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睡的境界
  • 2010年11月26日 作者:
  • 【PDF版】

    这种安卧眠床的安静、美好以及诱人的睡眠享受,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据报载,前不久,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家商场内,举行了一场奇特的“打盹大赛”,众多选手展开了睡觉的比拼,并且有专门的裁判来监督选手是否“作弊”。看看这些新闻照片,真是很有意思:这些比拼睡觉的选手,睡觉的姿势各异,有的仰面躺着,一只礼帽遮盖住了脸;有的为了能安静入睡,用自己的一只胳膊遮挡住双眼;有的戴上了黑皮子眼罩遮住阳光;有的干脆趴着睡……虽然是一场比赛,这些选手们却睡得非常香,似乎听得见他们轻轻的鼾声和甜甜的梦中呓语。这种安卧眠床的安静、美好以及诱人的睡眠享受,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读到这样的关于“睡觉”的新闻,让我想到了现代著名作家梁实秋在他的散文《睡》中写过的几句话:我们每天睡眠八小时,便占去一天的三分之一,一生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于“一枕黑甜”之中度过,睡不能不算是人生一件大事,“睡眠是自然的第二道菜”,也即最丰盛的主菜之谓……

    的确,细细想来,关于睡眠,关于睡眠的益处,关于安卧眠床的艺术,乃至关于睡眠与文化的关系,尽管睡觉是人生的俗事之一,世界上的一些思想家、作家、生活的艺术家,也未能忘记思考它、研究它。

    关于睡觉,自然让人想起那个“渔夫与富翁”的哲理故事。故事中,富翁说要去赚很多钱后再到海边睡觉、晒太阳,渔夫说自己不想赚更多的钱,只想在海边睡觉、晒太阳。其实读这个故事的人,也要在海边睡觉、晒太阳和工作多挣钱这两种价值上进行选择。但谁也回避不了睡觉晒太阳带来的快乐的诱惑。记得英国大思想家、哲学家罗素,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闲散颂》的文章,文章中也写了一个类似“渔夫与富翁”的故事,但你读过罗素的这篇《闲散颂》,就会了解渔夫所感受到的人生快乐———海边睡觉、晒太阳,是符合《闲散颂》的人生快乐精神的。

    清代的李渔(笠翁),是生活艺术的大家,他的《闲情偶寄》“颐养部”里,有专门谈论“睡”的章节。他认为,人类的睡觉,首要的功能就是“养生”,“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因此,睡觉是能治百病的良药。而且,他还告诫人们要利用睡觉养生,睡觉的时间、地方、方式,春、夏、秋、冬何时适宜睡午觉等,都大有讲究。而对李笠翁来说,他最喜欢的睡觉的境界是什么呢?李笠翁说,“予最爱旧诗中,有‘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手书而眠,意不在睡;抛书而寝则又意不在书,所谓莫知其然而然也。睡中三昧,惟此得之”……

    笠翁,不愧为生活艺术的大家,他推崇的“睡觉”,是他倡导的生活艺术的重要内容,这样论说“睡觉”,入情入理,是一种真正的、自然的生活享受,令人悠然向往之。由此使人想到林语堂对中国人的哲学精神所论,他认为生活中所体现的中国人的哲学是一种“闲适哲学”,“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而李渔所热爱和渴望的睡觉的境界,不也让我们从中品味出日常的、世俗的这种生活哲学的意味吗?

    其实,林语堂也是生活艺术的大家,他著有《生活的艺术》一书,在书中他指出“安卧眠床”就是生活艺术的一种。那么,作为生活艺术一种的“安卧眠床”,究竟有哪些意义呢?安卧眠床,在身体上,这是和外界隔绝而独隐。人在这个时候,是将其身体置放于最适宜休息、和平以及沉思的姿势。在这种姿势当中,方能达到身体上的极度愉快和心灵上的极度活泼,“不论哪一个诗人即能写出不朽的佳作,不论哪一个哲学家即能改革人类思想,不论哪一个科学家即能有划时代的新发明。”“我们在清晨苏醒后,睡在床上听百鸟的鸣声,这其实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啊!百鸟的鸣声就是在城市中也大多可以听到,不过我敢说,能够感觉到的人很少罢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我相信,这是实情。如今,现代人面临种种“城市病”,带给人的是亚健康状态,或睡眠不足,或缺乏高质量睡眠,不仅不会睡觉、“睡心睡眼”(李渔语),而且,也在慢慢失去睡觉的合乎自然、快乐之道,更遑论品味安卧眠床的艺术趣味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问世间家为何物
安睡的境界
我的一天“棒棒”生活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