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
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假期中,各地纷纷推出特色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和惠民措施。各地还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丰富文旅融合新场景。 据新华社
图片68
国内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次数更多
“零门槛”转专业,给学生更多“试错”机会
2024年全国高考陆续落下帷幕,过段时间,考生们将进入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阶段。为了做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工作,全国多所高等院校近日召开了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对本科阶段“转专业”的政策进行了介绍。
和以往的政策相比,如今,各大高校有关“转专业”方面的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的次数更多。“自由转专业”的背后,体现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哪些变化?
多所高校把转专业
选择权交给学生
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24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上海交大招生办公室主任武超介绍:“原来大家可能更关注优秀学生,但每位学生都是值得关注的对象。”武超表示,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实行的更为灵活的转专业政策,是学校关注、尊重每位学生学术旨趣的重要举措。
武超介绍:“提出转专业的申请,是面向我们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所有学生。除了约定批次以外,比如强基计划、保送生录取或者艺术类批次录取专项的一些同学以外,其他的全部是放开的,都可以参加转专业申请过程。”
转专业政策早已有之,相比以往的条件,武超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更加开放。简单来说,学生在转出端不受限制:所有学生每次可选择两个志愿,不限制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且校本部和医学院可以互转。
武超解释:“以往学校会对转出学生的学积分有一些限制,包括对不及格的门次会作一些限制,导致有些不符合转专业要求的同学无法转出。现在是全校放开,本部和医学院也放开,给同学们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转出机会。转出是‘零门槛’,这是一个巨大变化,希望一些同学能够选择自己更心仪的专业。本质上来说,希望对拔尖的同学是锦上添花,对排名比较靠后的同学也是雪中送炭,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前景或者潜力。”
特别是对一些确实难以适应高考录取专业导致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零门槛”的转专业政策,提供了更多可能。
除上海交通大学,全国还有多所高校宣布了类似更加灵活的本科转专业政策。在武汉大学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新闻发布会上,该校本科生院院长吴丹介绍,武汉大学对原有转专业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找到与自身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专业方向。明确了学院内转专业无限制、同一学部内尽量满足、不同学部间适度满足的原则,对原有转专业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学校明确,院内专业自由选,时间延长到大三下学期结束前,转出学院不受限制,学校也不控制申请转出人数,确保学生在学部内转学院时,能够尽可能满足。”吴丹说。
作为全国转专业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每年都有约1000人成功转专业。以2023年的招生来说,该校在学生入校后有四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第一学期开学,学生可以自由申请参加各类实验班选拔;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第四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学科大类内转专业;到了大三年级,学生可第四次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此外,2023年5月,吉林大学宣布放开转专业限制,每人有12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实行“零门槛100%自由转换专业”政策。
由工业化、统一化培养
转向个性化、智能化培养
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阙明坤说,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的原则,各校在本科生转专业方面改革,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
阙明坤介绍,第一,由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选择权。
第二,由以前的工业化、统一化培养,转向个性化、智能化培养,保证了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化。
第三,由重视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让学生自由选专业之后,有利于与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对接不紧密的专业进行改革,重塑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优化其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当然,在各高校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展开的转专业改革中,也有对公平、合理选拔人才的担忧,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的录取,一般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来划定,如何避免冷门专业涌入热门专业、如何平衡师资与教学的正常秩序?
转出端虽是“零门槛”
转入端还要“把好关”
武超说,尽管转出是“零门槛”,但转入专业会对人数及考核进行把控。他表示:“转出端是零门槛,但是转入,每年每个学科会有接收上限。如果申请的人数达到上限,会有一定的考核,在综合面试过程中,老师们会结合学生的学术旨趣和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估,看适不适合转入,这种考核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至少从今年试行来看,即便是转出最多的学院,还是会有同学比较笃定地想在原来的这个学科学习。”
阙明坤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为学生提供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在给予学生更大自由度的同时,学校要做好对专业认知的指导,满足通才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双重需求。
阙明坤说,特别还要加强“转”的指导。“因为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短时间内,对不同专业的认知非常薄弱,所以要完善配套政策。第二,要重视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第三,要做好统筹谋划,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和培养方案,避免不同专业的水平悬殊。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课程资源,提供多样化、模块化、个性化的课程菜单,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个性发展需求。” 据央广网
我们为什么要给“自由转专业”叫好
近段时间,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本科生转专业限制。比如,自2024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放开转专业,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武汉大学也表示,从2024级学生开始,院内专业自由选,跨学院转专业也将不再受到限制。
一直以来,“想转专业而不得”,是部分大学生的人生遗憾。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9%的受访者有过想转专业的念头,32.4%的受访者尝试了却没成功,30.4%的受访者想过但没尝试。
大学生希望转专业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高考时对所选专业不够了解,接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有的是选修了其他院系的通识课后,找到了真正的志趣所在;还有的是综合考虑就业前景和人生规划后,希望换一条发展赛道。
此前,一些高校较高的转专业门槛,让不少有心换专业的学生望而却步。对学生学分、成绩和排名的高要求,对转入转出人数的严格限制,再加上笔试面试的考核——层层条件过滤之下,最终能顺利转专业者往往只占少数。为此,不乏有学生实在无法适应现有专业,又难以转专业,最终不得不退学重考的案例。
出于平衡教育资源、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考虑,高校对转专业设置一定门槛,有合理的一面。不过,重新梳理相关门槛,让学生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在当下已是趋势使然。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武超所说:每位学生都是值得关注的对象,优化本科生转专业政策,既要“给拔尖的同学锦上添花”,也要“给不适应本专业学习的同学雪中送炭”。
举例而言,要求原专业成绩必须达到一定分数以上、专业排名必须位居前列等规定,难免会给想转专业的学生带来苦恼:很多人想换个专业,就是因为兴趣不高、在本专业表现欠佳,如果申请换专业还要先“卷”本专业成绩,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要考察申请者的学习态度及其与新选专业的契合度,更合理的方式是保留转入学院的考核流程,放宽转出学院的限制。
同时,针对一些学生转专业后,学科内容跨度过大、难以融入新环境等问题,可以借鉴一些高校设置转专业“冷静期”、提供学业规划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深思熟虑后再做选择。
有人担忧,放宽转专业限制后,会不会让热门专业更加“拥挤”,冷门专业无人问津?有些考生会不会采取“曲线战略”,先考上目标高校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入学后再转到心仪专业?
对此,没必要太过担心。首先,放宽通道不等于不设门槛,现实操作中,各个学院仍然有必要根据自身承受力,确定合理的接收要求、名额和比例。此外,不少学校也发现,转专业现象并非单向从所谓冷门向热门专业流动。很多学生进校后,不再为家长、社会的期待而学,而是更希望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
不乏有些同学从所谓的热门专业转到古典学、哲学等需要坐“冷板凳”的专业,因为有浓厚兴趣的加持,他们的学习动力直线提升,最直观的变化,便是从原来上课习惯“往后坐”,到转专业后每次都主动坐第一排。
这也是不断优化大学转专业机制的初衷所在:确保人尽其才,让更多大学生利用好宝贵的四年,在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扎根。
除了转专业外,高校也可以通过其他举措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例如,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做法,在大一时不将专业划分得过细,等学生对相关领域深入了解后,再做理性选择。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双学位、辅修项目等方式,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让学生有“二次选择”的机会,是对人才成长规律的尊重,也能让学生的人生更加开阔。
据中国青年报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起全面放开转专业
◎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考量,充分尊重学生 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
◎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 会,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互转
◎学生在转出端不受限制:所有学生每次可选择两个志愿,不限制 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
◎除转专业外,学校还进一步打开专业限制,通过多渠道充分满足 学生学科修读需求
武汉大学:院内专业自由选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明确“学院内转专业无限制,同一学部内尽量满足,不同学部间 适度满足”的原则
◎一是院内专业自由选,二是转出学院不受限制。
华中科技大学:有四次选专业机会
◎第一学期开学,学生可自由申请参加各类实验班选拔
◎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
◎第四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学科大类内转专业
◎到了大三年级,学生可第四次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吉林大学:放开转专业限制
2023年5月,吉林大学宣布放开转专业限制,每人有12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转专业“零门槛”
已实行“零门槛100%自由转换专业”政策
7天支教费超万元,一些研学机构售卖大凉山支教项目
公益沦为生意 “大凉”竟成大热
尽管距离暑假还有大半个月,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甚至还有候补者正在排队等捡漏。
记者调查发现,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研学机构会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并借此推出“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在这些研学项目的渲染下,大凉山似乎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
“卖惨式”消费大凉山
某知名研学机构的海报上,几名皮肤黝黑、头发凌乱的“大凉山的孩子”被公然印于其上。这样的海报,很容易就吸引到了人们的目光。
“这是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的一个宣传,该项目正在招暑假公益志愿者。”小武是浙江金华一所高校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从上述机构的宣传中了解到“大凉山缺乏英语老师”这一信息的。结合照片里孩子们一双双渴求学习的眼睛,让小武对大凉山“教育落后”“缺老师”等情况深信不疑。
不过,前不久,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大凉山孩子学习条件差”的短视频内容被陆续打假后,改变了小武对大凉山的最初印象——在打假视频中,当地学校老师指责某些博主“恶意编造”“捏造苦难”的行为。这也让小武开始深度质疑此前那些研学机构宣传海报上的“卖惨”内容,“我还从多名支教老师社交账号看到了大凉山的真实一面,既有新建的乡村小学,还有教室里的新课桌、白板、投影……”
经历此次事件,小武才看清,早已脱贫的大凉山并不是研学机构所宣传的“穷苦”模样。同时,一个疑虑也从他心头闪现:究竟还有多少人在“卖惨式”消费大凉山?
同样的疑问,也引发了记者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研学机构打着“公益”名义,高价售卖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价格普遍在8000元—11000元,个别较贵的则卖到了40000元。而这些研学项目的宣传“标配”视频里,常常会有大凉山的孩子光着脚身背干柴走山路,以及挖土豆、生火做饭等镜头,借此放大悲情博取公众同情。
此前想去大凉山支教的杭州大学生陈立也告诉记者,他之前看到过一个7天6晚的大凉山支教研学团,售价高达10980元。而一般作为费用所占比例大头的食宿,在上述支教研学团费用中却仅需两三千元。并且,10980元的团费中还不包含往返大凉山的交通费,“去掉路程时间,实际只支教5天。并且食宿标准与项目价格相比对的话,性价比明显较低。”
然而,这些原本上不了台面的食宿条件,在一些研学机构宣传中,竟也成了“卖点”,一些机构会宣称:“每一次困难都是成长机会”“想让孩子多吃苦,就去村里补一补”……
广东一家公益组织创始人唐丽丽同样关注到了这些被炒作的大凉山支教研学。她告诉记者,自己已连续三年组织志愿者去大凉山支教研学,只收取10天吃、穿、住成本费,约3600元,“售价上万元的支教研学其实是打着‘公益’幌子变相卖产品,有些项目毛利达70%。”
确实,这些年,大凉山都是支教研学热门地。不断涌入的研学团,被一辆辆大巴车送往县城。过了一周,又被一批批送出大凉山。据多家公益组织观察,蜂拥而至的支教志愿者俨然成了大凉山另类“特产”。大凉山支教也衍生出从宣发引客到高价支教售卖的产业链,公益俨然成了一门“生意”。
支教研学的“秀场”
“因为入行没有技术、资金门槛,全国售卖商业支教研学的机构越来越多。”作为大凉山当地某公益组织负责人的张华同样看到,除了文旅公司带来大量商业支教研学团外,甚至部分曾为大凉山发起助学活动的公益组织也纷纷售卖起大凉山支教项目。
“租个场地或和学校联系好,就可以招募学生参加免费夏令营。”张华向记者介绍,这些机构会通过全网招收付费志愿者,来给大凉山的学生们上课,“我看到过年龄最小的‘支教志愿者’,只有二三年级。当时,这名孩子还是由妈妈带来的。”
由于张华自己也曾在大凉山某地一中学经历过一年的支教,他深刻感受到,教育具有专业性。部分支教研学过于商业化,机构和志愿者们往往忽略了大凉山孩子的真正需求,这导致很多商业教学团队志愿者未经选拔、缺乏专业培训,实际支教效果堪忧;有些支教研学团就是“走马观花”,给大凉山的孩子发礼物合影完就走了。
例如,不少商业支教研学团的支教老师并未达到教学水准,难免出现教学失误;有些“支教老师”甚至就是小学生,他们将英语单词和26个字母写在白板上,教导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城市孩子向山里孩子分享生活,交流方式不妥,有时反而会变相成为“凡尔赛”……
但对于很多花钱去支教的人群来说,能在7天内获得公益时长、非遗文化,或是乡村支教调研报告等,便可以为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提供相应证明。
这一幕幕,让张华深感担忧。因为大量商业化“大凉山支教研学团”与“公益擦边”所引发的“过度支教”,也让很多大凉山的孩子疲于应付那些名目繁多的研学团,“有些孩子一个暑假要接待五六批支教团,由于支教群体流动性大,课程无法顺畅衔接,具体学到什么,孩子们也说不上来。”
实际上,要成为一名严格意义上的支教志愿者,并非易事。正规支教志愿者需经过简历筛选、多轮培训和考试等流程,才能符合条件。
唐丽丽也在面向社会招聘支教研学团,但实际报名、筛选通过率只有约20%。张华每年都会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但从报名到过关,通过率也只有50%。此外,通过的志愿者还有“1个月线上+2天线下培训”,特别要学习儿童心理学,“他们需具备教育技能,也要有初心,不是把大凉山当成支教研学的‘秀场’。”
对此,多名长期在大凉山乡村学校支教的老师看到,公益支教被包装成“支教研学”后,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每年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正在被批量化打造成“大凉山支教志愿者”“如果充满功利心,高价支教研学和商业作秀有何区别?”
“支教研学动辄上万元,如今公益也能论斤卖了”……大凉山商业化支教研学正在引发争议,多名业内人士都表示,“涉及商业的大凉山支教研学,是该‘降降温’了。”
支教也要“双向奔赴”
如今,重重大山早已影响不了大凉山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层面,这些年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支教所在的一所县城中学,一个学期招来了70多名正式编老师,很多是一流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张华向记者表示,外面铺天盖地宣传大凉山缺支教老师,与实际情况并不符。但他也不否认,目前大凉山确实还存在现实问题,“新招聘的老师需花精力提升孩子的文化课。孩子们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一方面要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还得补基础。因此,真正的公益支教还是需要的。”
业内人士认为,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应当提倡“双赢”式支教研学,既让大凉山的孩子们有幸福感、获得感,真正学到东西,也让支教志愿者从中得到成长体验。而商业支教研学又将在7月初如火如荼进行。因此多名公益组织创始人建议,大凉山支教研学亟需在规范化引导下,有序、健康发展。
同时,这类支教研学也给人留下思考,公益和研学如何真正结合?含金量究竟体现在哪里?
