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30里休闲景观带
运河之都叫响生态游
  •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孔令茹 通讯员 张磊

    济宁市中区是鲁南经济带重要城市济宁市核心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从区内流过,东临孔子故里曲阜,西靠水泊梁山,南接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北有佛都汶上,有“运河之都”、“江北小苏州”的美誉。区域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其它文物点115处。

    市中区历史文化遗址不仅有诗仙李白寓居济宁饮酒赋诗之地、巍巍壮观的太白楼、珍藏着著名的汉代碑刻的汉碑馆、国内七大古铁塔之一的崇觉寺铁塔、被誉为“南北回教寺院之冠”的济宁东大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声远楼、浣笔泉,还有唐口镇刘街村商周时期的刘林遗址、明清文人墨客经常提及的安居镇史海村遗址、元代开挖有济宁西湖美誉的安居镇马场湖等。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济宁市中区通过深度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整合城区历史古迹资源和特色街区资源,初步形成了涉及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商业文化旅游等多行业类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近年来,济宁市中区紧紧围绕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济宁地区游客集散中心”两大中心目标,坚持从谋划精品旅游产业项目入手,带动整体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产业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带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集中突破旅游项目建设。

    不仅如此,济宁市中区为配合两大中心目标的建设,还努力挖掘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导旅游企业创新,将重点放在旅游产品研发上,并进一步强化旅游市场管理,提升旅游行业创建品牌价值能力。

    建30里景观带

    为做好“济州古城、运河之都”城市旅游品牌,济宁市市中区特聘请了全国高水平的专家团队,规划建设运河入湖口湿地公园,打响运河之都旅游品牌。市中区政府制定了“运河之都”旅游宣传促销方案,推动“运河之都”品牌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写运河、唱运河、画运河、拍运河、游运河”等系列活动,征集运河老故事,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宣传运河文化;购买中小型游船,开放古运河水上旅游项目,打造古运河三十里景观带;以安居、唐口、喻屯三个镇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平台,串接马场湖湿地、运河入湖口湿地、陈庄万亩荷花园和北湖,打造生态休闲体验旅游线路;继东大寺之后开放柳行东寺、黄家街基督教堂和大悲庵等景点,打造具有宗教特色的旅游线路。

    济宁市中区政府力促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多形式、深层次挖掘运河文化、民间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充分整合太白楼、东大寺等历史古迹资源和竹竿巷、运河南岸街等特色街区资源,深入挖

    掘运河总督衙门等历史文化遗产,积极配合市级规划建设城市功能型文化场馆;推动新运河景观带、旅游带策划,加快运河入湖口湿地公园建设,唱响“运河之都”旋律。

    古运河是全区最具特色、文化彰显的生态资源,改造后的古运河垂柳依依、水波荡漾、鱼翔浅底、环境优美。休闲汇活动启动后,广大垂钓爱好者纷纷走出家门,到古运河岸边,垂钓休闲,愉悦身心,5公里城区段古运河两岸,垂钓群众随处可见,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率先启动文化休闲周

    2011年8月,以建设文化经济、旅游经济强区为主旨,以行走运河之都、体验休闲生活为主题的“国民休闲汇”在市中区开展的如火如荼。“国民休闲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互动、群众参与”和“经常性活动与主题周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举办各类休闲文化主题周活动以及“运河之都邻居节”活动等实现全民参与互动、全民体验休闲、引导休闲消费、提高幸福指数的活动目标。

    全省国民休闲汇活动正式启动后,济宁市市中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运河文化休闲主题周,依托深厚的运河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策划了系列休闲活动。

    运河文化休闲主题周的启动,极大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家乡文化、感受运河文化的热情,人们纷纷来到济宁博物馆参观运河文化展,体验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自启动仪式举办以来,济宁博物馆参观人数累计达21540人次。

    运河文化座谈会更添休闲汇文化气息,市中区邀请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举办了运河文化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就“如何进一步充分挖掘利用运河文化,加快推进运河文化与现代休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为下步市中区国民休闲汇活动办出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全省国民休闲汇活动品牌提供了有益参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运河之都名吃
运河之都叫响生态游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