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岁盲童的尝试与坚持

面对盲道大多变“忙道”,不认命的他却要走“属于自己的路”

齐鲁晚报     2024年05月20日
  ◥飞飞一个人行走在盲道上。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正常情况下,“盲人走盲道”本不该成为新闻,可是你见过几次盲人走盲道?或被各种车辆充斥,或被健康人占据,如今的盲道大多变成了“忙道”。然而,临沂有个15岁的少年盲童却不认命,拼命尝试在盲道上行走、奔跑,尽管盲道上的障碍让他经历重重困难。

  文/片 记者 李静 
见习记者 郭辰昊 临沂报道

盲童放学回家路
  17日下午3点多,在一群孩子中间,姜静静一眼就看到了儿子飞飞。他背着一个书包,手上提着一个书包,怀里抱着一本厚厚的盲文课本。
  飞飞从8岁起开始在临沂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每两周回家一次。姜静静接过飞飞的书包,将盲杖递到他手中。飞飞弯下腰用手触摸盲道,根据盲道条块来判断方向,再用盲杖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这一系列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学校距离姜静静工作的金兰物流基地不近,要先经过河东区人民大街到公交车站乘车,然后再步行一段距离才能到。用姜静静的话来说,从学校到公交车站的这段盲道,飞飞要历经重重困难。
  第一次决定独自走完这段路,是飞飞去年主动提出的。飞飞告诉妈妈:“我总不能让你养我一辈子,总有一天我会长大,我必须得自己走。”他知道妈妈不忍心,但他想尝试一下。
  “路再长,总能走到尽头;路再短,如果不走的话,永远走不到尽头。”飞飞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从学校到公交车站,正常人要走十几分钟,飞飞用了将近一个小时。他心里害怕,每一步都有惊心动魄的感觉。
  除了心理的恐惧,盲道难走的原因还来自路上的障碍。“一是盲道老化或损坏,脚下就无法判断方向。二是车辆占用盲道,我只能绕着走。”盲道上停放的车辆常常挡住飞飞的去路。有一次,他被盲道上的自行车绊倒,摔伤了胳膊。还有一次,他为了绕开车辆,走进了绿化带中,只能用手来重新寻找盲道。
  很多次,飞飞走在前面,妈妈紧跟在他身后。她想上前保护飞飞,又不敢打扰他。每次看到飞飞弯下腰寻找盲道,她心里都五味杂陈。姜静静时常后悔,如果早点让飞飞学着独立,也许孩子会更好。但作为妈妈,她习惯性地牵着飞飞的手,不舍得孩子受一点伤害。
  有了第一次,飞飞走得越来越熟练,现在半个小时就能走到公交车站。不过,他每一次走在盲道上都难免遇到障碍。
一个家庭走过的路
  一家人平平安安,过普普通通的日子,曾是姜静静无比憧憬的生活。
  姜静静是河南人,丈夫是山东聊城人。2007年,两人相识,一年后结婚,在临沂工作。没想到,飞飞30周早产,出生后就住进保温箱。那一个月时间,病危通知书下了好几次,让初当妈妈的姜静静猝不及防。由于视神经发育不良,导致飞飞全盲。医生告知,飞飞可能还有轻微脑瘫。
  他这么小,就没有机会看看这个世界了吗?姜静静想不通。夫妻俩带孩子到处求医问药,账单如流水,家里欠下十几万元的债务。庆幸的是,飞飞没有脑瘫,但眼睛无药可医。
  飞飞5岁时,有人劝姜静静去给孩子办理残疾证,也能享受相关的政策补贴。姜静静强迫自己接受现实,带着孩子去医院开证明。那时,飞飞尚不懂事,跟着妈妈出门就觉得很开心。“孩子人生中第一张证件竟然是这样的。”拿着残疾证,姜静静觉得无比沉重。
  夫妻俩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休息,终于把债务还清。他们租了一间不大的房子,一家五口挤在里面。两个妹妹出门,总会手把手领着哥哥。对于飞飞来说,他不想成为累赘,他也想守护家人。
  飞飞总是表现得格外坚强。有一次,他眼睛疼得在地上打滚,却没掉一滴眼泪。姜静静带孩子去医院,也没有好的治疗手段。那时候,姜静静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给他,可这根本无济于事。  
  15年来,飞飞虽然看不到,但是一直在尝试其他孩子能做的事情。比如,第一次跑步,第一次用耳朵“看”电视,第一次帮妈妈做家务。
  飞飞渴望远方,但他很少出门。“我希望盲道能够让盲人没有障碍地行走,让我们也能感受到普通人的感觉。”姜静静也习惯性地关注盲道,关注盲人这个群体。她发现,很多人并不了解盲道。“盲道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他们通向独立和自信的起点。希望大家共同守护盲道,不要让盲道忙起来,给孩子一个出行的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