“比如英文支教研学不是让城里孩子简单地去给乡村孩子教英语,而是要培养他们的社会关怀。”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开向记者表示,真正将研学和公益结合,是要让大凉山的孩子走出大山,还要让他们立志帮助大凉山致富。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公益支教需要双向奔赴,志愿者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得契合受教地区的实际需求。一些个人或机构不合规甚至“卖惨式”售卖大凉山支教的行为,最终还是会导致花钱的志愿者、大凉山的孩子都成为“公益生意链”的受害者。此外,研学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孩子素养,而非满足做公益的成就感,或是盲目跟风。
据潮新闻
莫让大凉山沦为“公益支教秀场”
大凉山似乎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所谓的公益支教研学项目,已经变成打着公益旗号的“伪支教”,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提升背景”的功利需求,把大凉山的孩子当成商业研学的道具。
可以想象,一个个这样的支教团来到凉山,让当地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参加内容差不多的“免费课程”“免费夏令营”,这是怎样一种景象?这是真帮助这些孩子吗?事实上,久而久之,当地孩子也知道这是在配合公益表演。这种形式主义的公益支教,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很大伤害。
对于这类所谓的公益支教研学,需要多方携手治理。监管部门要规范这类研学活动,明确禁止研学机构搞虚假支教,进行虚假宣传。尤其要规范公益支教,不能把公益支教变成生意。
除此,当地教育部门、学校,要拒绝配合这类支教研学项目,接受规范的、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的长期支教项目。
其实,识别公益支教,是形式化、表演性质,还是货真价实的公益行为,并不难。近年来,“被支教”地区的教育部门、学校安排学生去接待这些支教团,也不堪重负。但考虑到支教团或多或少会给当地学生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因此,学校也就让学生尽可能配合。然而,这是不可持续的,当地教育部门、学校需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长远利益出发,拒绝表演性质、把学生当支教道具的所谓公益支教。
从培养志愿者精神角度看,此类支教活动对于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来说,也没有获得真正的成长。说到底,这属于“有偿公益”“花钱买公益经历”。近年来,不少高校,包括海外高校,都加强了对学生提交的背景材料的审核,如果学生提交的志愿者经历证明、助学报告是通过几天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活动获得的,这不但不会为自己“加分”,反过来可能被认定为虚假材料、不诚信。如此,显然得不偿失。 据新京报
山东夏季高考成绩将于26日前发布
省教育厅今日通报查询途径和下一步招录工作安排
巩悦悦 济南报道
6月10日下午5时,随着最后一门地理科目考试的结束,2024年山东省夏季高考全部考试结束。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消息,国家统一高考科目原始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转换成绩将于6月26日前公布。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教育厅于6月11日举行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将通报我省今年夏季高考组织实施情况、考试成绩查询途径和下一步招录工作安排等。届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对本次发布会进行同步直播,考生及家长可扫描二维码观看。
为进一步服务考生志愿填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于6月26日起,在全省启动42场高考招生咨询会。届时,考生和家长可走进咨询会现场,与各高校的招生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科学填报志愿。
今年高考啥不同?试题“上新”门道多
教育部命题专家:引导学生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铃响起,笔落下,又是一年高考季。
今年,有1342万考生报名高考,人数再创新高。
年年高考。今年的高考有什么不一样?
“上新”的高考试题里门道很多。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今年扎实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考能力,直面“解决问题”
“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
这是今年语文全国甲卷考查特定语境下交流能力的一则题目。考题明确的应用导向,充满新意。
海面上货船和灯塔的位置关系,背后蕴藏着解三角形的数学方法;生物试题以合理使用消毒液减少传染病为主题,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困惑……
将对知识的考查“种”入思维、情感活动中,要求年轻一代更善于将所习得的知识、经验、方法等融会贯通,迁移转化运用,为将来的全面发展“筑基培土”。
考思维,创新拒绝“套路”
人工智能、“嫦娥”奔月、大国重器……面对科技大潮奔涌,更需要“不走寻常路”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数学上海卷选择题以沿海地区气温与海水表层温度的统计关系为切入点,将重视科学素养纳入考生视野。物理新课标卷则以三位科学家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贡献为素材,展现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的一大宗旨,就是通过展现国家科技发展成果、加强科学实验考查等方式,鼓励学生了解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一位一线教师认为,试题的开放性,给了“05后”展现自己辩证思维与探究能力的空间。
考素养,培养文化自信
今年高考考期,恰逢端午佳节。在考卷中,我们也看到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
增文化自信。语文新课标Ⅱ卷阅读材料节选自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作家孙甘露以党的历史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千里江山图》,语文全国甲卷介绍古建筑科学修缮的方法,数学天津卷几何题涉及古籍所载的“割补法”……考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加深文化底蕴。
品交流互鉴。英语新课标Ⅰ卷选取的语篇介绍了英国“丝路花园”,体现了古丝绸之路对英国园林艺术的影响。
知生态保护。生物全国甲卷以濒危物种的保护为例,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自觉。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要继续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导向。
一道道新颖的试题在筛选人才的同时,如指路灯盏,烛照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涵养隽永思想。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看来,高考并非改变人生的唯一选择,只是人生的一个站点。一个人能否成才,在于他的实际本领。学生们一路的付出,收获的是面对未来的能力和勇气。
人们相信,处处留心皆学问,越过万水千山,必将海阔天空。
据新华社
通过体育单招提前上岸,换种方式上大学
儿时的爱好帮他实现了大学梦
作为今年的高考生,烟台市双语实验高中的贺彦钧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在高考考场上奋笔疾书。他已经通过体育单招的方式被鲁东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提前上岸。
文/片 王琳 烟台报道
换种方式上大学
一切皆有可能
“我特别喜欢武术。”谈及自己选择的武术专业,贺彦钧眼里的光更亮了些。
“我从小学习散打,后来经常到鲁东大学看师哥们练武术,感觉太酷了,心里就想我也要和他们一样酷。”梦想的种子由此种下,贺彦钧报了武术兴趣班,进入高中后,学校发现他在文化课上有所欠缺,但在武术方面表现优异,于是因材施教。在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下,贺彦钧走上了体育单招的考学道路。
经过高中期间的努力拼搏,贺彦钧以体育专项分第一名、综合分第六名的优秀成绩被鲁东大学录取,他激动地说,“这就是我的理想大学!我上高中就是为了考鲁东大学,因为我知道它的武术专业很出名,虽然这几年鲁东大学的热度越来越高,比较难考,但现在我也如愿考上了。”
成绩背后,是贺彦钧数不清的努力与付出。
跳远作为武术专业考试中的拉分项,让贺彦钧有些头疼。去年,他只能跳到两米四,满分三米的标准对他来说是遥遥不可及,今年他跳到了两米九五,达到了接近满分的成绩。当被问到如何在一年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提升,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比别人多练练就好了”。
别人在练,他在练;别人休息,他还在练。放假期间,贺彦钧经常自己找田径俱乐部提升身体素质,“就这一项,我就和别人差了12分。差一分可能就上不了大学,我必须想办法弥补。”他坦言,这个过程很辛苦很累。为了跳得更远,贺彦钧需要不断地练习深蹲,增加腿部肌肉,加强爆发力。“甚至是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我还在训练。俱乐部没开门,我就自己去训练。”
贺彦钧说,“文化课比不过别人,但我爱好的武术帮了我一把,我在武术上投入百分百的努力,取得现在的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换种方式上大学,一切皆有可能。”
被录取上岸后
依旧在努力
当学校录取名单公示后,成功上岸的贺彦钧并没有撒欢儿去玩儿,短暂休息了几天,就报名美团骑手,体验生活。
上午九点上班,一直干到晚上十点半才回家,连续送了一个月,一天也没有休息。谈起送外卖的经历,贺彦君也是乐在其中,收获了许多,“在学校里,我没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基层工作,我想体验一下赚钱的不容易。以前都是父母给钱花,大手大脚就花出去了,送了外卖才知道一单只能赚五元,还要保证准时送餐,很辛苦。”
贺彦钧目前保持“满意度百分百”的评价,“每次跟客户打电话,我都是很客气、很礼貌,不管对方的态度好坏,我只管做好自己。”送外卖的经历让贺彦钧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他直言,这是一份很磨脾气的工作,自己也在慢慢地成长。贺彦钧表示,接下来还要继续体验不同的职业,他已经报名了田径俱乐部的教练,主要负责指导初中生锻炼身体。
一位想考北师大,一位想去山师大
她们的梦想职业都是老师
巩悦悦 王凯 济南报道
持续四天的山东夏季高考,终于在6月10日下午5点落幕。踏出山东省实验中学考点的高考生孔思雨,最大的感受是开心、激动和期待。她期待高考成绩,期待这个漫漫长假,更期待接下来的大学生活。
和绝大多数高考生不同,孔思雨是一名体育生。长期接受体育训练的她性格爽朗阳光,凭借日复一日的训练,她在4月份的体考中取得满分。体考结束面对文化课,她也发挥了体育生“不怕苦累”的韧劲。最后两个月的高考冲刺,让孔思雨感觉既充实,又高效。
对于此次高考,她信心满怀。孔思雨的愿望是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她梦想回到母校山东省实验中学任教,“想当老师是受到班主任和教练的影响。班主任是政治老师,在她任教的日子里,无论题目难易,我的政治成绩一直都很稳定。”不仅如此,孔思雨还感谢教练把她从初中“提拔”到高中,让她有更好的平台追求更远的目标。
和孔思雨一样,高考生小陈未来也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之所以想当老师,一方面是受父母影响,他们两位都是老师,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另一方面是受到高中老师的影响,他们讲课时,眼里闪闪发光,我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老师。”
当6月10日下午地理考试科目结束后,小陈心里一阵恍惚,没想到高中生涯就这样结束了。回望整个高中生活,她不仅有了知识面的增加,还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12年求学生涯结束了,小陈想对过去的自己说一声,“很羡慕那个努力学习的自己,这些年没留遗憾。”
场景不断推陈出新,释放消费活力
国潮盛行,“新中式游”点燃端午市场
端午是一个具备丰富文化内涵和浓厚仪式感的传统节日。这个端午假期,“新中式游”“龙舟游”受追捧,五彩手绳、艾草等仪式感消费“出圈”,粽子口味升级,跨界“上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场景不断推陈出新,释放消费活力。
民俗游受追捧
今年端午,湖北宜昌推出“国潮端午”盛宴,通过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消费全过程。在端午游园会,汉服巡游、龙舟体验、夜游等活动让人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音舞诗画《楚辞里的中国》以新国风演绎传统文化。一帘轻纱、万瞬光华,纱幕光影与屈祠楼宇融为一体,形成梦幻绚烂的舞台背景。以全息投影技术为主的轻量化舞台,将《楚辞》浪漫意境呈现于艺术舞台。
山东临清宛园景区推出了包粽子、编织五彩绳、端午画额、射五毒等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开启一段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之旅。
游客们身着各式汉服沉浸式体验蹴鞠、对弈、掷环、升级版跳房子游戏,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快乐。宛园景区副总经理李文静表示:“我们以端午节为契机,将端午民俗和非遗体验相结合,融入景区特色,营造互动式的民俗体验新场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龙舟赛火热
赛龙舟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近年来,多地积极发展龙舟经济。
家住湖南汨罗、在武汉工作的游客张劲松,得知今年在湖北秭归举办的传统龙舟抢红夺标大赛,将邀请中国端午节申遗“三省四地”群众参赛,早早便来到了秭归。水上龙舟竞渡还没开赛,张先生便先体验了一把旱地赛龙舟,和家人一起玩得十分开心。
鼓声阵阵,挥桨激浪、急刹转弯……6月8日广东海珠湿地龙船景开幕式上,全程高燃的叠滘龙船表演令观众热血澎湃,极速漂移过弯、灵活甩尾等高难度竞技,赢得河涌岸上欢呼声一片。除了龙船表演,“中华战舞”——潮汕英歌舞也前来助兴。
广州海珠区龙舟协会理事陈诒添介绍,今年龙船景,参赛的国际龙舟队和本地村民一样,特别中意在海珠湿地进行龙舟训练。这里河面宽敞,而且以广州塔为背景,划龙舟别有一番趣味。
在龙船景期间的各项赛事中,40支队伍、1200名划手将持续上演26轮水上“狂飙”。其中在龙舟邀请赛中,涵盖女子队、企业代表队、国际队伍的10支龙舟队齐聚海珠湿地,上演了别开生面的赛龙夺锦。
粽子跨界“上新”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很多商家从今年4月底就开始销售粽子。在端午节前一周,粽子销量同比增长一倍左右,广东、浙江、江苏的粽子销量位居全国前列。
粽子属于高热量食品,为满足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需要,今年不少商家在粽子口味上大胆创新,推出了一批富有创新特色的菌类解腻食材馅料、粗粮替代糯米、果味等新品粽子。
一方面,粽子的口味在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传统的粽子依旧保持原有的制作工序,留住记忆里的老味道。据媒体报道,在位于太原晋源区的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晋祠米粽的制作过程仍沿用传统的流程标准,这种粽子口感软糯、味道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业内人士认为,国风、国潮与传统节日的结合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非遗民俗、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群众文化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也为“假日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端午小长假作为暑期出游高峰的开端,将助推消费场景推陈出新,为各地文旅打好暑期旺季“前哨”。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
产业链延伸,“仪式感消费”呈现“新花样”
“民俗游”热度不减,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打出了“民俗牌”,纷纷推出端午氛围套餐、端午特色菜单。走进宾馆酒店,端午习俗场景随处可见,端午文创产品触手可及。
宜昌秭归鑫瑞丽嘉酒店负责人江锐说:“端午节期间,客房预订率达到100%。很多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专门到秭归体验原汁原味的端午民俗。”三峡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阚如良表示,屈原文化是宜昌重要的文化品牌,宜昌有条件、有优势发展端午全产业链,弘扬屈原文化,激发大众消费潜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屈原传说”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表示,端午习俗蕴含深厚的文化魅力,依托全民龙舟运动,发展关联产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除了宜昌,多地围绕端午习俗,积极延伸相关产业链,带动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
挂艾草、佩香囊、戴五彩绳,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节日必做项目”,赋予了端午节满满的“仪式感”,同时也掀起一波消费热潮。端午节前,这些节令商品销量一路攀升,花样翻新、颜值更高、搭配也更有腔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山东泰安市泰山区亓家滩村的山坡上,艾草长势喜人,它们将被加工成艾柱、艾绒等产品。亓家滩村与泰山艾茳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集艾叶收购、加工、仓储,艾制品销售,泰山艾草文化传播及研学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目前,村企共同研发艾草产品30余种,一年可为村集体增收十多万元。 据新华社
山东造“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
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我国深水油气田安装能力实现新突破
赵波 青岛报道
6月10日,随着最后一根锚链锁紧固定,由海油工程青岛场地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实现在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精准就位,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浮体设施系泊系统安装能力实现新突破,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海葵一号”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达3.7万吨,高度接近30层楼,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
“海葵一号”是国内首次对圆筒型海洋装备进行海上回接,由于圆筒型结构重心高、受风面大,容易发生旋转,海上安装难度极大。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王火平介绍说,“我们采用多点系泊方式进行安装,12条锚腿分为3组,每组4条,从东北、东南、西北三个方向提供稳定的系泊力,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
“海葵一号”采用新型的圆筒结构设计,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相较于常规的船型,圆筒型结构具有用钢量少、储油效率高、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等优点,可有效提高经济适用性,降低油田开发与运营成本。
为确保“海葵一号”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安稳扎根,项目提前在海底安装了12套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吸力锚,并通过12条由“锚链+中水浮筒+聚酯缆”构成的系泊锚腿进行连接,单根锚腿长2570米,破断载荷达2300吨,相当于1500辆家用小汽车的重量。这套系泊系统就像安装在海底的“拴马桩”,将“海葵一号”牢牢固定在海面上。
“海葵一号”锚腿全部锚链和4条聚酯缆为国产锚链和国产聚酯缆首次规模化应用,有效推动了我国深海锚泊系统设计、制造和安装技术取得全方位突破。
据了解,在距“海葵一号”2.5公里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也已于日前完成全部安装作业,刷新海上原油生产平台高度和重量两项亚洲纪录。“海基二号”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共设生产井24口,搭载了原油工艺和外输系统、生产水处理系统及电力供应系统等300余套设备,可实现远程水下井口控制、智能油气开采、台风生产模式等功能。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刘华祥表示,“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回接后,将陆续开展联合调试等工作,投产后与“海基二号”平台一起服役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油田,创新形成“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方案。
风靡中小学校园,“烟卡”该不该严卡?
