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山东:

明年将实现居民长期护理险全覆盖

齐鲁晚报     2024年05月21日
  记者 王小蒙 济南报道

  今年1月,山东省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成为全国首个示范省。那么山东在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和人才队伍方面作出了哪些探索?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政策支持,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明确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申办备案制度,同等享受养老资金的补助政策。拨付省级资金22亿多元用于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运营补贴和创新引领项目,全省共减免医养结合机构税费4.7亿元,批准医养结合用地6000余亩。”徐民提到,职工长期护理险山东已经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到2025年还将实现居民长期护理险的全覆盖。目前,长期护理险全省参保人数达到了5078万。建立了省级医养健康管理服务平台,165万失能老年人纳入系统,实现动态健康管理。
  其次,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962家,床位达27.63万张,总量居全国第一。出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八成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接受了医养结合的服务。“我们优先发展养老护理型床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31.2万张,占比达到了72%,专业照护供给大幅提升。”徐民表示,为了方便群众了解医养结合机构的情况,还率先启用了山东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实现了“一键导航”。
  推动医养结合纵深发展,人才是关键。山东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省共有231所院校开设了医养类专业,医养类相关专业在校生达到33万人。省级对设立养老专业的高、中等院校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的奖补,对中专以上毕业生入职养老行业给予1万元到2万元的入职奖补。对医养结合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累计线下线上培训医养结合骨干人员8300人次、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30万人次。
  近年来,山东省围绕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形成了一批特色成效明显的服务模式,也大大提高了健康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