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秋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旧时光

    待焐上一段时间后扒出地瓜、花生来,咬一口,哇,那香劲儿,比山珍海味还好──尽管那时不知道山珍海味什么味道。

    □侯中兴

    这个词儿如今已很陌生了。可在上个世纪的生产队时期,队里的庄稼快成熟了,那是非得有专人看护的,既防备人偷,又防范动物们冷不丁给搞点儿破坏。

    每年放了秋假,我总是被队里安排去看坡,这活儿虽说不累,可挺摽人,别人还不大愿意干哩。一块儿护秋的是谁呢?有俺川哥,有二国。才开始看的是凤仙山坡上的地,旁边还有座坟。白天还好说,我们在石坡上挖了石脑──也就是石缝中的一种特硬的红泥,揉巴揉巴制造成手枪、大炮、坦克,经太阳一晒,干了后用石头都砸不烂。夜里就不行了,听着那呼呼的山风,还有那猫头鹰瘆人的叫声,再加上俺川哥咋呼几句“哎呀,野狸猫来啦──”,我和二国往往一夜都不敢合眼。

    后来迁到了北坡,这儿离家近,我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为了逮小偷,我们还发明了一种隐蔽办法,就是用地瓜秧子把自己蒙上,只露出两眼观察,还美其名曰“潜望镜”。坡里能吃的东西很多,自然就省了家里的。我们一般是从家里拿把黑壶,反正不愁燃料,就在地头上煮花生、煮地瓜、煮玉米、大豆。若不然,就在地上挖坑,上面捡坷垃头垒成宝塔的样子,底下用玉米秸、豆秸、干草呼呼烧,等把坷垃头烧热,便扔进地瓜、花生后砸碎宝塔,再用湿土埋上。待焐上一段时间后扒出地瓜、花生来,咬一口,哇,那香劲儿,比山珍海味还好──尽管那时不知道山珍海味什么味道。至今想起来,仍觉余香犹存。这就是农村人所说的“焐窑子”,大人小孩都没少干过。

    大约是1981年的秋天吧,我厌烦了考大学,一心迷上了文学创作,高喊着“榜上无名,文学有路”的口号,头也不回地回到村里,在名叫岗子那片地方当起了护秋员。但这次的护秋与往年大不相同,关键是我手里多了本子和笔。我从石窝里找来一块平整的石头,底下用小石子垫好,做成了一个恐怕全天下绝无仅有的书桌,天天坚持巡视完庄稼地就在这书桌上写啊、写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几十首诗歌,还有一部5万多字的中篇小说《醒来》,寄到《中国青年》杂志社,差一点儿就发表了呢!

    当然,那时所写的东西也发表了几个。我永远感激这段时光,也就从这里起步,我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至今矢志不渝。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填字游戏
昔日水泊今安在
有女如花
护秋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