该如何对待此类游戏家长意见不一,专家认为堵不如疏
继“萝卜刀”“盘串”后,“烟卡”正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烟卡”是一种由废弃烟盒的厚纸张折叠而成的长方形卡片,孩子们通过卡片收集、博弈交换和出售等操作来提升自己的等级和能力。近日,记者在济南、青岛等地调查发现,实体商店并未销售“烟卡”,而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却有不少店铺正售卖“烟卡”。有家长认为“烟卡”游戏可让孩子远离电子屏幕,但也有家长担忧孩子沉迷其中,无形中带来不良影响。
大众新闻客户端 刘玉凡
“烟卡”在电商平台热销
“我们楼下有两个孩子正在玩烟卡,一共攒了100多个。”6月5日,家住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宗先生给记者发来一段视频,视频中两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玩“烟卡”游戏,地面上还有孩子积攒的成堆烟卡。多位受访者家长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来,“烟卡”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有的烟卡来自家长和孩子收集,有的烟卡通过网上购买。
记者注意到,“烟卡”在电商平台上是热销品。记者在某购物平台输入“烟卡”后发现,一些号称“绝版”“稀有”“纯靠捡”的烟卡在首页中显示,各个店铺的“烟卡”价格不一,10元平均能购买30张烟卡。其中,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显示全网热销“10万+”。有购买烟卡的网友留言称,孩子之间能“互通有无”,还能鉴别“烟卡”的真伪,有的孩子能识别网购的烟卡是否是印刷品。
除了这些网络销售的“烟卡”,孩子们能否在实体店买到“烟卡”呢?近日,记者在济南市棋盘街小学附近走访发现,小学周边五六家超市均没有“烟卡”售卖,其中一家超市老板表示烟卡“不让卖”;而在青岛市文昌小学门口,超市老板同样表示不售卖“烟卡”。
“学生们‘瘾’比较大”
“学校之前确实流行了一阵,学生们对这个兴趣很大。”青岛市城阳区某小学的李老师说道,“后来学校老师们觉得这不是什么正向的游戏,学生们‘瘾’也比较大,上课不好好听课,老想着玩游戏,加之后来出现了攀比的现象,我们就严厉制止了,现在学校已经没有了。”
面对“烟卡”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流行现象,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玩“烟卡”大可不必担心,某种程度还能让小孩暂时远离电子产品,并无坏处;还有家长表示,会主动协助孩子折“烟卡”以供他们玩耍。不过,也有一些家长表达了担忧,孩子在鉴别“烟卡”真伪时,常常会用鼻子闻烟卡上是否有烟味,他们担心孩子过早接触香烟会带来不良影响。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网络平台的留言区,“烟卡”也引发了网友的争论。
“还是玩烟卡好,比玩手机强多了。”有网友留言。
“烟卡已经掀起了不良风气,我外甥女还在上大班就跟同学玩这个,世面上常见的香烟,随便一问她就知道价格,她现在已经不认为抽烟有害健康,甚至还会嘲讽长辈抽的烟便宜。”另一位网友的留言颇具代表性,吸引了众多网友点赞。
专家认为堵不如疏
记者检索发现,针对“烟卡”问题,各地相关部门已采取行动。“六一”前夕,湖南省检察机关推动当地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等开展整治“烟卡”专项检查活动。此前,三亚市教育局发布《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重要提示》表示,“拍烟卡”游戏成瘾存在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分散学习精力、不良价值导向的风险隐患。
“小孩喜欢玩萝卜刀、烟卡等是通向成年人世界的一种预演。”6月5日,知名心理专家“心理师觉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孩子通过萝卜刀、烟卡等玩具和游戏,与他人建立“链接”。一两个孩子玩,后来变成四个孩子玩,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玩,他解释,从社会心理学方面来看,孩子们玩这种游戏是在追求一种群体认同感。“流行什么玩具其实就是一阵风,过一阵这个风过了,就又流行别的了。虽然每个时期流行的玩具不一样,但是孩子们的心理内核是基本一样的。”“心理师觉民”认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发文指出,当前,学生们的游戏活动并不多,从“萝卜刀”到“烟卡”,都折射出他们对简单游戏活动的渴望。他认为,对孩子玩“烟卡”的行为堵不如疏,各方面要理解并满足学生游戏、社交的诉求,因势利导,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分散对“烟卡”的关注,以更健康的游戏替代玩“烟卡”游戏。
售价2299元仍旧“一表难求”
儿童电话手表为何越卖越贵?
“Z10是今年5月上的新款,‘六一’期间都没货,都是全款预订状态,第一批5月17日到货。”6月5日,济南某商场的小天才门店的店员告诉记者。“目前Z10卖得最好,工作日一天能卖五六块。上周末银色这款就不够卖的。”另一家门店的店员表示。
近日,“2299元儿童手表绑架家长了吗”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仅以“小天才官方旗舰店”抖音直播间的数据为例,该款售价2299元的新品已在7天内卖出了近250万元的货。儿童电话手表为何越卖越贵,却依然供不应求?在天猫和京东旗舰店里,Z10已累计售出超1.2万件。有家长曾表示,这相当于一款全新手机的价位。
大众新闻客户端 吕乐 贾涵宇
功能越来越多
儿童电话手表因其具有定位、社交、学习等功能,自上市以来受到儿童和家长喜爱,其品牌众多,包括小天才、华为、小米、360、小寻、爱百分、长虹、童贝熙、优萌星、智力快车、迪士尼等。从2022年的中国儿童手表出货量来看,小天才电话手表占据近三分之一的品牌市场,华为紧随其后,占近20%,360和小米各占10%左右份额。不同品牌在价格上能差10倍甚至更多。在天猫平台,小米旗舰店的儿童电话手表C7A官方标配售价299元,而最新款小天才电话手表Z10售价2299元。
济南的郭女士几年前曾为儿子买了一款Z7电话手表,花费了1500多元。然而,她发现孩子过于沉迷于手表上的娱乐功能,于是决定限制其使用。“后来他一直让我买新款,我也一直没答应。但他班里的同学基本都有电话手表,一部分戴华为,另一部分戴小天才。”
郭女士感叹,现在的儿童电话手表的界面设计已经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相媲美,甚至部分新款还能实现屏幕翻转功能。“当初买给他一是为了方便联系,二是因为儿子看到身边的朋友都有,出门时遇到新朋友也常常会相互询问是否拥有手表并添加好友。但是后来发现孩子玩手表的时间过长,有时候还会趁我们睡觉时悄悄起来玩。”
儿童电话手表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各大商家推出了不同的主打功能。小天才有“碰一碰”信息交换功能;华为则带来了业界首发的离线定位2.0功能;360和小米也不甘落后,将电话手表的拍照、美颜等功能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对于儿童电话手表的不断更新换代,郭女士感到颇为忧虑。“我觉得弊大于利,因为其中许多功能对于孩子来说并非必需。虽然我们家长确实可以在自己的手机端禁用一些娱乐功能,但问题在于,只要这个设备掌握在孩子手中,它的使用就变得难以完全掌控。孩子一旦想要玩耍,总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如果他们考试成绩出色,就可能会以此作为条件,要求我们将所有功能重新开启。又或者,他们会趁我们不注意时,偷偷使用我们的手机来恢复这些被禁用的功能。”
价格越来越贵
“在给小外甥选购电话手表时,我首要考虑的其实是安全问题。我了解到这款手表能精确定位孩子的位置及所在楼层。”杨女士去年花1999元给自己的小外甥买了一块电话手表,起因是她小外甥喜欢摆弄自己的Apple Watch,“小外甥还告诉我,他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戴电话手表。”杨女士说。
行业技术持续升级的结果通常是,产品配置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体验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但儿童电话手表价格一直往高处走,越卖越贵,直接影响到终端销量,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儿童智能手表需求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但是在2023年,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同比仅增长了3.4%,增长趋势已经显著放缓。
在社交平台,对儿童电话手表的评价不一。其中一部分差评来自产品的自身功能和配置,如电池不耐用、充电时发烫、定位不准等问题。另一部分家长表示,使用儿童电话手表更担忧隐私安全和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有家长曾在孩子儿童手表的信息中发现,有陌生人利用加好友的便捷功能对孩子进行言语骚扰。
还有很多网友非常认可儿童电话手表,认为其定位功能更方便接孩子,手表中的“查字”功能更好地代替了字典,孩子遇到不会写的字时能更快查询。社交平台上还有一部分还未入手电话手表的家长,他们除了担忧儿童电话手表自带的娱乐功能会影响孩子学习外,更担忧孩子没有电话手表会被朋友孤立。
多因素支撑高价格
“儿童电话手表售价高、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明志指出,在供给端看,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对电话手表进行更新换代和增加新功能,这自然提高了产品价格。从需求端看,小天才电话手表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5%,具有市场支配力。这意味着一旦有消费者开始使用其产品,其他消费者可能也会跟风购买,这种市场份额的支配力也是产品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
随着儿童社交需求的增加,儿童电话手表不再仅仅用于与父母沟通,更是孩子们社交互动的重要工具。小天才电话手表最初主打打电话和视频功能,但随着孩子们好友圈的扩大,社交需求逐渐占据主导。当朋友中有人升级换代手表时,孩子可能会出于社交话题和满足攀比心理而跟风购买,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趋势可能进一步推动市场消费量的增加。
张明志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儿童电话手表的高价格仍受到需求支撑。对于企业而言,应明确产品定位,避免过度娱乐化,保持其作为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核心功能,这是产品被认可的关键。同时,家长、学校及老师需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避免社交攀比,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俊乐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在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一个孩子该从多大开始接受电子产品、电子社交等内容呢?”马俊乐认为,电子化潮流是阻挡不住的,关键还是父母、学校、供应厂家集体合作,逐渐地引导,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远离网络的不利影响。同时,创造条件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参加线下的活动。“这凸显了当前在儿童手表等领域监管力量的不足,‘科技适小’需要重视。”马俊乐表示,“让孩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要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加以引导,不能仅依赖家长、老师的监督。
坐最慢的火车,住最简单的旅馆,看的多是免费景点
人生第一次!大学生带妈妈毕业旅行
大学要毕业了,近段时间,山东德州禹城的大学生王延良一直在农村老家陪着妈妈。几天前,带着从没走出农村的妈妈一起完成了一趟毕业旅行,王延良这个毕业季最大的心愿也算是完成了。
带妈妈旅行用的是王延良大学期间兼职打工攒下的钱,坐的是最慢的火车,住的是最简单的旅馆,看的多是免费的景点,但对妈妈来说,终于去了北京,看了天安门,到了儿子就读的大学,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也是最好的旅行。
记者 尹明亮
大学毕业时
送给妈妈一次旅行
在王延良的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上,最新的一条视频是和妈妈在他就读的保定学院拍摄的。这也是他和妈妈一起毕业旅行的最后一站。
在儿子即将毕业时,王延良的妈妈第一次来到儿子读了四年的大学。与儿子的室友一起聊聊天,在校园里慢慢踱行,妈妈连续几天旅行的疲惫也不见了,脸上更多了几分幸福和欣慰。
“四年前,爸爸、妈妈都有病在身,我一个人到了保定读大学,想着以后带着他们到外边看看,但去年爸爸去世了,我现在要毕业了,一定要带着妈妈来看看。”王延良说。
今年5月初,当王延良跟妈妈聊起外边的世界时,妈妈对北京很向往,对外面的世界也很好奇,但说起带她去旅行,她却一脸不情愿,说“自己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更不想给还没有正式毕业的儿子增加额外的负担。
“看起来是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其实计划很久了,知道妈妈想去又不愿去,所以还是动了些小心思。”王延良说,“妈妈已经50多岁了,又有一身病,过去这些年,都是她在为我奉献,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送给她一次旅行,对她、对我都有特别的意义。”
在儿子的坚持下,依然有一颗好奇心的妈妈终于松口了,锁上家门,在麦收季到来前,跟着儿子一起去进行一场毕业旅行。
儿子陪伴
天安门前圆梦
5月25日这一天,王延良和妈妈正式踏上了毕业旅行的路。行程都由儿子安排,走的也都是这几年儿子走过的路。
旅行的第一站是济南,这个王延良每年假期打工的地方。第一次走进大城市的妈妈,看着一切都觉得陌生。
泉城广场、趵突泉、大明湖……两天的时间里,因妈妈腿脚不方便,王延良和妈妈去的景点不算多。但电视上最常见的景点走进了现实,延良妈妈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坐上一趟从济南到北京最慢的火车,当站在天安门前的时候,王延良妈妈生出感叹,“借儿子的光,终于看到了天安门,这辈子值了!”
