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进村难,有村民取件要花个把小时

有些快递公司只把包裹送到镇上的网点,配送“最后一公里”卡在哪儿

齐鲁晚报     2024年05月20日
  沙河镇一位村民来到一家快递网点取快递包裹。 钟建军 摄
  “每次拿快递都要骑电动车跑到七公里外的快递点。”近日,烟台莱州市沙河镇北王家村村民崔女士说,取一趟快递来回将近15公里,要花费个把小时。无独有偶,“壹粉”“孤久成瘾”今年4月也曾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反映快递进村难问题。
  莱州市沙河镇是全国小型工程机械之乡,下辖116个村庄,常住人口9万余人,工业企业多、人口密度大,农村的快递物流服务需求旺盛。快递停在镇上,进村难制约了消费潜力释放,“最后一公里”到底卡在哪里?难题又该如何破解?

  钟建军 烟台报道

村民反映
部分快递不进村致取件难

  城里人收发快递十分方便,但对于莱州市沙河镇北王家村的村民来说,快递包裹“停”在七公里之外的快递网点,收发快递成了麻烦事。
  村民王先生经常从网上为父母购买物品,由于部分快递公司无法到村派件,他和家人每次要到七公里外的路旺快递网点取件,极不方便。王先生说,包裹多的时候要跑好几个快递点,费时又费力,这让他十分头疼。
  在北王家村,记者遇到了骑着电动车打算去取快递的崔女士。“孩子从网上帮忙买的农药到了,我到路旺去取。”对于快递不送上门的情况,崔女士也显得很无奈,“快递不往村里送,人家给咱发到哪儿,咱就得上哪个快递网点拿。”
  不少村民表示,京东、顺丰等少数快递公司能进村送快递,但是像“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一般只给送到路旺的快递网点或驿站,就不再继续派送了。
  在沙河镇,并非只有北王家村遭遇快递进村难。记者随机走访北郑村、小王家村、院上村等村发现,快递包裹一般被送到镇上的快递网点后就“停”住了,村民收件要到镇上的快递网点、驿站自取。
  在距离沙河镇较远的院上村,多名村民表示,取快递来回一趟路程10公里多,有时候也会让亲朋好友代取。
乡镇快递点
派送费低,进村成本又高

  是什么原因导致进村快递包裹“卡”在乡镇止步不前?记者走访沙河镇上的申通、韵达、中通、圆通、极兔等快递网点发现,这些网点分布在镇上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不时有村民或开车或骑摩托车、电动车穿梭于快递网点取快递。
  当被问及是否进村送件时,多家快递点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表示,“不到村里送,大家都知道”“不进村送,需要自提”……
  “派送费太低,进村送的话成本太高,净赔钱。”一家速递网点负责人孙强(化名)道出了不进村送快递的原因,“不能光谈服务,不谈成本。”
  孙强算了一笔账:一件快递派送费6毛,除去房租等成本,到手只剩2毛。有的村距离快递点较远,来回七八公里,跑一趟油费就得七八元,没法下去送。“另外,村庄分布较为分散、件少,致使配送效率低。村里大多是无名路,有些民房也没有门牌号,一个快递员在城里一天能送100多件,在村里一天能送上门50件就很不错了。”孙强说。
  在另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原浩(化名)正忙着包装机械配件。在快递行业干了十多年的原浩,前几年还雇快递员给几公里之内的企业和商铺送快递,但随着快递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派送费也越来越低,快递员嫌赚得少纷纷离职。近几年他也不再安排人派送快递包裹了,目前网点工作人员只负责去莱州市的快递中心接运快递包裹、整理入库等工作。如今,他靠着多收件支撑着网点的正常运转。
  走访中,对于派送费用低的问题,很多快递网点、驿站的老板都有提及。“镇上各家快递点的日到件量基本在千件以上,不雇两三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除去房租、人工成本,剩不下几个钱。”一名快递网点老板说,现在干快递不仅不挣钱,还经常出力不讨好。如果有客户向快递企业投诉,他们就会被罚款,一天就白干了。目前他已经打算转行。
  “我们也想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多家快递网点和驿站的负责人表示,希望快递企业提高基层网点派送费,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关注到乡镇快递网点的现状,并给予一定的扶持。
主管部门
正探讨“客货邮”融合发展

  “快递进村”是发展所向、民生所需。近年来,自上而下已经出台多个方案和行动,推进快递进村工作。
  据了解,2021年山东省邮政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客运与快递邮政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快递进村”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1年底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对此,莱州市邮政快递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莱州市的邮政、京东、顺丰、德邦等快递品牌,均可送货到用户指定的地点,基本满足农村大部分用户快件派送需求,但也确实存在部分快递企业未进村送件的情况。
  据了解,新版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自4月1日起实施,与3月1日推出的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共同为快递行业治理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对投递方式等有新的规定。另外,快递“新国标”中也有对农村快递的要求:要求综合利用农村客运班线等交通运输资源,保障快件运输效率,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收件人地址为行政村及行政村以下自然村的,将快件投递至行政村,或村内约定地址。
  莱州市邮政快递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透露,莱州市正在推进和探讨“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通过邮政、公交进行合作和资源共享,一方面可有效减轻快递物流企业“入村”运营负担,实现城乡公交由“政府输血”到“自主造血”,另一方面也可破解偏远乡村百姓“取件难、寄件更难”的难题。目前正在测算成本,探讨、研究采用客货混装还是客车专门运件,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莱州的实际情况。
  据了解,为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难题,烟台招远等地已有探索。招远成立了市邮政快递业发展服务中心,聚焦“快快合作”,由商贸公司整合中通、圆通、韵达3家快递企业,投用市级物流仓储分拨中心,运营30个镇级物流共配站,辐射708个村级综合服务点,实现统一分拣、统一配送。
专家建议
“共配共享”或成破题关键

  快递进村难该如何破题?今后,“快递进村”的路该如何走?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孙序佑看来,需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共配共享”或成破题关键。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孙序佑认为,随着网点的加速整合,“共配共享”将成为快递进村不可或缺的一环。
  “农村快递派送与成本普遍倒挂,快递公司或不愿进村设点,或设点后持续亏损,很难长期维持。”孙序佑分析称,从目前农村资源整合情况来看,虽然邮政、交通、供销、农业、商业资源很多,却没能形成“共配共享”机制,快递公司可联合设立经营网点,通过“共配共享”,来有效解决快递进村“成本高、收益低”的难题。
  孙序佑表示,推动“快递进村”是场持久战,单靠企业或单靠政府补贴来解决问题,不可能持久。他建议,地方政府也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整合邮政、交通以及快递企业等各方资源,聚拢“指头”成为“拳头”,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强快递物流村级站点的建设,增加对农村末端网点建设的补助和运营补贴,以推动其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称,农村也要由单纯的“收快递”向“发快递”“收快递”并行转变,这样才能形成双向流通。快递进村要解决产品流通和消费问题,这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畅通内循环、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