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德模式”能否复制
  • 2011年06月09日 作者:
  • 【PDF版】

    当广东将在全省试点推广“顺德经验”的消息传出时,汕头市濠江区区委书记林广华意识到,“机遇来了”。

    两年前,他从东莞调任至此,一来便听说这里的风格是“办一个项目最少需要260多天”。林广华毫不客气地指出:“我们不知道费了多少口水才把客商引过来,可是一到下面,人家就感觉没有信心。行政办事效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了。”

    他觉得该动用一些手段“改变现状”,否则“这个地方没有希望”。恰在此时,一场“顺德风暴”刮起来了。

    2010年11月,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广顺德经验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从实际出发,推广顺德区改革经验,深化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在全省25个县(市、区)进行推广,濠江区位列其中。

    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处长刘光大受邀牵头为濠江区起草改革方案。他们根据顺德的大部制经验,将濠江政府部门由22个整合为14个,机关干部由126名精简为107名,领导职数减掉17%,并力求在2011年底前将区权限范围内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精简50%。

    “我们认为这是在体制上动刀的改革方案,可以治本。”林广华说。

    感受“顺德风暴”的不只濠江和乳源,也不只广东省的25个试点。顺德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允冠记得,自从顺德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天津、黑龙江、内蒙古、安徽以及江浙等地纷纷组团来此“取经”,有时候一个星期要接待两三拨。就连新加坡官员在中国的培训班,也专程赴顺德考察,“他们很好奇,为什么顺德做得到”。

    回到顺德改革之初,竭力为中国提供一个“顺德样本”,本在视野以内。2009年8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在一次会议中指出,顺德机构改革代表县级城市,深圳则代表大城市,“如果搞成功了,将推动广东省下一步的改革,对全国都有意义”。

    顺德经验被广泛推广,但在叫好声中也存在警示声音。

    刘光大注意到,在学习顺德经验的试点中,“有的力度大一些,有的力度小一些”。一位地方官员则坦率地告诉记者:“有些地区只是进行了微调,不能把改革的帽子戴到他们头上去。”

    顺德当地官员在接待不少前来取经的考察团后也总结出,“我们这里的改革就像‘文艺片’,叫好不叫座。”

    李允冠记得,浙江一个沿海县的官员来考察后,明确表示了担忧,“部门变得这么少,会让管理社会和经济事务的质量下降”,“我们不会这样做”。

    佛山市党校副校长何劲和给出了这样的解读:“改革都是有个性的,不存在所谓的‘顺德模式’,不能硬搬部门设置,而是要看到大部制背后提高行政效率的动机,结合地区禀赋进行创新性地复制,这才是‘顺德风暴’的题中之意。”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期待这场来自“中国一线政府”的“风暴”能够刮得更远。“将顺德改革放在中国2800多个县域背景下,其意义就越发凸显。”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充满希望地评价,“顺德改革经验可以被复制给这些县级行政单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德模式”能否复制
41个一把手“消失”了
顺德大部制革了自己的命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