只是北京的住宿要更贵一些,母子俩精挑细选,找了个200多块钱一晚的旅馆。
一趟为期6天的毕业旅行,预算是2000元,对妈妈来说,这都是儿子兼职打工赚来的辛苦钱,能省就要省。
他们坐的是最慢的火车,住的是最简单的旅馆,看的多是免费的景点,虽是一趟“穷游”,但对妈妈来说,这些都是她的人生第一次,更重要的是,儿子一路陪着她。
毕业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保定,这是王延良读了四年大学的地方。对于王延良妈妈来说,到儿子的宿舍坐一坐,和儿子一起在校园里走一走,看看儿子曾经学习的地方,没能送儿子上大学的遗憾在此刻了了,连续几天旅行的疲惫也消失了。
毕业季
时间都要留给妈妈
5月30日晚,6天的旅程结束,王延良陪着妈妈回到了禹城老家。到家时已是晚上,妈妈旅行的喜悦依旧挂在脸上。
此时,学校毕业的程序已经基本走完,只等着领取毕业证,王延良也打算留在家里,把毕业前的这段时间都留给妈妈。
在王延良的个人社交平台,除了这个学期之初实习的那段时间,记录的几乎都是在家陪妈妈的一个个瞬间。从菜田到小院,从浇麦子到修房子,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并不忙,但在老家的王延良却不清闲,母子相处的时间也多出了几分温馨。
“自从去年父亲去世,都是妈妈一个人在家,这些活,她自己都干不了。”王延良说,在这个毕业季,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老家陪着妈妈,“等正式毕业后就要上班工作了,陪伴的时间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了”。
其实,王延良找的工作也是在老家禹城的县城里,“家里需要照顾,不想离妈妈太远”。
当2024年高考正在进行的时候,王延良也像四年前他高考结束后一样,依旧在自家的麦田里挥汗如雨,这正是麦收的时节,只是这一次,妈妈可以安心在家休息了。
25000多个木件,装有3座仿古楼阁
青岛退休锅炉工人12年造出精美龙舟
飞桨逐浪,百舸争流……巧夺天工的龙舟木雕模型,长2米、宽0.45米、高0.95米,装有3座仿古建筑楼阁,有310根柱子、300多扇活动门窗、近500只垂兽、近50盏灯,斗拱18366件,其他配件5997件,共用木件25485件,彩绘金龙1168条。龙舟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作者是青岛一位74岁的老人,名叫孙志芳。退休前是一位锅炉工人。他花费了12年的心血,打造出了一艘工艺精湛的龙舟木雕模型。
美好古建
激发灵感
青岛市市北区浮山后街道居民孙志芳家,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摆放着一艘长达2米、重200多斤的龙舟模型。
“这个龙舟做了12年,上边一共有25000多件木头零件。有斗、有拱,还有300多扇活动的门窗。”孙志芳介绍。
这艘龙舟模型搭载了3座仿北京故宫雨华阁等古建筑的楼阁,包括310根圆方立柱,近500件传统装饰,300多扇可活动门窗,近50盏各种彩灯,1000多条彩绘金龙,4副对联,斗拱配件近两万件。
龙舟结构和设计的灵感,源于上世纪70年代孙志芳第一次到北京的经历。
第一次看到天安门、颐和园、前门和美好的那些古建筑,孙志芳就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极大兴趣。孙志芳说:“因为它太美好了,心里面特别激动,从此以后就忘不掉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新华书店的书,地摊上的旧书报、杂志等等,孙志芳省吃俭用也要把和中国古建筑相关的书籍买回家反复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孙志芳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龙舟。
“第一次看到这条龙舟,我非常震惊,这个太美了,我觉着能看到龙舟好像我中奖的感觉,太好了。”孙志芳说,在他看来,中国龙和中国古建筑,是先辈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魅力,他有了一个念头,自制一艘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底蕴的龙舟。
一梦十年
匠心始发
“独自纯手工打造一条龙舟”,这对没有任何功底、曾经从事烧锅炉工作的孙志芳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念头一旦萌生,便如同种子落地生根,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孙志芳踏上了长达十年的圆梦之路。
“我是从零开始,一遍一遍画,画了有200斤以上的图纸。学了五六年,不断地学,晚上就是做梦都有龙舟。”孙志芳说。
长达几年的查阅资料、自学绘图和木工技艺,孙志芳凭借着一双巧手和一颗坚持的恒心,用小刀、凿子等简单的工具,一边学习一边制作。
“他成天趴在地下画图,我半夜起来,有时候他还在做。”“我说睡觉了,你还不睡啊,他也不吱声,就在那里低头制作,有时候弄着弄着,就打起了瞌睡。”对于孙志芳制作过程中的辛苦与执着,妻子王天华这样回忆道。
四季更替,一晃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孙志芳的头发慢慢变白,而他匠心打造的龙舟也渐渐成形。
“这叫垂梁,这叫仙人,这是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的东西。因为这种木头比较硬,刻的时候,我没办法,就是用指甲盖顶着一点点刻,这些扶手栏杆都是牙签做的,因为它太细了。”孙志芳如数家珍地介绍。
龙舟船身线条流畅、色彩斑斓,龙头威武而不失灵动,亭台楼阁的内部甚至还有楼梯相连接。外表看不到一根电线,但是接上电源后,整艘龙舟的40余盏彩灯却全都亮了起来。许多配件还不到1厘米,毫厘间彰显了匠人的巧夺天工。
“做完以后我流泪了,也太辛苦了,从前那么累,我咬着牙坚持。”孙志芳说,“但是我感觉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实现了,我做到了”。
如今,孙老已经74岁,但他还在坚持着做传统花灯。他觉得自己的眼睛和手远不如从前来得精准,想争分夺秒多制作一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
据央视
想去西藏新疆青海,济南“铁腚大巴”安排
慢游、深度体验游已成为当下旅游“新常态”
近段时间,济宁直通拉萨的大巴车走红,不仅让“铁腚车”一词火遍全网,也让“长线大巴游”走进人们的视线。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济南同样有“铁腚车”,不仅开往拉萨,还能去新疆、青海、昆明等地。
文/片 王贝艺 济南报道
西藏新疆长途线路
5月到9月都会发车
“东西南北中,好腚在山东”,近段时间来,济宁直达拉萨的大巴车在网络上“意外”走红。“往返6800公里”“耗时20天”……因为要一路坐车,不少网友纷纷感叹:“没有个‘铁腚’,肯定是招架不住。”由此一来,承担这一“使命”的大巴也有了“铁腚车”之称。
“想要挑战一下极限。”6月6日6时左右,“济南—拉萨”线路的大巴车从济南全福立交桥出发,杜红(化名)与丈夫坐上“铁腚车”,踏上激动人心的“西部之旅”。
“铁腚车”走红,也让不少人看到“西藏游”的另一种“姿势”——大巴游。
“全程将近1万公里,往返一趟需要20多天,报名费6990元一人。”济南天畅旅游车队领队,也是此次旅途的司机俞先生介绍,大巴车将按照“川藏进,青藏出”的路线行驶,先到西安,再到成都,沿318国道进西藏;返程时从青海出藏,从西宁到西安再返回济南,一路将途经天路十八湾、稻城亚丁、日喀则等景点,“这一趟下来基本能把318国道的主要景点玩儿个遍。”
山东国顺商务大巴车队相关负责人杨先生同样运营着济南到西藏拉萨的大巴车线路。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先后往返5次,基本都是满员,今年预计将于6月15日首发,“这趟车现在基本已经报满了。我们这边报名费7000元左右一人,不包含景区门票与就餐。”
不仅拉萨,济南的“铁腚大巴”还发往新疆、青海、云南昆明、海南三亚等地。“年前去了趟三亚,接着去了昆明。”6月5日,杨先生刚刚结束内蒙古的行程,回到济南;6月18日,济南到新疆的大巴团也将启程。
“西藏、新疆的长途线路整体于5月份启动,一直到9月份都会发车。其中7、8月份是旺季,9月份之后,受天气等条件限制就不会再发车了”。杨先生说。
“不用自驾的自驾游”
游客以中老年人群为主
“我们给长途线路的定位是‘大巴自驾游’,对于想随走随玩、深度体验,但又不知道怎么做计划的游客来说,跟着大巴进藏是不错的选择。”山东阳光假期国际旅行社历山分公司经理郑先生表示,选择“长线大巴游”的乘客大多是时间比较充裕、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杜红爱好旅行,今年丈夫退休后,夫妻俩更是结伴去了不少地方,“今年去了青甘大环线、太行山,都是自驾”。相比于搭乘飞机、高铁,他们更青睐灵活、自由的出行方式。考虑到西藏路途遥远,出于方便,二人便将此次的西藏之行“安排”给了大巴车。
“跟自驾游相比,跟着大巴车能轻松很多。”杜红说,单从不用做攻略这一点来说,就省了不少事。同时,此次出行二人轻装上阵,两个背包、一个行李箱是此次出行的全部“家当”,“景点、住宿都安排好了。与飞机直达不同,最重要的是不会错过美丽的风景,玩更多的景点。”杜红说。
会不会真的“屁股坐开花”呢?俞先生介绍,整趟旅程下来,就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乘车时间比较长。第一天要从济南到西安,900多公里路程,可能需要乘车十一二个小时。在此后的行程中,有时候一天只开两三百公里,乘车两三个小时。
“我们白天驾驶,晚上会在宾馆里休息,并不是吃喝拉撒睡都在车上。乘客吃饭可以跟着领队,也可以自己选择,条件也不很艰苦。”杨先生计算,一趟下来每人花费大约在8000元。
“也不是所有大巴车都适合长途线路。”郑先生表示,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长途线路大巴车都提供2+1航空座椅,空间相对比较宽松;同时,每趟车上也会配备两名驾驶员“轮班”;车上也配备制氧机、葡萄糖等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咨询量比上月同期涨两倍
将考虑适当增加班次
“6日的这趟车是今年我们车队进藏的首发车。”每年第一趟车发车时,俞先生都会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这一次不到半天就引来近3000人点赞,几百人评论。
“最近有了热度,我们一发视频,好多人都评论说济南也有‘铁腚车’了,其实这条线路我们跑了很多年。”杨先生表示,“长线大巴游”线路、产品其实一直存在,“不仅是济南到拉萨,发往到云南、贵州、川西的大巴线路至今已经做了四五年。”
实际上,“长线大巴游”确实算不上新鲜事物,搜索发现,山东省内多地已开通了直达拉萨的旅游大巴;辽宁、湖南、江苏等地同样也有“西藏直通车”;不仅横跨祖国南北东西,有的“铁腚大巴”更是走出国门,6月1日,大连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客运线路重启,全程约1500公里。
“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郑先生觉得,这一热度离不开网络语言的“助攻”,比如“铁腚”一词,能够给网友带来新奇的感受,让这一出行方式获得了一定的曝光度。同时受疫情影响,游客也对长途旅游有些向往。
“铁腚车”的“热风”同样吹到济南。“在网上‘火’了之后,咨询量一下就‘起’来了。”郑先生表示,不仅是去西藏,近段时间来咨询“大巴游”的人也不少,像去新疆、川西等,整体咨询量比上月同期涨200%,“按照计划,一般是一两个月发一班长线路,如果需求比较多,我们也会适当加班次。”
对于未来的前景,上述几位受访者均表现得较为谨慎,“现在不好估计,得再观察。”郑先生说。
不可否认的是,慢游、深度体验游已成为当下的旅游“新常态”。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国内租车自驾订单同比增长40%,新客占比42%;据统计,2024年端午节假期,自驾出行(小客车)日均流量预计约3300万辆,占比超过八成。
“虽然坐火车来过拉萨,但是大巴比火车更零距离,像个移动的观景台。”回忆起乘坐大巴游西藏的情形,莫元(化名)仍然记忆犹新,“过了折多山垭口,景色豁然开朗;天空像被过滤一样,湛蓝湛蓝……”
刷新多项纪录 成为暑期首“爆”
《墨雨云间》并非纯粹“爽文剧”
近日,由侣皓吉吉、白云默、马诗歌执导,吴谨言、王星越、陈鑫海领衔主演的古装剧《墨雨云间》开播即爆,迅速刷新多项平台纪录,以黑马之姿领跑市场。前有《庆余年2》,后有《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演员阵容、IP知名度和播前宣发都只能算中等的情况下,《墨雨云间》何以成为暑期首“爆”?
刘宗智 济南报道
以黑马之姿破圈
自6月2日上线后,《墨雨云间》的平台热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墨雨云间》是2024年开播首日热度最高的剧集,其首日正片播放量甚至超过《庆余年2》。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惊人的话题势能,这意味着该剧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实际上,《墨雨云间》早在开播前隐约已有“爆款”之相。吴谨言自《延禧攻略》后再度出演复仇爽剧吸引了多数观众的注意力,在“于正”的加持下,该剧的热度再上一层楼。《墨雨云间》放出预告片后,相关二创剪辑在视频平台拥有极高的传播度,推动了剧集的首轮热度发酵。
随着爆款剧《庆余年2》收官,大盘流量逐渐释放,正是新剧出头的绝佳机会;而暑期档历来是女性向古装剧的主场,提前卡位就锁定了观众注意力;有差异化的则是《墨雨云间》选择中午12点更新,这有点类似电影圈的“大规模点映”,更容易积累流量和口碑势能。因此,尽管有《庆余年2》《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等“超级IP”夹击,《墨雨云间》仍凭借着绝佳的档期卡位和排播策略异军突起,成功拿下暑期档首波流量。
除了档期卡位和排播策略,《墨雨云间》异军突起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题材和内容。在该剧的各种标签中,其“解压爽剧”的特点最为鲜明。《墨雨云间》干脆利落地回应了观众对于强情节、快节奏的情绪诉求,“短剧的节奏,长剧的信息量”,开播就以强烈的“爽感”吸引观众追剧上头。
《墨雨云间》讲述了家庭优渥、生活幸福的县令之女薛芳菲在遭逢巨变之后失去一切,受救命恩人、中书令之女姜梨之托,以姜梨的身份回到京城,并在萧蘅等人的帮助下,克服重重艰险,努力对抗不公,最终救出意外入狱的父亲,并帮助萧蘅匡扶正义、守护黎民百姓的故事。
以“复仇爽剧”为旗,《墨雨云间》开局便浓缩了女主薛芳菲“遭人陷害、被丈夫活埋、被贵人姜梨解救、与姜梨互换身份开启复仇计划”等情节。至此,交换身份后的薛芳菲开始复仇,不为荣华富贵,只为沉冤昭雪,为含冤而死的姜梨,也为曾经的自己。第三集开始,薛芳菲以相国千金身份进入相府,开始了成长与逆袭之路,但是剧集并未囿于“宅斗”,薛芳菲智斗继母成功在相府立足后,由私盐案、岁试等串联起的家国线也迅速展开。从剧情发展来看,后续薛芳菲还将进一步走入朝堂斗争旋涡。
从叙事节奏看,《墨雨云间》的叙事堪称“风驰电掣”,不到一小时就将复杂的“前生今世”悉数交待清楚,丝毫不拖泥带水,几乎在每集内都能保持高频的情节量和多次反转。在与短平快的微短剧竞争时,长剧集的丰密度也在快速成长。对需要开倍速追剧的观众来说,《墨雨云间》就是一部自带倍速的爽剧。
讲好女性成长故事
女性觉醒的成长故事是近些年古装剧领域十分流行的题材,但凭借主角“金手指”“无脑开挂”的爽剧已经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墨雨云间》掀起追剧热潮的内在驱动力,也并非纯粹的“爽文”逻辑。
在人设和情节上,该剧以女主角“触底反弹”的经历为主线。不同于“玛丽苏”叙事,主角的故事线并不以恋爱推动,而是聚焦于主体意识和个人磨砺之上。从这个立意出发,让叙事从纯粹的“爽文”逻辑中解脱出来,真正讲好女性成长故事。《墨雨云间》的女性互助没有停留在浅表,而是刻画了薛芳菲和姜梨曲折命运下的休戚与共。她们一个是被婆婆诬陷、被丈夫活埋的淮乡才女,一个是被继母设计、离家幽禁的相府千金。造化弄人,让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相遇相识,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对抗黑暗的勇气。由于薛芳菲顶替了姜梨身份,她不仅要报自己的那一份仇,更要为姜梨拿回属于她的一切。
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薛芳菲也在成长。在贞女堂时,薛芳菲巧妙观察灯笼的高度,为自己回京创造机会;被秦公子胁迫时,谎称是对方的同伙而脱险;回到姜家的薛芳菲逆来顺受,利用婢女间的矛盾成功引起父亲愧疚,得到了及笄礼出席资格。智商在线,情绪拉满,她的每一个操作,都会带来个人成长或对剧情的推进。虽然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主,但观众完全不会有憋屈不畅之感,而是随时处于小任务达成和新任务出现的爽感和悬念中。
此外,剧中的女性群像也相当鲜活,无论是正向角色还是反派都塑造出完整的人物弧光。如长公主心思深沉、喜怒不定、骄纵疯癫,她虽然喜欢沈玉容,也仍以上位者的态度,对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她也能说出“不要小瞧女儿家的能耐,关键时刻未必不如男子”,为女性争取平等考试的机会……“坏是真的坏,爽也是真的爽”,剧中配角的塑造皆复杂而立体。
《扫黑·决不放弃》热映
肖央动情感慨“献给警察父亲”
刘宗智
实习生 左家瑞 济南报道
扫黑题材电影《扫黑·决不放弃》正在热映,影片日前在京举办电影首映礼,导演五百携主演肖央、余皑磊、范丞丞、林乐炫、李诚儒、张艺凡亮相首映礼现场,与观众交流观影感受、分享幕后故事。
作为五百导演继现象级剧集《扫黑风暴》后时隔多年回归扫黑题材的作品,电影《扫黑·决不放弃》自官宣以来就备受观众期待。五百从创作角度与观众真诚分享扫黑与喜剧碰撞出的别样火花,表示这次是从警察和身边百姓的角度谈论这个故事,非常接地气,角色都带着生活和家庭的质感,“真实生活是幽默诙谐的”。
主演肖央则深度剖析了李南北这一看似“窝囊”“躺平”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南北是一个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警察,他面对着家庭与事业、诱惑与信仰如何抉择的问题,电影把家庭关系融入扫黑案件里,融合了更多社会性的话题,在扫黑题材的电影当中是一种新的尝试。”肖央透露,父亲就是一位刑警,自己人生接触的第一个职业其实就是警察,“我接触这个角色,先天就会把他当做一个人来想,我觉得这是一个献给父亲的角色。”
当观众问及范丞丞首次出演警察这一角色的感受时,范丞丞也从年轻警员的另一视角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角色故事,“我觉得俞青的正义感更多的是年轻警察对于这个职业的初心,就是想要保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
首映礼现场,导演申奥、刘江江、袁媛、蔡耳朵,演员张婧仪、梁龙、李川等业内同仁也现身观影,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梁龙直言“一个字,就是爽,非常爽”,电影《扫黑·决不放弃》是一场观众们可以主动选择的精神按摩。张婧仪表示自己认为范丞丞的表现十分惊艳,在她看来,“俞青是个英雄,范丞丞也更稳重了”。编剧袁媛从创作的角度为影片点赞。章笛沙导演则被演员们的表演深深打动,“肖央、余皑磊表演非常出色,非常有人情味,感觉心被戳了一下。”
映后交流中,观众纷纷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不少观众直言“特别震撼”“反转又反转”,其中“躺平师父”和“上进徒弟”的反差感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幽默诙谐之间,李南北的职场生活也在严肃的扫黑主题之外引发观众共情。
国足今晚客战韩国,如何保证不输球?
