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艺谋
近几日,几所驻泰高校都收到了最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审批,今年又有75个大学生项目得到了资金资助。从2006年泰安市启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后,700多大学生走上了科技创新的道路。他们或手握数项专利项目,或毕业后走上了自主项目创业的道路。
6年737个项目获支持
9月初,刚刚返校的大学生刘广腾接到了一份学校科研处老师送来的合同,签完这份合同,刘广腾就能获得1万元的项目支持经费,用于他所申报的强制节水器械项目的研究。
刘广腾是泰山学院通信工程的一名大二在校生,强制节水器械是他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研究的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项目。“只是想通过研发节水器,来让人们节约用水。”刘广腾说,他的项目可以通过在水管上连接一个投币器和一个感应开关,就能限制用水量。然而,这样一个实用可行的项目却让刘广腾在实际的操作中感到棘手。没有项目研究资金,就相当于捆上了他的双手。
如今,在泰安市科技局和财政局组织的评审中,刘广腾的项目因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技水平较高,应用前景广阔,而获得了1万元的资金支持,这让刘广腾喜笑颜开。而在泰安的几所高校中,和刘广腾一样得到支持的,还有74个项目。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06年起,泰安市在国内首创以项目资助的方式,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6年来,泰安市共投入了289.5万元的经费支持了737项大学生项目。在大学生的眼中,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自主,更激发了他们走上科技创新道路的信心。
项目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在今年的第一批资助项目中,泰山医学院学生杨杰的智能药箱吸引了评审老师的眼球。“家中年纪大的老人需要吃药,但是却又搞不清楚那种药吃多少,这时候家中就需要一个智能药箱,能自动分拣药物。”杨杰就是在经过这样的思考后,走上了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泰山医学院科研处计划科科长张东升介绍,这样的项目既与学生的兴趣想结合,又能和学校的专业环境相匹配,是真正贴近实际、用于实际的好项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这样贴近实际、实用性强的项目还有很多。泰山学院学生周泓希了解,泰安市作为一个旅游名城,却没有系列的城市旅游VI标志。因此,学习美术专业的她申报了《泰山旅游文化视觉VI系列设计》的项目。“给泰山上的每一个景点、每一个事物都设计一个专门的标志”。在得到了3000元的经费资助后,周泓希开始了她的设计,在拿出了比较成功的方案后,她将整个设计方案印刷成了册子。
在经过学校老师的肯定后,这套册子被摆到了泰安市科技局领导的桌头,在再一次肯定了这个项目之后,周泓希成为了首次受到项目追加的大学生,有了资金给项目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动手能力提高是大学生最大收获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上了创新之路,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就业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科研处靳博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大学生科技立项的数量增长了,学生专利申请的数量也增多了。“仅2010年,他的学生们就取得了50多项专利。这是在科技创新行动的推动下,学生中形成浓厚科研氛围的成果。”靳博说,学校里组织的其他大学生科技项目也都变得很受欢迎。
“之前学生只是停留在自己学知识的局面上,现在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张东升告诉记者,除了资金支持和激发动力外,学生们取得的最宝贵的是动手能力和社会经验。
曾经获得了《泰山古籍数字化框架》项目资助的黄前源现在在一家国内著名的游戏软件公司工作,而《泰山旅游文化视觉VI系列设计》的项目人周泓希在校期间由获得了一项“可读卫生纸”的专利,毕业后,她开了一家自己的公司,走上了专业的视觉设计道路。
“对于学生来说,在他们有了项目之后,他们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动手能力会不断地培养起来。”泰山学院科研处贺炜说,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毕业后工作就会有了,身价也就随之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