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开辟和美乡村建设新方向

齐鲁晚报     2024年04月29日
  ■党建引领,开辟和美乡村建设新方向
  以县委“强党建”思维为指引,创新“1133”过程党建思路,实施强基、铸魂、赋能三大工程。制定《基层党组织“三个一”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武、擂台榜”活动,全流程跟进、办理、监督群众密切关心的重难事。组建“红韵吕艺”党建联盟,创新“1+3”党建引领促增收模式,成立“村集体经济增收共同体”,梳理形成“土地高效利用、农业产业服务”等10种增收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连片发展、整镇提升。
■产业先行,拓宽和美乡村增收新路径
  坚持“内外联动、多方共建”发展思路。对外,与博华农业、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天津农科院等多种社会力量强化合作,累计流转土地4.7万亩,建成江北最大苗木交易生产基地等10余个特色农业项目,投资3.2亿元引进俄罗斯大樱桃、“高渡红”彩啤梨等特色果品项目,投资2730万元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促共富公益项目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争创国家级“蔬菜育繁种小镇”。对内,全面激活共同富裕内生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打造11万亩高产稳产良田;探索设立特色项目启动资金池,开发“农业+旅游+培训+文化”产业链,成功注册“红韵吕艺”和“艺亩田”公用商标,与博华电商等平台合作,推动农产品“触电入网”,标树三产融合集聚发展新高地。
■人才赋能,强化和美乡村发展新支撑
  创新“镇企+镇院+镇校”人才联融体系。投资1亿元,建设滨州乡村振兴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与京博“N1N”实训基地、“乡村振兴大讲堂”联合形成全镇三大人才培育主阵地。创建“外引+内育”乡村人才振兴新模式,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选派市第一书记3人、县第一书记3人,选聘共富指导员40余人,回引在外优秀人才117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94人,招引各类人才36名,厚植乡村振兴智力新支撑。
■文化铸魂,打造和美乡村特色新品牌
  立足“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求,科学谋划“两线四区”文旅路线,深挖红色、吕剧、仁孝三大特色文化优势,投资3500万元建成高家渡革命历史展览馆、文旅综合体,获批国家AAA级景区,投资2500万元实施“艺镇中心”民宿酒店项目,年内将建成使用,全面提升文旅综合服务配套。投资1500万元建设吕剧起源文旅综合体,打造全省首个以“吕剧起源”为主题的展馆,设立吕剧基金,实施“庄户剧团、娃娃进课堂”“双育”工程,唱响“吕剧之乡”特色品牌。深挖老年公寓等仁孝文化底蕴,投资1.2亿元的综合颐养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设立“夕阳红”补助金,举办“重阳仁孝文化节”,评选“仁孝人家”,倡树“仁孝名镇”新风尚。
■生态宜居,绘就和美乡村多彩新画卷
  锚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推动东部园林景区化村庄与西部新型小城镇同建设、齐发展。在西部,投资20余亿元,建成博华、益仁2个新型农村社区,投资2.06亿元建成老年公寓,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在东部,实施生态宜居乡村连片打造工程,投资2.6亿元完成曹纯路、闫高路等道路提升工程,获批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投资3000万元实施镇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问题,解决群众防汛灌溉难题。投资2500万元实施“一环两带四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提升项目,构建“产文旅农商”田园综合体,争取省乡村振兴观摩走进吕艺,发挥示范区以点扩面、示范带动功效,推进32个村园林景区化村庄建设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吕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