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的打卡式朗读,品不出“书香”味

齐鲁晚报     2024年04月15日
  要求群成员跟读朗诵,还要截图存档,以便考核统计,生生把阅读变成了“打卡”,本应是带来愉悦体验的阅读,变成了负担。在这样的朗诵里,没有书香,有的只是生硬的形式。

  4月10日,新疆哈密通报了一起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的典型案例。
  据通报,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3月23日,哈密市文体广旅局建立面向基层的“品味书香 悦读哈密”微信朗读群,要求基层文化站长、文化骨干每日在群里跟读朗诵,每月对群成员参与率进行统计,以截图存档作为印证材料,给基层文化骨干增加额外负担。
  终身学习时代,让文化站长、文化骨干等主动阅读,进而带动群众阅读,营造全民阅读、全民学习氛围,这当然是好的。只是,哈密市文体广旅局的做法,却显得太过急功近利,让活动变了味。
  阅读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只有阅读者发自内心地阅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哈密市文体广旅局建立微信群,要求群成员跟读朗诵,还要截图存档,以便考核统计,生生把阅读变成了“打卡”,本应是带来愉悦体验的阅读,变成了负担。在这样的朗诵里,没有书香,有的只是生硬的形式。这样的组织形式,只注重留痕和参与,却不考虑成员的感受与收获,不但不能带动全民阅读,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加重基层的负担。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微信群,要求文化站长、文化骨干朗诵打卡,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这样的活动,确实应该及时叫停、及时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微信群的形式主义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微信群甚至成了形式主义的重灾区。业务群、学习群、工作群,市里群、县里群、镇里群……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手机的微信工作群多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一打开手机,各种工作通知铺天盖地。每天,基层工作人员都要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回复群消息、打卡和发送材料中。本是为方便工作沟通建立的微信群,一定程度上成了基层难以承受的负担。
  目前,哈密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已经督促文体广旅局就微信朗读群做出整改,这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当地也有必要扩大工作范围,看看其他领域是否存在工作群过多过滥的问题,是否提出转发、点赞、打卡等硬性要求。如果有的话,就要及时发现、叫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在办实事上。
  当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只是存在于哈密一地,其他地方也应当从哈密这起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