放手再搏一场 莫做待宰羔羊
6月11日晚,世预赛亚洲区第二阶段C组第6轮,国足将在客场挑战韩国队。这是国足在36强赛的最后一场比赛,如果落败,将大概率是未来近两年,最后一场国际正赛。
生死关头,国足必须拿出放手一搏的气魄,实力可以有不足,但球风必须强硬。面过韩国队,国足应采取的原则是:一切都要为提高不败概率服务。
季禹 报道
主打防反
放弃单后腰?
尽管外界质疑声不断,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仍对单后腰体系十分执着。他曾强调,单后腰在现代足球中并不特殊。可从实战来看,目前国足阵中无人能承担这一重任。老帅的执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球队在攻防两端都十分别扭。
此番客战韩国,国足如果继续排出菱形中场,无异于死路一条。最新消息显示,韩国队寄希望于全力争胜,以保住18强赛种子球队名额,但也不排除采取轮换,避免海外球员出现伤病。
即使韩国队做出轮换,以国足目前的能力,也很难全身而退。对他们而言,防守反击是最为稳妥的战术,其中,防守应该被放到最为重要的位置上。
实战已经证明,单后腰的国足,防守能力十分薄弱。因此,球队最好还是回到球员们更加熟悉的双后腰打法,尽可能给防线带来更多保护。同时,在防线位置上,国足或许也会尝试三中卫体系,尽全力巩固防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足要放弃进攻。一味防守,国足很难撑满整场比赛。另外,一旦韩国队在比赛中进球,国足的中前场也需要有一个能扳平比赛的“爆点”。目前看来,武磊、拜合拉木、韦世豪和费南多四人,需要在反击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
球风要硬
不当“软柿子”
在战术之外,国足在客战韩国队时,更需要统一思想。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全队更需要拿出拼劲和狠劲,让韩国球员有所忌惮,决不能被当做“软柿子”捏。
迎战泰国队时,国足就在球风上非常吃亏。中超联赛“紧哨”养成的习惯,再加上大赛赋予的压力,都让国脚们在比赛中畏畏缩缩,不敢做动作。
足球场上,也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国足踢得越软,泰国球员在进攻时就越发无所忌惮。东南亚球员的优势本就是身体灵活,国足踢得越“干净”,这种优势越被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泰国球员连续不断的小动作,也让国脚们有些疲于应对。
迎战韩国队,国足大可以学习泰国队的思路。在合理的情况下,国脚们应该敢于并善于利用身体,甚至不惜战术犯规。另外,像王大雷、韦世豪等个性鲜明的球员,更应该展现精神层面的价值,向对手积极施压。
韩国队不乏像孙兴慜、李刚仁这样的高身价球员。对韩国队而言,高身价可以是底气,也可以是束缚。目前,韩国队已经确定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越是身价高的球员,越不希望在这场比赛中出现不必要的伤病。国足的球风只有硬朗起来,才能震慑住对手。
若输球
后果很严重
在主场1:1战平泰国,无缘提前晋级后,国足已经到了需要背水一战的时候。赢球或者平局,国足都可晋级到18强赛。一旦输球,球队就要寄希望于新加坡不输给泰国,或者小比分输球。新泰之战开球时间更晚,等待比赛结果的过程,将是无尽的煎熬。
一旦输球,除了大概率无缘18强赛,进军世界杯的梦想再度告吹之外,国足输球还有更为严重的后果——失去直通2027年亚洲杯的资格,要从资格赛打起。
参与资格赛的球队,大多是亚洲四流以下水平。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两到三年,国足将缺乏质量较高的国际大赛。对正在进行阵容更新换代的国足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如果年轻球员无法在国际赛场得到有效锻炼,那么到“下一个四年”,这些球员很难成长起来。
此外,若将来长达两三年无法与强队交手,那么本场比赛,将大概率成为30岁以上国脚的国家队生涯最后一战。关键战当前,国脚们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把这场比赛当做最后一场比赛来踢。“我们来到这里不是来郊游的,而是来准备好踢出完美的比赛,达到进军下一阶段比赛的目的。”伊万科维奇赛前坦言。
中国女排今晚开启世联赛中国香港站征程
冲奥最后一搏,可得好好把握
怀晓 报道
6月11日晚,中国女排将开启2024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的比赛。四场比赛过后,中国女排能否进军巴黎奥运会将见分晓。
几天前,中国女排公布了参加本站比赛的15人名单。与澳门站大名单相比,二传许晓婷回归,主攻王云蕗及副攻王文涵落选。
根据赛程,这支阵容微调的中国女排,将先后迎战保加利亚、德国、现世界排名第一的土耳其,以及排名第三的波兰。对中国女排来说,只要打好与保加利亚和德国的比赛,就基本能守住世界前十,从而拿到巴黎奥运资格。
中国女排和保加利亚女排的揭幕战,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两个分站赛过后,中国女排5胜3负,保加利亚女排1胜7负,论综合实力,中国女排占据明显优势。
考虑到在澳门站0:3不敌意大利女排,中国女排丢掉9.3个积分,接下来想要化被动为主动,拿到更多的世界排名积分,就必须大比分击败这支弱旅。
按照国际排联的积分计算规则,中国女排若3:0击败保加利亚,将上涨1.98分;若3:1或3:2获胜,则只会进账0.01分。若爆冷不敌保加利亚女排,那么,中国女排至少会被扣除13分。
类似的情况,也将在12日晚,中国女排迎战第二个对手德国女排时发生。德国女排在今年世联赛前两个分站赛的成绩为2胜6负,实力比保加利亚女排强不了多少。与德国女排一役,中国女排也是赢球涨分少,输球丢分多。因此,开局两场比赛,女排姑娘没有犯错的空间,不仅要赢,而且力争横扫对手。
在香港,中国女排的赛程先易后难。交手完两个弱旅后,球队就将在15日和16日迎来土耳其女排和波兰女排的挑战。
目前在世联赛积分榜上,土耳其女排以6胜2负的战绩,排名第五位;波兰女排则以一波8连胜位居榜首。值得一提的是,两队都已获得奥运参赛资格。
土耳其女排方面,王牌接应瓦尔加斯领衔出战;主攻位置上,卡拉库尔特的进攻火力也不容小觑。波兰女排则仍由沃沃什和斯蒂夏克领衔出战,此前因伤缺席的主力副攻卡科夫莱斯卡也在本站回归。
可见,香港站的比赛,两队并未减弱阵容,反而加强了人员配置。世界排名第七的中国女排,与这两支强队交手,想要取胜颇有难度,但还是要全力争取获得积分,或是尽量减少积分损失。
鉴于目前中国女排领先奥运门票竞争对手荷兰女排(第九)和加拿大女排(第十)的分数比较大,只要在与保加利亚和德国的比赛中不“翻车”,都能以3:0战胜对手,那么,球队将基本锁定巴黎奥运会席位。前景仍算明朗,就看中国女排能否把握得住机会了。
虚构一个父亲
□雪樱
杏儿黄了。麦子熟了。端午到了。空气中萦绕着聒噪而滚烫的气息,泛着淡淡的麦香,经过烈日的烘烤,好像一碰就能点着,发出哔哔剥剥的声响。城里的街上,明显感觉摆摊的少了,“回老家过麦去”,成为每年端午前后的返乡大戏。
按说,这个时候我不该想起你。但是,我在医院拥挤的人群中发现了你——半个父亲。嘴角歪斜、发音不清、有条腿不听使唤,中风的父亲就是半个父亲。究竟是怎样一场诡异的命运龙卷风,冲撞、搜刮、狂啸,最后加速抵达中年男人的体内,让他束手就擒,瞬间倒下,带动一个家庭的坍塌。就在最近,有医院完成首例脑中风患者的一种神经阻断术,用现代医学手段阻断那场恶风的兴风作浪,就像在血管内砌了一堵墙——倘若早发明几年,该有多好。要知道,被苦难选中的男人可以倒下,但做了父亲就不能,失去了这个资格。
重新站立行走,驮着生计,驮着一家老小的希冀,驮着整个家庭的门面。重新站起来,是最后的赌注,与自己。躲闪的眼神,暴躁的脾气,趔趄的脚步,支吾不清的话语,如厕解不开的腰带,当精神失去了重心,却依然维系着那两个被世俗玷污了的字眼:尊严。这样说来,父亲不仅是称呼,也是与生命牵系紧密的精神之源。你离开后,我才体会到了做父亲的艰难与伟大。
还有二十天,你离开我们就四周年了。我一直很纳闷,端午这天出生或故去的人,是不是生命里都残存着一种悲怆感?屈原怀石投江,那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跃,在滔滔河水中激荡起的白色浪花,依然潮湿如昨,拍打着堤岸。他用死亡战胜死亡,独独把清醒留在人世间。对我而言,你的端午,却是我的深渊。依稀记得最后一个端午,逢高温天,你辗转反侧,但那天你吃了一盒韭菜肉水饺,母亲喂你吃,你嫌她太慢,就这样边吵边吃。吃完,你笑了,像个孩子那样满足,手中的蒲扇一摇一摇,留下倔强而不规则的弧形。
那一年闰四月,过完端午的第五天,你就不打招呼地离开了。很久以来,我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我怀疑死神蓄谋已久,悄悄潜入梦里,趁人不注意,披着闪电,快速打劫。我开始思考死亡,它就像一位不速之客,早晚都会光顾一次。你的离开,让我认清生命本来的样子。心头载着重物,记忆之井沉没,伴随时间推移,又浮了上来,原本模糊的事物得以看得清晰。这种感受与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如出一辙,父亲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时,她写道:“从父亲过世之后,所有神圣的事都放大了。它一度模糊,难以索解。几岁大的时候,我被带到一个葬礼上,如今我知道那特别的痛苦了……”后来,她把这种“持久而深刻的悲伤”写进诗里,“我能淌过悲伤,一个个满满的池塘,对此我已习惯……”已经习惯的不是悲伤,而是勇敢地推开那扇门,看到生与死的一体。所以,我虚构你的在场,就像虚构我的出生;按照你在的样子生活,活得坦荡、高贵、无欲无求。我把自己锻造成雌雄一体的战士,去迎战风雪,去接受无常,去经历寒冬,把每一个黑夜和白天填满意义,如星辰闪耀,落下一地霜白。那是语言的新雪,染白了我的刘海,也洗白了昨天的记忆——一切都是那么澄澈,一如你的威严,与从未言说的爱。
一千四百四十个日夜,折叠起来,不过一本辞典的重量。可我受到的委屈与不公,比深海还要辽阔。每当我心里不快,就喜欢蒙头大睡。那天再次重演,手机铃声响起,我从床上一个骨碌爬起来,原来是快递。我窃喜,又一惊,难不成是天堂里寄来的礼物?笑出了眼泪,心里发疼发紧到不能自已。又一日,刚打完针,送走护士,我竟然睡着了。好多人同时说话,四面八方的嘈杂声,我划开人群找你,一眼认出,你还是穿着那件鳄鱼牌短袖T恤,好像刚游泳回来,笑得那么开心,手里的车钥匙“嘎嘎”作响。你说今晚有球赛,提前把电视机定好频道。你还当众表扬了我,搞得我有些不适应,脸涨得通红。一觉醒来,就像一个世纪的跨度那么漫长,可能我太累了,很快都忘干净了,只记得你的笑容。
四年来,这是第一次梦到你,你让我等了太久,以至于我有些生气。你依然每天看书、读报、写流水账,你的“瘦金体”刚劲有力,以至于有人以为是字帖。每当读到我的文章,你闭口不谈,事后又赞不绝口,还说别让我听见。你爱管闲事的毛病依然不改,很快就出了名,大家都知道你的直性子。你把花花草草照顾得很好,两只狮子狗跟你做伴,不再乱跑。但是,你依然孤独,正如我的孤独,不可言说的孤独,就是与生俱来的隐疾,就是人世间的门闩——当我眺望的时候,就是打开的时候。
不知何时起,我喜欢上了夏夜的星空。地上有多少眷恋,天上就有多少星星。又一个夜晚,楼前的谭叔叔说起你,“咱这条街上和大院里,他的为人处世没有人说一个‘不’字。”低头做人,抬头做事,说实话,我做不到你的完美,只能朝着你的目标努力——正如女诗人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为了他们而努力做得更高贵/这就是剩下的全部/我们唯一的企图就是发现他们。”
我顿悟:或许,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离别都是换种方式重逢,提醒人类放下执念、懂得感恩。因此,端午这天,我们一家三口又围坐一起,你擀皮子,又圆又好,母亲埋头包饺子。待韭菜肉的饺子煮熟出锅,你嘶嘶哈哈吃着,手里捏着一瓣红皮的新蒜,边吃边说“趁热吃,别凉了”……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我们依然吃饺子。饭桌上添了一双筷子、一盘饺子,相拥而坐,吃着吃着,我的眼前起了一层轻雾,看不清近处的东西,仿佛坠入记忆之井,心里一阵莫名的心悸。
(本文作者为济南80后青年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政协委员)
沉默的父爱
□牟民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沉默寡言,跟他在一起,除了干活,歇息抽烟时,从没有跟我们交谈的习惯。他十四岁开始扛活,整天跟土地打交道,除了庄稼,无人交流。田间休息,孤独地坐在堤堰上,瞅天瞅地瞅自己的破烂衣服。青少年时期的父亲,脑子里除了熟练地干活,不存任何思想,主家不跟他说话,他便如一个木偶。
曾经问过父亲,你就没有读书识字的念想?父亲说,家里穷得没地没房,读个什么书?等他1947年参了军,到了部队,才知道读书的用处。多年后,父亲在村里任支书,也是话紧得如金豆子,即便是开大会,他也是三言两语,从没有长篇大论。学校请几位军人去做报告,父亲讲得最短,从没有超过10分钟。我让他讲打仗的故事,他耸耸肩头说:“没故事,都是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的事儿。”我问过母亲:“我爹咋跟哑巴似的?”母亲说:“你爹没念过书,正是喜欢说话的时候,没人跟他说,他只在心里跟庄稼说。后来参军了,天天打仗,没空说。等他有空说时,他说不出了,或者不愿说。”也是,性格这东西随根儿,更多的是后天磨练形成的,有了说话的器官不用,便封闭成了哑巴。青少年时期就孤独的父亲,寡言已经刻骨铭心。
我们兄妹6个能帮着家里干活时,父亲从不硬性分派任务,总是以自己的默默行动给我们做榜样。雨后,院子门前泥泞不堪,一只胳膊伤残的父亲挑起担子,去河边挑沙,把院里、街门前垫得干干爽爽。看到父亲满头大汗,我和妹妹约定,再逢雨后,我们一起去搬沙,不让父亲劳累。那些年日子过得紧,粮食不够吃,父亲饿着肚子,去村外河边、地边,拿着锸镢刨甜根草,几次昏倒在地边,最后刨了一大篓子回来。我们见到发亮的甜根草,疯抢着往嘴里塞,吮吸那甜汁。母亲赶快把甜根草放到锅里,烧水喝。父亲见我们吮吸了甜汁,再喝下甜水,有了精神,自己却躺在了炕上,母亲让他喝水,他说:“先让孩子们喝个够。”母亲把水堵在父亲嘴边说:“你不喝,饿死了,孩子们谁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吃饭。家里人口多,母亲会用砂大碗熥菜吃,里面有时候搁上点儿肉丁,或者咸刀鱼、咸鲐鲅。饭上桌,父亲让我们先吃,他抽烟。父亲说他吃饭快。等我们把菜吃光了,父亲才拿起地瓜干或者苞米饼子,搛着咸菜大口吃。我们放下筷子时,父亲也吃饱了。母亲有时候把菜拨出小半,放在瓷碗里,父亲会把菜重新倒进砂大碗中,说他不喜欢吃熥的菜。有几年,因为大队会计误算了我家口粮,按照规定,父亲二等甲级残疾,家里人口不管多少,都要吃平均粮以上,高出百分之五。会计却算成了低百分之五。如此,每年青黄不接时,我家有两个月断顿,要去集市籴粮。吃饭时,父亲常常以开会或者有事为由晚回家,说自己在外面吃过了。一个月后,他瘦脱了形。乡长见了,误认为父亲病了,了解情况后,他说:“弄错了,你家不可能缺粮吃。”会计这才改正过来,我家再没缺过口粮。
我小时候经常犯心口疼,有时候半夜疼起来,父亲会把我抱到小推车的车筐里,另一边筐里压上块石头,送我去乡卫生院输液。深更半夜,母亲打着手电筒,父亲推车,山路崎岖不平,父亲却行走稳当。多年后,我问父亲当时咋走得那么稳,父亲说:“这都是夜里急行军练出来的,也怕翻车摔了你。”
父亲有个赶集的嗜好,他早年不会骑车,步行走,每三天赶个集。他48岁时学会了骑自行车,赶集更勤了。每逢赶集的日子,我们放学回家,就盼着父亲回来的身影,盼着他买来好吃的水果、好吃的鱼和肉。父亲爱吃牛下货,他买回家,从来不先吃一口,总要等我们回家一起吃。他有几样饭食不喜欢吃,如稀饭、大米干饭,母亲却喜欢吃,一天三顿要喝小米粥,两天吃一顿大米饭。每逢此时,父亲便吃馒头、喝开水。
父亲95岁那年摔了一跤,躺在炕上,我们喂他小米粥,他喝得很顺畅;把大米饭泡在稀饭里,他也吃得痛快。我问他:“不是不爱吃这两样饭吗?”父亲说:“你们爱吃,尤其你妈喜欢。这东西不是咱这儿出产的,操持难一些。”
听后,母亲眼泪汪汪地埋怨道:“你个老东西,一辈子总亏待自己。”
父亲的爱就是那么深沉,默默地温暖我们。
(本文作者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出版有散文集《杏坛笔记》)
生活的“大学”
□傅中平
1985年的高考,我落榜了。我将所有的书和衣服,连同在外公外婆身边生活了6年的记忆,一并打包到行囊里,灰溜溜地回到乡下父母那里。
在同学们洋溢着笑脸办谢师宴之时,我已经开始接受命运的无情抽打。我坚决拒绝了父亲让我复读一年的提议,父亲无奈地说,不上学,那你就上班吧。
父亲是基层粮站的站长,我成了父亲手下的一个“兵”。夏粮收购季节,是粮站最忙的时候,为了方便偏远地区农民卖粮,父亲在农民的家门口增设了收购点,由粮站派出职工每天赶往收购点上门服务。被派往收购点的工作是桩苦差事,父亲把这个最苦的活留给了他自己和我。
每天迎着晨曦,我和父亲就出发了。我们俩头上各戴一顶草帽,各骑一辆自行车,他在前,我在后。有时骑行在石子路上,轮胎轧到一粒石子,只听“啪”的一声,石子像子弹一样被弹射出去。有时骑行在一段或高或低甚至尽是坑的路上,我常常被颠得屁股从车座上高高抬了起来。有时还要从田埂上抄近路,自行车无法骑,我们就推着自行车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遇上水渠,自行车无法推行,我就学着父亲的模样,蹲下身来,肩膀扛着自行车的大杠跨过水渠。父亲无论骑车还是走路,速度都很快。大多数情况下,我都紧紧跟随着父亲,但有时跟着跟着,父亲就将我甩得老远,我急了,朝父亲大喊:爸,你等等我。父亲听见,便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我远远望见他两手扶着自行车车把,回过头来望向我,他在等我。
路上有时遇见熟人,对方问父亲,儿子考上了哪个大学?此时,我的脸羞得通红,只听父亲说:“生活的大学!”
