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星际客机”飞船

首次载人试飞推迟,波音能否挽回颜面

齐鲁晚报     2024年05月13日
  这是5日拍摄的搭载“星际客机”飞船的“宇宙神5”型火箭。 新华/法新
  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右)。
  美国波音公司首次载人飞船试飞“出师不利”: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推迟波音“星际客机”载人试飞,时间不会早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17日,原因是运载该飞船的“宇宙神5”型火箭出现阀门故障。近期波音公司各类事故频发,导致这家百年航企的形象一落千丈,“星际客机”载人试飞能否为其挽回颜面,拭目以待。

  主笔 王晓莹 整理

火箭出现阀门故障
  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推迟波音“星际客机”飞船载人试飞,时间不会早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17日18时16分(北京时间18日6时16分)。原定于当地时间6日夜间展开的试飞,因运载该飞船的“宇宙神5”型火箭出现阀门故障而取消。
  NASA说,在对发射数据进行彻底检查后,研制火箭的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决定替换火箭上部液氧舱的一个压力控制阀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里·布鲁诺说,火箭的氧气阀门一直发出嗡嗡声。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是波音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合资企业。
  按照原计划,这次试飞应该在美国东部时间6日22时34分(北京时间7日10时34分)展开。“星际客机”将搭乘“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耗时约26个小时抵达国际空间站,在那里停留8天后返回地球,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或美国西部其他地区着陆。
  “星际客机”是一艘可重复使用的锥型飞船,高约3米、最大直径4.5米,最多可搭载7名乘客。由于“星际客机”试飞多次推迟,首次飞行搭载的宇航员人选也多次变更。这次试飞搭载的宇航员是现年61岁的布奇·威尔莫尔和现年58岁的苏尼·威廉姆斯,他们计划在国际空间站停留大约一周时间,以测试飞船及其子系统。
  据路透社报道,威尔莫尔是美国海军退役军官,自2009年起曾两次前往太空,在国际空间站累计停留178天。威廉姆斯是美国海军退役试飞员,飞过30多种飞行器,自2007年起曾两次前往太空,在国际空间站累计停留322天。
  然而,在距离发射还剩大约两小时之际,NASA在网络直播中宣布取消发射任务,两名宇航员当时已经进入飞船。随后,技术人员协助两名宇航员离开飞船,等待下一次试飞。
马斯克发文“嘲讽”
  “星际客机”可谓命途多舛,曾多次因技术问题推迟发射。2019年12月,飞船首次不载人试飞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被迫取消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2021年8月,飞船第二次不载人试飞因火箭推进系统故障而推迟,直至2022年5月才完成。2023年7月,飞船计划进行首次载人试飞,却因飞船缆线外的保护带材料可燃和降落伞伞绳强度不达标而推迟。
  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转而大力发展商业载人航天。2014年,NASA分别与波音公司、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签约,为其开发用于商业载人航天项目的飞船。迄今,“星际客机”的载人试飞时间早已超出了合同规定的期限。
  依据最初计划,这两家企业开发的飞船应于2017年展开载人飞行任务,但二者均未如期完成任务。不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步伐相对快一些:该公司的“龙”飞船在2020年完成首次载人试飞,此后多次执行常规商业载人航天任务。
  此次“星际客机”载人试飞前8小时,作为“竞争对手”的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嘲讽”波音公司:“波音获得了42亿美元来研发载人飞船,而SpaceX只获得26亿美元,但SpaceX提前4年完成载人飞船研发。”
  还有分析指出,波音的载人航天任务一再推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问题,而在于波音未能适应NASA合作模式的改变。美国将重点转向发展商业载人航天后,NASA也随之调整定位,重置与承包商的关系。NASA希望自身转型成为向私营航空航天企业支付服务费用的众多客户之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
  为此,NASA与一些企业签订固定价格合同。比如,马斯克提到的,NASA与波音签订42亿美元合同,与SpaceX签订26亿美元合同,这两家公司必须在合同设定的价格范围内研制太空飞船。
  “这对波音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美国航空航天专家乔治·尼尔德说。波音是美国国防部和NASA的传统承包商,习惯了政府为所有费用“买单”,且信奉“慢工出细活”,认为这样可以交付更高质量的产品。然而,这种模式往往导致波音成本超支、任务延误。
波音如何摆脱困境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的一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89人全部遇难。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的一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此后,波音的这一机型遭遇全球停飞。今年以来,波音飞机接连发生飞行期间应急舱门脱落、应急滑梯脱落、挡风玻璃破裂等事故。3月和5月,两名针对波音安全问题的举报人接连死亡……一连串事故让这家百年航企名誉扫地。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问题根源于波音“企业文化”的转变。1997年,波音吞并飞机制造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那之后,波音的关注点就从工程技术转变为盈利优先。
  就在本月6日,“星际客机”飞船原计划首次载人试飞当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宣布已针对波音公司启动调查,以确认波音所报787型“梦想客机”员工伪造安全检查记录一事是否属实。根据FAA的声明,波音公司4月自愿报告称,可能在生产特定787型客机时未完成确认机翼连接机身处的黏合和电气接地是否适当的安全检查。
  对于深陷安全困境的波音来说,“星际客机”的首次载人试飞原本是一个难得的挽回声誉的机会,原定于6日的试飞也被美国舆论贴上“历史性”标签,如果这次试飞成功,波音将成为继SpaceX之后又一家展开NASA商业载人航天任务的私营企业。也有观点认为,姗姗来迟的“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被推迟,波音实际上已经输掉了商业载人航天竞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