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时评
不能坐视中小企业“死生有命”
  • 2011年07月28日 作者:
  • 【PDF版】

    □邓海建  从南海之滨的深圳,到渤海畔的工业大省河北,中小企业的负责人言谈间流露出同一个意思———难。据媒体报道,全国工商联已将一份“当前中小企业生存难度超过2008年”的万字调研报告递交国务院,其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7月27日《新京报》)

    中小企业究竟在喝粥还是在吃鱼翅,这是个多有争议的命题。

    然而有一个现实却是没有争议的:历来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接连有三家“知名”中小民企倒闭,与此同时,东莞资深玩具企业“素艺”和纺织企业“定佳”也突然倒闭。尽管银监会与相关部委的调查组认为,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的说法“立不住”,但一些中小企业微利经营、亏损经营,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倒是好事,窘境却是现实。最大而最直接的困难是融资,尽管国务院2009年9月颁布过《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会也拿出了“银十条”,乃至今年6月份,四部委还联合颁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有“意见”无细则,有精神无举措,投融资之难,仍是一道坚硬的玻璃天花板。据工商联对17省市中小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型企业的融资状态更为窘迫。银根紧缩之下,当前中小企业生存之难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且下半年可能雪上加霜。

    除了资金难题,还有三个层面亟待重视:一是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有专家认为,大部分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就3%左右,3%的升值幅度就会让他们的盈利能力下降约50%,而对内贬值的直接后果就是成本上升,水电煤气涨价,原材料涨价,但CPI飙升的结果却制约了市场消费能力,是为双刃剑;二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转型压力,过去的粗放成长不可复制,劳动力红利靡费已尽,加之中小企业一直难以留住人才,此起彼伏的“招工难”与不时闪现的“用工荒”交替前行,用人成本对利润的吞噬已经越来越成为大问题;三是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税费多、服务少,要求多、指导少,中小企业抱团抗风险能力孱弱,职能部门没有从管理模式、内部结构、分配方式、人事制度、协调劳动力使用等方面发挥“有形手”的积极作用。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宝贵血液。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困境,绝非中国福音。市场调控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中小企业当是“富贵在天、死生有命”,但就一种业态而言,群体的困境、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隐忧,恐怕不能以“世界性难题”为由处之泰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坐视中小企业“死生有命”
为公共利益“禁止施舍”值得肯定
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还需强化惩处力度
>>世风眉批
中国人需要汉语等级考试
只开一次新闻发布会算什么“公开透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