父亲对每一个大队都了如指掌,包括道路。而我对于乡间四通八达的道路和纵横的阡陌,却陌生得如同刚刚踏上社会、刚刚开启的人生。
尽管白天工作很辛苦,晚上回到家我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时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爱好读书、写作,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待业的这一年中,我偶然接触到新闻写作,第一次投稿就被县、市三家新闻单位采用。从此,我将写作的兴趣转移到新闻稿件的采写上。
第二年,我参加招工考试,进了一家国有企业当了一名工人。在6年的工人生涯中,我干的是又脏又累的翻砂工,白天弯腰撅屁股地干活,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那时的我身体瘦削,体重一度还不足百斤。翻砂工经常要浇铸铁水,不管冬夏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两个工人抬着通红的铁水,让铁水从浇铸孔缓缓注入砂型里。尽管我咬牙抬着,有时实在是抬不动了,身子不由自主往下一瘫,手中的两根抬杆丢在了地上,通红的铁水顺势流了出来,飞溅开来,将我的工作服连同内衣裤烧得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
虽然我的身体屈服于命运,但我的精神却一直在抗争,即便白天再劳累,夜晚都是属于我的时间和我的世界。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像是一名将军,将一个个文字“调兵遣将”组合成一篇篇文章,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我被县里破格从企业调到新闻单位,成了一名新闻记者。从此,生活向我打开了另外一扇门。我也更明白了一个道理,改变命运的永远是自己,路在自己的脚下。
(本文作者为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马鞍山市作协会员)
医院对面的小饭馆
□李晓
病房里咀嚼吞咽食物的声音很轻。黏稠的空气里充溢着消毒水、药物、病人的体味等,这些气息似乎容不得人好好吃上一顿饭。
我很少看到一个人在病房里吃相饕餮。在这里,一个人的胃也会紧缩,它对食物的欲望,远没有在窗外明亮的大街上让人欲罢不能。
前不久母亲患病住院,我去医院对面一家小饭馆端回饭菜给她吃,无论我怎样变换各种口味的食物,母亲总是吃上几口就放下,她目光沉沉,神情恹恹,嘴里包着一团稀糊状的食物难以下咽。同病房的一位老人来自乡下,和母亲患的是同样的病,都不影响行动。有一天母亲说,我们出去吃饭吧。于是我邀约同病房的老人同行,半躺在床上的老人怔了怔,眼神狐疑。我明确邀请她:我们一起去吧。
老人的亲人正好送来了老南瓜、土鸡蛋,老人执意带上,说:我们去饭馆里加工了吃吧。
在那家夫妻开的小饭馆,丈夫做厨子,妻子招呼客人,还请了两个女工,做的都是家常菜。胖乎乎的女店主一脸福相,我问她,我们带来了乡下的老南瓜、鸡蛋,能否帮忙加工来吃?女店主满口答应:可以,可以。
女店主按照我们的要求,做了粉蒸南瓜、番茄炒蛋等几样菜,母亲和同病房的老人吃上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亲感叹说,还是在外面吃饭好啊。
正要离开,来了一家三口吃饭。他们坐下,我瞥见中年女子拿着医院诊断书,手有些颤抖,她问同行的花白头发的老人:“爸啊,这个结果告诉妈吗?”老人面色凝重,沉默片刻后说:“暂时瞒一瞒你妈吧。”另一个男子大概是老人的儿子,双手捧头,伏在桌上,身子微微颤抖。他们点了简单的饭菜,吃了不到一半就走了。我从他们一家人的面色上观察,感觉那还不知自己病情的老人,患的大概是重症。
回到医院,母亲在走廊散了一会儿步后,拉上病房的窗帘,轻轻地躺下,她突然拉住我的手说:要是我患了啥重病,你直接告诉我,不用隐瞒。我打断她的话说:不要瞎想了,好多病都是胡思乱想出来的。
第三天晚上,我又带上母亲和同病房的老人一起去那家小饭馆吃饭。我们点了农家小米羹、四季豆蒸洋芋、木耳炒肉丝。同病房的老人说,这次该她给钱了,哆嗦着起身去给钱。女店主指指我说:“奶奶,他已经给了。”点菜时我就扫码支付了。老人顿时显得紧张起来,嘴里嘟囔道:这咋行,这咋行?
我拉住老人的手说,住在一个病房,也是有缘人,在一起随便吃个饭没事儿的。老人还是很客气,连连说:白吃你们的,我心里有愧。
真是巧合,我们吃饭时,又遇到上次来的那家人,不过这次多了老母亲。那家人点了饭菜,我听到老母亲说:“你们啊,也不用瞒我了,我自己晓得病情了。”一双儿女顿时停住动作,问:“妈,您知道啥啊?”老母亲拢拢额前银白如蚕丝的头发,说:我患的是肺癌,我自己明白。这有啥啊?我现在想通了,就要陪你们好好多吃上几顿饭。那家的老父亲开口说:吃饭吧,吃饭吧。
我们走出饭馆时,灼灼晚霞披在医院的大楼上,感觉要把整栋大楼燃烧起来似的。那里边,有着被疾病困扰、折磨的病人,他们的生命还在热烈而执拗地燃烧着。
母亲和同病房那位老人先后出了院,老人还主动留下了我母亲的电话号码。母亲出院的那天下午,正遇上从医院走廊推出一辆推车,上面的人裹着白布单,后面跟着一个哭得嘶哑的女人。我听她在哭诉,说母亲想喝一点肉汤,等她去对面饭馆端回来,一小勺汤只润湿了老母亲枯干的嘴唇,几个小时后,老母亲就离开了人世。
我母亲出院后一周,那位同病房的老人,按照母亲留下的地址,从乡下来到我家,送来了大山里刚产的新米、板栗、瓜果蔬菜。与她同行的,是她在大山里搞农业开发的儿子,这个身板结实、面色黝黑的男人,邀约我去云雾缭绕的大山里作客。
我和母亲带着他们又去医院对面那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吃罢出来,我看见医院窗户里亮起的灯光与马路上亮起的灯火,融入这个城市寻常的夜色里。一瞬间,我对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涌动起了深深的眷念之情。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在人情的珍视与冷漠之间,在凡尘烟火守望与生命遽然转身告别之间,有时只隔着这条小小的街道而已。
(本文作者为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时光底片》等,现供职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
人生常按回车键
□雨娃
老古喜欢写诗,刚认识他时,他打开博客让我看他写的诗,我瞥了一眼:哎呀,他的博客里全是诗!老古说,有时来了灵感,他一天能写10首诗。还说只要我出个题目,他10分钟内便可以写出一首诗来。
老古的诗,我看了几首,一句没记住,因为没主题、没内容,只是情绪发泄。但碍于面子,我还是“人之常情”地夸了他几句。没想这一夸,他更是得意地吟诵起来,声情并茂,完全旁若无人的样子。
后来和老古熟悉了,也懒得再跟他客套。老古再写了诗让我看,我便实话实说:“你的诗,不过是把一段话的标点去掉,写一句打一下回车键而已,空洞无物。”而且,不仅是我欣赏不来,身边一众朋友皆不喜欢老古写的诗。
在我们的“打击”下,老古不再写诗了,直至博客关闭,他也没再更新一首。
老古有位“诗妹”,开始是跟着他学写诗的。老古罢写后,那“诗妹”还在一往无前地写。老古说她很勤奋,也很有灵性,我却没看出她写出的诗“灵”在哪里,甚至不明白她想表达些什么。老古说,他那位“诗妹”过得并不如意,出轨的老公经常夜不归宿,她就在一个个无眠的夜里写了一首又一首诗。她心里有个虚构出来的“情人”,所以她不孤单。
“诗妹”做生意,但顾客稀少。她不急不躁,有顾客就接待,没顾客就写诗。对视线所及的桥可以写一首诗,对门外呆站的陌生人可以写一首诗,对那个来店里逛了三次都没消费一文钱的顾客也可以写一首诗……“诗妹”说,只要给她一个参照物,她就能写出一首诗来。
后来,“诗妹”的门店毫无悬念地关闭了,于是她去超市打工,一天工作12小时,整月无休,可还是很勤奋地写诗。老古说,她热爱的东西仍在挤出时间做,常见她夜里两点还在朋友圈发新写的诗歌。
7年前,“诗妹”的老公突发疾病去世了,毕竟是多年夫妻,“诗妹”很是难过,但她从不对外人诉说心里的苦,而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写进了诗里。
后来,“诗妹”换了一份工作,每月有4天休假。她交往了很多诗友,经常参加诗友聚会和各地举办的诗歌赛。老古说,写诗拓展了她的朋友圈,常见她涂着红嘴唇,染着红指甲,穿起长裙子,打扮得仙味十足,旅游、会友、写诗一锅烩。没想到这么快她就振作起来了,老公去世后的一年里,她光是去外地参加诗友举行的活动就有18次,其中8次都在省外,真正做到了“有诗和远方”。“诗妹”表示,对于大家吐槽的那些诗歌,可以不爱,也可以伤害,但诗就在那里,不离不弃,支撑着她一路前行。
由此看来,喜欢一样东西,业精于勤固然值得称颂,倘若不精但能从中得到乐趣、脱离烦恼,成为解压工具,也可算是一件幸事吧!于是,我忽然有些心疼老古没了发泄情绪的出口。就在去年,老古走麦城,生意失败,钱财被骗,身体状况也亮起了红灯。朋友们担心他从此颓废,老古却说:我已经将生活过成了诗,遇到困难不钻牛角尖,而是及时按回车键,另起一行重新开始。感觉不妙时,就再按回车键,重写一行。人生本就是这样,普通人写诗歌,永远猜不出下一行写的啥,一个字可以是一行,两个字也可以成一段,只要愿意,随时都能从头再来。
老古对自己的困难避而不谈,和他聊天,他总是乐呵呵的。他说,生活中开心的事情很多,实在找不出来,也可以畅想一下,做一下白日梦呀。
有段时间我心情低迷,找老古微信聊天,问他在干什么,他回:你看手机时,我在看云;你看云时,我在赏花;你赏花时,我在学窗外树上的鸟鸣。嘿,这跳跃的思维,还真有点诗人气质,让我跟不上他的节奏。不过,我也想给自己的情绪按一下回车键——努力把苦闷的日子过成能逗乐自己的段子。那样,是不是就有了诗意的生活?
(本文作者为自由写作者,山东淄博人,《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签约作者)
欧洲议会选举失利,解散国民议会提前选举
马克龙这场“豪赌”前景难料
五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6日至9日举行。法国选民9日投票选出81名代表法国的欧洲议会议员。由于法国执政党所获支持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晚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将很快举行新的国民议会选举。马克龙的这一决定,引起了法国从政坛到民间的震动。法国总统为何要解散本国议会?解散议会对执政党有何利弊?法国政局未来走向会如何发展?
