很有洞察力的解释,他说自己忽然领悟到,那是因为“人人皆贾宝玉,故人人爱林黛玉”。确实,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认同主角,由他带领我们贯穿全书始末,因此很容易以他为中心,结果人人都变成了贾宝玉,也都随着贾宝玉去爱林黛玉。
  在如此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宝玉所爱的人就一定是最好的吗?宝玉所不喜欢的人便一定是不好的吗?答案是:其实未必尽然。因为爱情本来就是非理性的,它之所以会发生,之所以引发的感受会那么强烈,甚至强烈到让人生死以之,都是由一些盲目的、超越理性的、不能够解释的因素造成的。用主人公是否爱一个人作为判断人物高下的准则,恐怕会大有问题。
  清末民初评点家野鹤在《读红楼札札记》中早已提醒道:“读《红楼梦》,第一不可有意辨钗、黛二人优劣。”他认为读《红楼梦》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自觉的心态,即不要急着去评论谁好谁坏,在不够了解对象的情况下,切莫让自己的好恶起主导作用来占据对小说的理解。确实,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好恶看得如此重要,而不自问我们下过功夫去了解他们了吗?“了解”应该是先于好恶判断的,既然都还不够了解,何以要急着去判断人物的优劣?那岂不是过于轻率而不负责任吗?野鹤接着又评论说:
  或曰:“黛玉憨媚有姿,雅谑不过结习,若宝钗则处处作伪,虽曰浑厚,便非至情,于以知黛高而钗下。”或曰:“黛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一味捻酸泼醋,更是蓬门小家行径,若宝钗则步履端详,审情入世,言色言才,均不在黛玉之下,于以知钗高而黛下。”野鹤曰:都是笑话。作是说者,便非能真读《红楼梦》。
同情弱者
同情失败者

  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中说: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一般人的情感反应总会带有一定的褒贬,而且其好坏判断会呈现出高度的人云亦云的趋向,此一人性弱点,在文学批评上也处处皆然,于是乎,因为曹丕当上了皇帝,拥有了至高的权力地位,故而后人通常对他的才能降格评论,这叫作“以位尊减才”,其中隐含着一种平衡心理。相反地,曹植的性格上明明有一些缺点,固然谢灵运赞美他才高八斗,但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比较,他也未必会胜过曹丕,可就因为曹植后来的处境非常窘迫,那般地忧谗畏讥,让他写出了《七步诗》,何况还有一篇优美动人的《洛神赋》,他的人生是如此痛苦,最后还很凄惨地死去,如此一来,后人的同情心与赞美便都倒向他那一边,曹植的历史评价也因此被抬高,这便属于“以势窘益价”,显然是出自一种补偿心理。刘勰告诉我们,即使以客观为终极标准的文学批评家,大部分仍然摆脱不掉这般的人性弱点,所以才会“俗情抑扬,雷同一响”。
  把《文心雕龙》的“俗情抑扬,雷同一响”这番观察放在《红楼梦》的人物评价上,也同样适用。如同夏志清所说:“由于读者一般都是同情失败者,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一概将黛玉、晴雯的高尚与宝钗、袭人的所谓虚伪、圆滑、精于世故作为对照,尤其对黛玉充满赞美和同情。”于是“除了少数有眼力的人之外,无论是传统的评论家或是当代的评论家都将宝钗与黛玉放在一起进行不利于前者的比较”,由此透显出“一种本能的对于感觉而非对于理智的偏爱”。可叹“理智”并非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必须千锤百炼,要自觉努力去追寻才会得到的禀赋,而顺任本能的感觉则太容易获取,难怪会出现“俗情抑扬,雷同一响”的情况。
  此外,其中还包括一层心理作用,可以参考被视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家的涂尔干所言: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能容忍一些人类通常都有的弱点、缺陷,例如自私、软弱、偏见、固执、好色,但一旦这些弱点带来了甚或仅仅是伴随了严重后果,人们往往就无法容忍这些弱点了。而且,戏剧效果越好,艺术感染力越强(越“真实”),观众就越容易为这种情感左右,就越不容易理性、冷静体察和感受裁判者的视角。一种强大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会推动我们去寻找和发现敌人,创造坏人。
  倘若用此一心理现象来解释《红楼梦》的钗、黛褒贬,恰恰可以说明宝钗、袭人还有王夫人之所以会被视为宝、黛之恋爱悲剧的替罪羊,原因便在于读者被那种强大的戏剧效果所影响,无法忍受宝、黛如此严重的悲剧后果,才会被驱动去发现敌人和创造坏人。所以,一旦在为宝、黛之恋而感到悲愤不舍,需要寻求情感发泄的时候,我们就要真的小心了——小说中一些强大的人,他们其实完全无辜,却因读者的心理需要而被定罪为坏人。
对“面具”的
恐惧心理

  我们总是苦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会、不了解,却可以完全透视小说人物,因此,除了阅读的一般乐趣以外,我们从小说里也为人生中无法相互了解的困境找到了一种心理补偿,因而阅读小说时,基本上就是在消解或放下现实中人和人之间的种种猜疑防备,暂时可以松懈下来,终于感觉到全心全意的投入与信赖。这种出于本能所偏爱的“感觉”,让读者比较容易不自觉地倾向于接受里外透明的林黛玉,而对藏愚守拙的薛宝钗,则不免仍然保有现实中对“面具”的恐惧心理,但是这种心理也会干扰我们对小说人物的正确判断。
  可以说,曹雪芹塑造林黛玉的手法是所谓“探照解剖式”的,“内聚焦”的角度使得这个人物内外敞亮明晰、一览无遗;相对而言,塑造宝钗的手法则是“投影扫描式”的,只投影一定的外在呈现,并且是单一角度的投影,扫描到的部分大都只是一个外观,所以是一种“外聚焦”的叙事角度,自始至终都比较少琢磨宝钗的心理活动。而根据福斯特的分析,读小说本来就是为了消解现实中人和人之间的猜疑防备,但一碰到薛宝钗的时候却行不通了,还是只能看到她表现在外的部分,因此,人们当然比较倾向于能够有效地帮助实现个人心理补偿需求的林黛玉。
  (作者为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本文摘选自《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二):细论宝黛钗》,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