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化解家事纠纷从“心”出发

齐鲁晚报     2024年04月29日
  心法——化解家事纠纷从“心”出发
  “我不是不想离婚,只是他太过无情无义,我身体这样又没有收入,离婚之后怎么活下去呢……”听着牛某的肺腑之言,法官回忆起了最初见到牛某时的场景。当时,牛某情绪非常激动,表示坚决不同意离婚,并扬言:“如果法院判决离婚,我就以死抗争!”
  牛某是一起离婚纠纷的被告,十三年前在协助其丈夫沈某工作时意外受伤,虽经多次医治仍高位截瘫,落下终身残疾。综合考虑牛某身体和沈某工作两方面因素,牛某被接回娘家生活,因长期分居两人感情变淡,本次已是沈某自2010年以来第四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先调解试试。”法官与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并对案情分析后认为,矛盾并非不能化解。第一次碰壁后法官并没有放弃,而是与调解员多次看望牛某,与其交流谈心并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渐取得了牛某的信任。随着牛某敞开心扉,调解的突破口也显现出来,历经11次现场调解后两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后经法官跟踪回访得知,调解协议已履行完毕,双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近年来,孙武法庭始终秉持“温情审判 柔性司法”理念,探索打造化解家事纠纷“心”模式。今年以来,共审结家事案件201件,调撤率65.17%。高标准组建“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的家事审判团队,鼓励团队成员拓展心理咨询等相关知识结构,提升调解工作能力水平;聘请5名心理咨询师参与家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心理疏导等审判辅助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婚姻家庭关系;打造温馨审判庭、茶座式调解室、心灵驿站等场所,布置家事传统文化墙,以柔性调解环境帮助诉讼双方破除心理壁垒。
携手——做好家事调解以“联”促效
  “大部分家事纠纷的法律关系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怎么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孙武法庭庭长孙金刚说。
  2023年11月,孙金刚受理了一起法定继承纠纷,该案的原告是一名七旬老人,诉求与两位继子分割其已逝丈夫的遗产。因两名被告已年过六旬,且所涉案外情况较多,孙金刚出具委托函,委托家事调查员走访问询三位当事人生活状况。
  经走访得知,原告觉得两位儿子对她的关心不够,想用她继承的那份遗产换取儿子的孝顺。两位儿子则表示不想分割遗产,他们很小就跟随继母生活,双方之间关系不错,只是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有时难免会忙于自己的生活。了解到双方的真实想法后,孙金刚通知三位当事人到庭调解,与调解员一起引导双方讲述真实想法并换位思考,同时以聊家常的方式劝导两位被告平时多陪伴一下继母并尽力满足她的精神需求。当事人双方在解开心结后,向法官和调解员表示感谢并撤回起诉申请。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是春,孙武法庭强化协同思维,与县妇联共同成立滨州市首个家事纠纷诉调中心,搭建诉调对接平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成功将239件家事纠纷化解于诉前。同时邀请14名镇办司法所和妇联、社区干部及当地乡贤组成家事调查队伍,参与家事案件诉前调查、纠纷调解。
能动——延伸司法服务为“睦”努力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纠纷难就难在消除隐患,下判很容易,但双方之间怨气能否消解、后续隐患能否消除,这需要我们做好家事案件的‘后半篇文章’。”孙武法庭的家事审判法官说道。
  为提高家事纠纷化解实效,孙武法庭坚持对家事案件中的特殊当事人开展跟踪回访工作,积极延伸家事纠纷案后服务。法庭干警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对回访当事人开展情绪疏导,并及时掌握裁判文书的履行情况及当事人情感修复状况,形成“跟踪清单”。2023年以来,共开展回访64次,涉案当事人102人,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抓前端、治未病”的新时代司法理念在孙武法庭内扎根,法庭坚持走出去,把赡养、抚养等典型的家事案件庭审现场搬进养老院和村居民落,充分发挥家事审判“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疗愈作用。成立“家事暖阳”党员志愿服务队,每逢春节、三八节、儿童节等特殊节点,服务队成员都会深入社区、村居等开展“家事法官进家来”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家风文化教育,力争以“小家”和睦撑起“大家”和谐。
  王文彬 滨州报道 通讯员 张小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