执政党面临“信任危机”
根据法国多家媒体9日晚公布的最新出口民调结果,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31.7%的选票,在法国政党中得票率居第一;执政党复兴党获得14.9%的选票,位居第二。分析人士指出,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自2022年上一次国民议会选举后就一直面临很多执政阻力,此次欧洲议会选举失利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国《世界报》分析此次选举结果指出,这反映出执政党在民众中的低支持率,对其构成巨大的“信任危机”。
在法国,执政党能否在国民议会中占据绝对多数地位,对执政党施政有重要影响。2022年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马克龙领导的党派得票虽然领先,但未能获得绝对多数地位,致使其在后面的总理任命和立法改革中,都遇到反对派的强大阻力,处处碰壁。
例如2023年,政府高度重视的移民法草案,刚提交国民议会就被反对党派提出的动议中止了审议,相当于这份草案尚未进入国民议会审议程序便已夭折。同一年,政府推行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因考虑到国民议会中反对声音较大,政府不得不动用宪法相关条款授权,绕过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改革方案,但引起全国巨大争议,执政党的形象也严重受损。
《世界报》分析认为,马克龙决定解散议会,一方面考虑到执政党在国民议会中早已失去绝对多数地位;另一方面,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也表明执政党的支持率在进一步下降。与其在国民议会任期剩余的三年内政府难有作为,不如现在打一张“险牌”。
解散议会是“一步险棋”
法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解散议会。法国媒体指出,在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5次总统通过解散国民议会,应对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危机或社会危机的先例。总统希望通过新的议会选举,重新洗牌,试图使执政党在议会中有机会获得绝对多数地位。
根据法国埃拉贝民意调查公司9日晚进行的民意调查,52%的法国人支持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的决定。
但总统解散议会也是“一步险棋”,既有成功的前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成功的例子如,1962年,国民议会中的反对派通过一项动议弹劾了时任总理蓬皮杜,于是时任总统戴高乐解散了国民议会。在重新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戴高乐领导的执政党获胜,恢复了蓬皮杜政府的合法性。
失败的例子如,1997年,时任总统希拉克在执政党已经获得多数席位的情况下,希望扩大席位数,因此宣布解散国民议会。但新的国民议会选举结果显示,以社会党为首的法国左翼联盟在选举中获胜,这使得右翼的希拉克不得不和左翼的时任总理若斯潘开始“左右共治”。
“左右共治”或将重现
在马克龙宣布解散议会的决定后,法国多家媒体都以“法国人面临着历史性选择”为题表达对未来的担忧。法国本次欧洲议会选举的投票率是52.5%,超过了2014年和2019年前两次欧洲议会选举,因此投票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法国主要政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马克龙率领的复兴党在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并没有领先的民意优势,这让马克龙的决定更像一场“豪赌”。《世界报》分析说,马克龙的决定实际上是将下一次议会选举时间从原定的2027年提前到今年,这就打破了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之间在制度上的“同步性”。从2002年开始,为了避免法国历史上总统和总理来自不同政党的“左右共治”、相互掣肘的问题,法国决定在总统大选后的同一年进行国民议会选举。这使得每届总统大选获胜者所在的执政党能借助民意优势,在国民议会选举中继续拥有领先,从而使总理在执政党中产生,避免出现“左右共治”。
法媒担心,一旦极右翼在新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将会出现总统马克龙和一位极右翼总理“共治”的局面。与此同时,作为欧洲大国,法国在本届欧洲议会选举720个席位中,分配到81席。法国政局转向与否也将给欧洲未来政治走向增添不确定性。
据新华社
“光谱右移”增加欧洲政治不确定性
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9日晚结束投票。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分别保持欧洲议会第一、第二大党团地位,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席位有所增加,法国和德国等一些欧洲大国执政党表现不如极右翼政党。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议会政治光谱向右移动,可能给欧盟在移民、援助乌克兰、绿色转型等问题上的政策推进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主流党团仍占多数
欧洲议会10日凌晨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获得总共720个议席中的189席,保持第一大党团地位;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维持第二大党团地位,获得135个席位;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获83席,保住第三大党团地位。右翼的欧洲保守与改革党团获72席,极右翼的“身份与民主”党团获58席,绿党和欧洲自由联盟组成的党团获53席,左翼联盟党团获35席。此外,包括“疑欧”主义政党在内的不隶属于现有党团的政治势力增加33席达到95席,其中不少议员来自极右翼政党。
从结果看,席位排名前三的人民党党团、社民党党团、复兴欧洲党团这三个传统主流党团在欧洲议会中组成的“超大联盟”席位合计仍占总席位的近57%。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传统中右和中左力量仍将执掌欧洲议会、主导欧盟政策,欧洲政治大方向不会变化,欧盟大体会延续既定议程。
立法进程或受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右翼和极右翼政党议席增加,而中左翼和自由派政党议席减少,这表明欧洲议会政治光谱向右移动。比利时“欧洲动态”网站文章认为,新一届欧洲议会中不隶属现有党团的极右翼党派议员可能加入现有的右翼和极右翼党团,或者组成新的党团,那将使右翼或极右翼党团成为第三甚至第二大党团。
有分析指出,持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立场的右翼或极右翼政党借物价上涨以及民众对移民、绿色转型成本和俄乌冲突的担忧成功扩大了票仓。它们在欧洲议会势力的扩大可能使欧盟在相关领域通过新立法变得更加困难。
作为欧盟“轴心”的法国和德国,执政党均在选举中明显受挫。法国执政的复兴党得票率不及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一半,导致总统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选举。德国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得票率也被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超过。
比利时首相德克罗9日晚含泪宣布辞职,成为看守首相。他领导的荷语开放自民党在比利时联邦、地区和欧洲议会“三合一”选举中失利。此外,极右翼政党在奥地利、荷兰、西班牙有望扩大力量。极右翼在欧洲多国特别是大国势力的扩大,给欧洲未来的政治走向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欧委会主席仍有悬念
新一届欧洲议会产生后将选举新一届议长并就欧委会新一任主席人选进行投票表决。现任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能否连任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欧委会主席相当于欧盟“总理”,由欧洲理事会提名,获得欧洲议会过半数支持即可通过。
此次选举欧洲人民党党团保持欧洲议会第一大党团地位且议席数增加,这让该党团推举的“领衔候选人”冯德莱恩谋求连任有了更多底气。
不过,欧委会主席人选在欧洲理事会提名时需要得到欧盟各成员国,特别是法德等欧洲大国领导人的认可。有欧洲媒体报道,朔尔茨、马克龙等人可能不会支持冯德莱恩连任,德国和法国更中意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人德拉吉。因此,冯德莱恩能否连任仍有悬念。
综合新华社消息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10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6月11日白天,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山西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北疆盆地和南疆盆地、海南岛西北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山东中北部、河南大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东部等地最高气温37℃~39℃,河北中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中新
五部门部署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发布《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提出,2024年至2025年,通过实施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到2030年底,水泥行业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整体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新华
南方6省份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10日发布汛情通报,6月11日至15日,江南、华南、西南南部等地预计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湖南等省份多条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水利部当天组织防汛会商会议,滚动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发展态势,部署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新华
港澳居民驾车“北上”消费热情持续升温
端午节假期,港澳居民驾车“北上”跨境消费热情不断升温。港珠澳大桥边检站10日对外公布,据统计,6月8日至6月10日(截至13时),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旅客超过22.7万人次,车辆超过4.2万辆次,均创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开通以来历史同期新高。端午节假期,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举办各种“国潮端午”活动,吸引众多港澳居民自驾“北上”“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新
1至4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3.8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至4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利润总额增速明显。1至4月,软件业利润总额4314亿元,同比增长14.3%。1至4月,软件产品收入9127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4.1%。在软件业务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1至4月,信息技术服务收入24983亿元,同比增长13.2%。 新华
前4月我国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近7万亿元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工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前4个月,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近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丰富拓展消费场景,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销巴西市场
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巴西消费者青睐,销量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市场的热销,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助力巴西交通行业能源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对外贸易秘书处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巴西乘用车出口额增长372.4%,总额达7.62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巴西从中国进口乘用车数量增长至约4.2万辆,总额为10.86亿美元。 人民日报
国家电网端午假期超13万人在岗保电
记者10日从国家电网获悉,端午节假期国家电网安排应急抢修队伍1.56万支、抢修人员13.25万人、应急发电车2165台、发电机3523台等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新华
国科大首开龙舟体育课将举办首届龙舟大赛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端午节当天发布消息称,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该校首次开设龙舟体育课,通过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并进,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端午节前夕参加龙舟赛事并取得不俗成绩,6月中旬还将举办首届“龙腾雁栖”龙舟大赛。依托北京怀柔雁栖湖水上运动基地和国科大雁栖湖校区靠近水域的地理优势,为国科大龙舟体育课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位置资源,以及成熟、安全的训练条件。 中新
民族团结“村BA”篮球赛在贵州台江开赛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心畅享”系列活动——民族团结“村BA”篮球邀请赛9日晚在“村BA”发源地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开赛。本次赛事从6月9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来自贵州、江苏、重庆等19个省(市、区)的20支参赛队伍在台盘村篮球场进行44场比赛。参赛球员依旧保持“草根”底色,以乡村民众为主体。 中新
最高法发布2023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2023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涉及船舶买卖合同纠纷、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等,体现海事司法在化解国际海事纠纷、维护航运秩序、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据悉,人民法院注重实质性化解纠纷,打造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越来越多外国当事人选择中国法院解决争议。在“利比里亚某公司与印度尼西亚某公司船舶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主动变更原合同约定的外国仲裁条款,重新约定争议由中国海事法院管辖并最终达成和解。 新华
中国暑期出境游已现首波预订小高峰
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10日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中国出境游已出现第一波预订小高峰。从出发时间看,今年暑运启动比去年更晚。在去哪儿平台上,暑期首个出境游高峰在7月6日,比去年暑运晚了10天左右。去哪儿度假相关负责人介绍,北美和欧洲依旧是暑期长线游的热门区域。 中新
禽流感病毒或可通过“挤牛奶”传播
美国奶牛中暴发的禽流感疫情仍在持续传播,自3月下旬以来,美国已有9个州的数十家奶牛场被检测出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确认3例与奶牛感染相关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近期发布的多项预印本研究显示,挤奶过程可能推动了禽流感病毒在美国奶牛之间,以及从奶牛到其他动物甚至人的传播。德国联邦动物卫生研究所病毒学家马丁·贝尔表示,发现病毒通过挤奶过程传播可以说是“好消息”,意味着改变挤奶程序可能有助于控制疫情并防止人类感染。 新华
减少看屏幕时间欧美重拾“笨手机”
加拿大16岁少年卢克·马丁的新手机功能非常有限,几乎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和查地图。据报道,马丁选择这部“笨手机”,是为了减少看屏幕时间、避免沉迷于社交媒体,符合欧美近来使用“笨手机”的潮流。“笨手机”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量近来呈增长态势。美国洛杉矶专营此类业务的店铺“笨无线”所有者威尔·斯塔尔茨说,给孩子选购第一部手机时,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们会因此迷失在网络世界,笨手机因而成为不错的选择。 新华
美国100岁二战老兵迎娶96岁新娘
法国6日举行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两天后,诺曼底地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婚礼:美国100岁二战老兵哈罗德·特伦斯与96岁新娘珍妮·斯沃林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特伦斯和斯沃林同为美国人,眼下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 新华
加拿大百年教堂发生大火建筑与艺术品被烧毁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心的圣安妮圣公会教堂6月9日清晨发生大火,令这座有着逾百年历史、属于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的建筑的大部分,以及教堂内的艺术藏品被付诸一炬。消防部门在当日早晨8时之前接到火警,并在约2小时后扑灭了主要火势。但大火已对教堂造成了严重的结构破坏,其屋顶基本被烧毁。 中新
日本政府对本田总部展开突击调查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当地时间10日上午,日本国土交通省对位于东京都港区的本田公司总部开展突击调查。据称,本田在噪音和发动机测试等方面存在虚假记载的问题,国交省计划在此次调查中确认相关试验数据,同时还将对公司负责人和领导层进行询问,以调查详细的事实关系。此前,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5家企业因在产品性能测试中存在不正当行为被曝光,本田是第4家被突击调查的涉事企业。 中新
以色列反对党领导人甘茨退出战时内阁
当地时间9日晚间,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该国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宣布退出战时内阁。甘茨表示“由于狭隘的政治考虑,重大战略决策遭到拖延”,并指责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正阻碍以色列对哈马斯取得“真正胜利”。据介绍,甘茨是战时内阁中三名有投票权的成员之一,他在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与内塔尼亚胡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组建紧急政府,以应对战时事务。对此,内塔尼亚胡呼吁甘茨重新考虑,并表示继续针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 中新
巴基斯坦一军车遇袭7名军人死亡
巴基斯坦军方9日说,巴安全部队车辆当天在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遇袭,造成7名军人死亡。目前尚无组织或个人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与阿富汗接壤,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恐怖组织常年在此活动。该省也是巴军方重点开展反恐行动的区域。 新华
阿根廷今年以来确诊登革热病例超50万
阿根廷卫生部9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以来该国已确诊超过50万例登革热病例,与往年相比,本次登革热疫情流行季“规模更大”。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亡。 新华
“奶凶奶凶”?如此赞美女交警太庸俗
无论如何,评价李语蔚的执勤,要从专业的角度考量,是否做到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将其当作“网红”“小姐姐”,用“软萌”“奶凶”来评价她,看上去是一种赞美,其实是对警察执勤的戏谑,消解了应有的严肃性。
据“浙江之声”报道,假期遇上景区道路拥挤,杭州一名司机不肯掉头,遭到交警李语蔚“奶凶奶凶”的训导。
不料,正常的执勤视频竟然受到很多网民的追捧。因为李语蔚长相秀丽、身材出众,与公众心目中高大威猛的警察形象形成了不小的反差,所以很多人也对媒体报道的“奶凶”女警有了强烈的好奇。有网民跟帖戏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违章”“要是我,我就围着她不停掉头”。
实事求是地讲,李语蔚的执勤没有问题,她在现场严谨认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就放松了工作规范。当然,生理的差异客观存在,她没有表现出大多数男交警那样不怒自威的气势。
无论如何,评价李语蔚的执勤,要从专业的角度考量,是否做到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将其当作“网红”“小姐姐”,用“软萌”“奶凶”来评价她,看上去是一种赞美,其实是对警察执勤的戏谑,消解了应有的严肃性。
李语蔚对违规司机的严肃训导,本来应该起到警示作用,但是经过娱乐化的传播,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有些司机反而觉得被训一次也很有意思。
短视频传播确实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因为“标题党”或者恶意剪辑和贴标签,一个严肃新闻也可能成为众人围观的“趣闻”乃至“黄色新闻”。
一些公共媒体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活泼,对“网言网语”来者不拒。“奶凶奶凶”的交警“小姐姐”,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舆论场上。今年“五一”期间,李语蔚已经因为所谓的“奶凶奶凶”火了一次,她平常执勤的道路一度成了网民打卡地。这样的追捧让人哭笑不得。
女警执勤,刚柔并济,这是她们的优点。在基层越来越多的女警担负起了巡逻疏导、事故处理等工作,她们应该得到群众的尊重和赞扬。但是,如果只是从男性视角出发,一味地赞美她们的甜美和“奶凶”,这样的点赞未免太肤浅和庸俗。
近来,像李语蔚这样“走红”的女警不少,武汉、兰州等城市也出现了“又飒又甜”的女警典型。希望舆论,尤其是公共媒体,对女警外形的赞美能适度,努力发现她们更多更动人的美好。
为盲人考生专门印制试卷,展现高考温情
据报道,今年高考,教育部门为来自江苏、内蒙古、西藏等11个省(区)的15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这是自2014年起,教育部门连续第11年为盲人考生在高考中提供盲文试卷。这一举措不仅为盲人考生提供了便利,也让很多网友非常感动,这不仅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也流露出浓浓的温情,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福利事业的重视。
盲人考生的试卷是特制的,上面有许多凸起的“小颗粒”,通过各种排列组合,组成盲文的基本要素。盲人考生阅读试题和答题的时间明显需要更久,因此,教育部门也十分人性化地调整了盲人考生的考试时间——语文和文综、理综考试时间为225分钟,数学和英语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整体来说,盲文试卷的作答时间是普通试卷作答时间的1.5倍。即便如此,盲人考生要想完成答卷,依然十分困难。盲文试卷的批卷方法也很特别,需要专人对答卷进行“翻译”,再由阅卷老师批阅、打分。
相比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15名盲人考生自然属于极少数,但他们参加高考的权利和渴望进入大学的梦想,却应当得到与同龄人等同的尊重与保护。而且,有个趋势很明显:自从有了高考盲文试卷,每年参加考试的盲人考生越来越多。换言之,过去并不是只有那么少的盲人考生想参加高考,而是现实无法给更多盲人考生提供相应条件,很多盲人只能被迫放弃大学梦。只要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能给盲人考生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盲人通过不懈努力,挑战自我,走向更高的平台。
从考试结果来看,十年来已有80位盲人考生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名牌大学,由此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对盲人考生,社会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足够公平和开阔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全力施展才华。
教育部门此前发布的《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盲文卷命题标准》等文件,为盲人考生参加高考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规范。在文件规定中,对于盲人考生,有不少温馨的关怀。比如“有考生使用盲文试卷的考场,应准备充足的盲文纸和白纸”,以及“在包装、运送、保管盲文试卷、答卷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盲文试卷、答卷受其他物品挤压,盲点受损”。这些规定考虑到了盲人考生与盲文试卷可能遇到的种种现实难题,并提前想好对策,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与麻烦,可以说非常人性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盲人考生与其他残疾考生,将会有更多人性化的支持举措。在升学的路上,不忘记、不落下任何一个残疾考生,既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高考公平精神的体现。基于此,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盲人考生,能够不因为身体残疾而放弃考大学的梦想,一路攻坚克难,走上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
据中青评论
不能说“端午快乐”?辟谣不如谣言传得快和广
今年端午,你在给亲朋好友发祝福的时候,写的是“端午安康”,还是“端午快乐”?
很长一段时间来,“端午节祝安康而不祝快乐”似乎已经约定俗成。社交平台上更有不少帖子以及主播言之凿凿地表示,端午节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有的还称这是“国学”。真是这样的吗?
当然是假的。
追溯发现,所谓“端午节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的说法大约在10年前就已出现,出处是自媒体上的一篇文章,称“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介绍,“端午节是个悲伤的日子,因为屈原、伍子胥、曹娥都投了江,所以这一天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但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一方面,端午节的兴起,早于屈原投江。闻一多在《端午考》《端午节历史教育》中提到,吴越地区的先民以龙为图腾,每年在端午这天,进行盛大的图腾祭祀,这一习俗慢慢演变为赛龙舟。端午节最初是民间崇拜,而非纪念屈原等人。所谓纪念屈原投江,是后来附加的内容。
另一方面,“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大概率是自媒体捏造的人物,查无此人。几年来,没有任何正规媒体采访到“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也没有对应的人员主动“认领”该身份及相关言论。相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等“查有此人”的专家学者,纷纷通过社交平台、正规媒体等发声,指出“端午节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的说法不对。
然而,辟谣似乎不如谣言传得快和广。这些年,“端午只能祝安康”的说法又穿凿附会了更多理由。
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端午是夏季的开端,天气湿热、蛇虫繁殖,“五毒尽出”,多病毒疫疾。在端午民俗中,有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等,都是为了辟邪除秽。所以,端午节要祝“安康”。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可惜,于史无考。因为从文献看,虽然很多端午民俗确实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但并没有说古人在端午节只祝安康不祝快乐。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在古代的端午节,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氛围。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写到“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表达了节日里朝堂之上的欢愉氛围。
再如,陆游在《乙卯重五诗》里写:“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展示了端午的各种民俗,也传递了作者“一笑向杯盘”的喜悦之情。
还有,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多次介绍敦煌壁画与文献里的端午节,涉及操舟弄潮、粽糕入口、互赠团扇、饮酒闻香、登高滑沙、佩戴彩绳等众多活动,丰富多彩,喜气洋洋。
以上种种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在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及祈求健康平安外,也会欢聚、出游、行乐。所以,端午假期,不论是祝安康还是祝快乐,都可以。而“端午节到底怎么祝福”这个插曲也提醒人们,如果看到“专家”、看到“历史”就信以为真,就很有可能被误导。
据“上海辟谣平台”微信公号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快递续重“向上取整”消费者权益被“向下抹零”
“实际重量3.1公斤,计费重量4公斤,这太不合理了!”6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张女士对记者表示,她最近通过某快递公司寄东西时遭遇快递续重“向上取整”的情况。该快递公司首重标准为1公斤,超出后,续重标准为不足1公斤的,按1公斤计费。
显然,在快递续重“向上取整”的规则下,快递公司占了便宜,消费者吃了亏。快递计重通常包含首重、续重两部分,首重相当于出租车的起步里程,续重则相当于超出起步里程的计费里程。一些快递公司利用单方制定的续重收费规则在细节上算计消费者,其性质与商超在结算时“反向抹零”差不多,都是薅消费者的羊毛,都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
快递续重“向上取整”,消费者的权益被“向下抹零”。一些快递公司未公布或未向消费者明示续重计费方式,也没有在快递运单上如实标注快件重量(只标注“向上取整”的计费重量),踩踏了法律底线,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快递公司单方制定的跨度较大的“向上取整”续重收费规则显失公平,带有明显的霸王条款色彩,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据北京青年报
毁三观的微短剧何以屡屡顶风上线
夸大婆媳矛盾,制造身份对立,渲染血腥暴力……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近日发布公告,网络微短剧《大佬,你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存在多重违规情况,提示相关播出平台予以处置。目前,多家平台已全面下架相关内容。
又是熟悉的配方,狗血的套路。近些年,微短剧成为影视行业大热赛道,作品出现井喷,然而诸如上述这般辣眼睛、毁三观的本子不在少数。原配手撕渣男,儿媳智斗婆婆,赘婿大杀四方,小白速成神功……极度浓缩的三五分钟内,打脸、反转、逆袭等“爽点”塞得满满当当。于“上头”的观众而言,这些内容荼毒精神审美、耗费时间金钱。在其塑造的拟态环境中,那些不劳而获的成功神话、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粗暴降智的处事方式,冲击的则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违规剧集自当封杀,更值得思考的是,垃圾内容何以能够顶风上线?监管的力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执行的精度。从剧本筹备,到拍摄过程,再到宣发模式,每一步都应有严格把关,特别是对那些明显有恶俗迎合意味的题材、人设,发放“通行证”时要慎之又慎。建立健全平台内容审核机制,通过灵活的流量分配引导从业者规范经营,绝不能什么“爽”就推什么。 据北京日报
景区女厕所装计时器如厕不该被“读秒”催促
据报道,6月7日,有游客向记者透露,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售票大厅下楼梯后,左手边的女厕所门外,有一块读秒计时器,让如厕游客感觉有些尴尬。此前,也有游客发布视频吐槽该景区女厕装有计时器。
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种服务创新,可以让等待的游客知道“上厕所的人去了多长时间了”,并据此考虑自己是否等待。即便如此,这类公共服务创新也对公众感受欠了些考虑。在公共场所,尤其是涉及个人隐私的空间,进行任何服务创新时都需要格外考虑公众感受和社会文化因素。现实中,这种“读秒显示”的操作,确实会让人有被围观、被督促的尴尬。试想,当你知道有一群人在厕所外面“读秒”等待,又岂能自在如厕?而一旦有人等得着急,觉得厕所被占用时间过久,难免会不高兴,更有甚者会因此发生冲突。
精细化服务不能逾越隐私边界,科技运用也并非没有“禁区”。就像安保摄像头在洗浴中心不能对着浴室、在商场不能对着更衣室一样,景区如厕也不该被“读秒”围观与催促。 据新京报
又涨价了!“快乐水”不再快乐?
出新品认可度不高,消费者选择多元
炎炎夏日,喝一杯加冰可乐,幸福指数瞬间拉满。然而最近,这瓶属于夏天的“快乐水”也要涨价了。
据湖北、江西、郑州三家太古可口可乐饮料公司此前披露的告知函显示,包括汽水、果汁、乳味饮料在内的多款产品将要调整价格。
如果梳理过往可以发现,可口可乐涨价的节奏似乎正在加快,2018年、2021年、2023年,其都做过不同程度的调价。年轻人的“快乐水”,还能带来多少快乐?
多地产品开始涨价
连日来,记者相继走访了北京西城、朝阳的多家线下超市、便利店和小卖部,发现当前货架上已经找不到3元/瓶的500ML装可口可乐产品,最便宜的也是3.5元/瓶。
“可口可乐产品调价是在去年进行的。”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近的一家小卖店老板表示,当时店内的500ML可乐、雪碧、芬达零售价均从3元涨到了4元,“其他地方也有卖3块5的,但我们这目前卖4元。”
位于西城区翠微超市的员工也提到涨价一事,她介绍,货架上的可乐、雪碧、芬达产品去年确有提价,500ML容量零售价从3.5元涨到3.6元,888ML容量零售价从4.2元调整至4.5元,单瓶提价幅度在1毛—3毛。
整体来看,北京市场的可口可乐旗下产品在2023年似乎已经完成一轮涨价,如今连锁超市、小区生活超市、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小卖部的500ML经典汽水单价在3.5元/瓶—4元/瓶之间;连锁便利店便利蜂、7-11价格稍高,为4.2元/瓶。
此番涨价行为不仅发生在终端消费场景,也蔓延到了分销渠道。
杨茗负责给本地餐饮渠道供货。他介绍,今年4月份就收到了涨价告知,涨价品类为500ML碳酸系列,开票价(进价)每箱上涨了7元左右,对外售价上涨5元。来自西南地区某县的林语表示,此次可口可乐涨价,她合作的全部品类都涨了,单箱拿货价上涨2元—3元,对外售价目前未有变动。
可口可乐涨价背后,是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可口可乐原材料成本包括PET瓶片、铝材、白砂糖、果糖等。2023年,虽然果糖成本受玉米增产影响有所下降,PET下半年价格也以震荡下行为主,但白糖价格依然受减产影响大幅增长。
“此外,运输和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也是其涨价的重要原因。”英敏特中国洞察团队研究总监鲁睿勋表示。
此次,可口可乐选择直接涨价,核心在于其大单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可口可乐占据全球软饮料市场14.9%的份额,位列第一。同期,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有5个归属可口可乐旗下,且均为碳酸饮料。
鲁睿勋提到,可口可乐的明星产品提供非常丰富的规格选择,同时也贡献出了可观的收入。
可口可乐在中国有两大装瓶集团:太古可口可乐和中粮可口可乐。据二者上市平台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太古股份汽水收益在其饮品总收益中占比66%,中国食品汽水收益在其饮品总收益中占比74%,均是其最重要的饮品收入来源。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就碳酸饮料这一细分市场而言,可口可乐系列产品的终端售价定为3元/瓶,处于较为亲民价格区间。鉴于当前原材料、能源及运输等成本不断攀升,可口可乐涨价是预期之内的行为。
不过,可口可乐不选择曲线涨价似乎还有另一个原因,近年来可口可乐上新频率很高,但新品的收入贡献比例较低。因此欲靠新品涨价抵消上浮成本,颇有难度。
那么,可口可乐的新品为何做不起来了?
上新易,出圈难
2017年,可口可乐将其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工作划分给上文提到的中粮、太古两大装瓶集团,可口可乐公司获取35%的股权收益和主剂(可乐等产品糖浆)价差,将更多精力放在研发、浓缩液生产、量产品质监督以及品牌营销等业务上。
彼时,国内碳酸饮料行业增速放缓,于是,轻装上阵的可口可乐将目光转向创新之路。
可口可乐产品上新过程很有意思,简单来说是:选中赛道→收购/成立一家企业→再将新产品引入中国内地市场。
整理可口可乐相关年报、研报等资料可以发现,2018年—2023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累计推出192款新品,覆盖到汽水、果汁、气泡水、即饮茶(凉茶、果茶、乳茶、菊花茶、柠檬茶等)、咖啡、功能饮料、瓶装水等多个品类。新包装、新产品、新口味均有,却再也没能打造出一个新的现象级爆品。
聚焦软饮市场,尼尔森IQ的报告也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新趋势,2023年,即饮茶销售份额达到21.1%,超过18.5%的碳酸饮料,成为行业第一。
即饮茶大品类中,无糖茶是近两年的爆款系列。它的流行,和当前人们追求健康、控糖的品质生活有关。比瓶装水多了点味道,比碳酸饮料多了点健康,是很多消费者选择它的理由。
如此热闹的赛道,可口可乐并非没有布局。2018年和2019年,它在无糖茶领域先后推出淳茶舍和阳光两个系列新品,加入战场。
但当前,无糖茶市场集中度很高,可口可乐在其中想维持市场份额已不容易,想出圈就更难了。据马上赢初夏篇(2024.04—05)报告介绍,目前国内无糖“纯茶”赛道,农夫山泉、三得利、果子熟了、康师傅控股4家位列市场前四,占据超85%的市场份额。而可口可乐在该榜单中位列第8,较去年下滑了3个位次。
软饮的好日子已经过去?
可口可乐打造新爆品为何这么难?任何新品都得靠人卖。
可口可乐分销合作伙伴杨茗介绍,新品铺市,可口可乐会给予很大的活动支持,他一般会进一些货试一试。但从结果来看,新品的认可度不高,卖得好的还是碳酸饮料和美汁源系列产品。
一方面跟价格体系有关。
“阳光茶去年卖过,淳茶舍今年在卖,卖得一般,价格太乱了。”杨茗对记者表示。杨茗提到,可口可乐ka渠道(如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或卖场)和学校渠道价格比他们进货价格要低,对外经常有喝一送一活动,售价5元/瓶,结账时营业员还会送一瓶,平均下来单瓶价格2.5元。但杨茗的开票价为3.5元/瓶,进价比其他渠道卖价还高,对新品出货很有影响。
另一方面厂家补贴也不够。因经销商存货过期现象普遍,软饮行业还有一个默认“行规”,对于过期产品,上游或厂商会根据合约给予一定退费补偿,补偿比例各家视情况而定。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为可口可乐合作伙伴的杨茗和林语过期补偿约定也有所不同。
对杨茗来说,过期临期产品中只有新铺市产品有一定补贴(没有固定比例,只有口头承诺)。林语介绍,对于过期产品,她这边的新品报销比例为70%,老产品报销比例为30%。
林语提到,今年,她手中的可口可乐系列产品总销售不如预期,单月销售额仅为7万元—8万元,远不及去年平均月销售额18万元—20万元。“因为过期报销比例的问题,现在推新品也很有压力,担心不好卖亏钱。”
分销人员不好赚钱,自然影响其对新品的推广积极性。
同时,可口可乐还需面对国内竞争对手传导过来的经营压力。
从财报来看,2020年—2023年,农夫山泉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55.11亿元、72.33亿元、78.21亿元和92.84亿元,逐年走高,在总收益中占比21%—25%之间。
同期,中国食品的分销及销售支出分别为52.58亿元、53.56亿元、55.39亿元和54.7亿元,较为平稳,在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30.48%、27.07%、26.42%和25.51%。(太古可口可乐该数据未披露)
甚至在冰柜数量上,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反超了可口可乐。
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区CEO党建近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截至目前我们投放了超过100万门冰柜”。
据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介绍,农夫山泉此前培育东方树叶0糖茶饮新品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大量消费者教育和现金付费陈列等,在全国投放了400万台冰柜和无人售货机,在数量上已经碾压可口可乐。
“当前国内寡头竞争,使得竞争成本急剧上升、市场培育成本大幅度上涨。所以可口可乐爆品目前成功率很低、培育时间很长。”肖竹青补充道。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软饮的好日子可能已经过去了。
肖竹青表示,目前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生态发生很大改变,包括蜜雪冰城、烧仙草、喜茶等在内的现制茶饮店抢夺了大量消费场景,分化瓦解了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传统包装饮料消费人群。“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成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喝鲜榨果汁、酸奶等现制饮品”。
市场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非酒精饮料行业,软饮料市场份额为68.4%,所占比例最高,但略有下降;但现制饮料受到了消费者青睐,新茶饮饮品店的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9.9%涨至19.3%;其他饮料(在餐厅而非饮品店销售的现制饮料)市场份额则是12%。
高剑锋指出,软饮行业已非常成熟,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这使得新品能够迅速被复制。再叠加消费习惯变更、渠道内卷等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想要再复制如美汁源之于可口可乐、营养快线之于娃哈哈的爆品类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茗、林语均为化名) 据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