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坏者”的渴望:
呼唤有规则的商业环境
  • 2011年10月24日 作者:
  • 【PDF版】

    ▲在这场乱战中,强者马云终于“喊累了”。

    作为淘宝商城的中小商户,崔景飞并不忧虑明年要交多少服务费和保证金,而是担心淘宝商城没有一个准则。

    “明年呢?2013年呢?我害怕的是,淘宝可能会随时提高费用,随时更改规则,而商户只能被动接受。”

    崔景飞认为,淘宝商城过于强势,但不能因为商户达不到一定的销售额,就制定标准甩下他们。目前对淘宝的约束,好像只有一个道德层面,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急需出台一个有强制性的约束双方的规则。

    “缺少公平的规则,更谈不上理性的契约精神。”

    即便如此,崔景飞还是倾向于继续在商城坚持下去,如果放弃商城,基本上就等于从零开始,这一年的所有投入都将失去。

    商城与集市最直接的区别是,在商城可以作为一个淘宝认证、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商家,直接跳过信誉的门槛,让客户信赖。而集市,很难这么快产生销量与信任的积累。

    “这也是很多中小商户愿意从集市转到商城的原因,商家也渴望有规则、讲道德的商业信用环境。”

    然而,反对淘宝新规的商家代表对马云的改变并不买账。18日,反淘宝联盟发表声明称,“新规的调整并未达到广大网商的要求”,希望建立政府、网商和平台提供方三方共同参与的定价机制,成立第三方监管。

    “这暴露出电子商务管理问题,现在还没有适合电子商务的法律。”梅绍祖向本报记者表示,电子商务的情况更复杂一些,监管体系不完善,没有准入和退出机制,商户找不到反映诉求的地方,正规方式的诉求又没有话语权。中小商户应该说是很弱势的。

    梅绍祖认为,电子商务的立法应该约束、评价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有一个裁决的主体。“周边国家电子商务法早就有了,我们还没有出台。”

    商务部出面表态,仅仅将淘宝“伤”城事件画上一个句号,问题远远没有结束。

    “商务部的介入起到调节作用,我们都能看到的是,行政力量过多地干预了市场行为。但问题是,正因为商业规则起不到作用,市场自身无法通过内部协调解决冲突,最终只能由行政主导。”梅绍祖向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网商维权协会的“反淘宝”者,面对媒体时并不讳言他们这种破坏市场规则的手段———试图将“相关部门”牵扯进来,而这样的目的,他们也达到了。

    但是,不知道一年“缓刑期”之后,中小商家是不是又要把这次“围攻”重新演绎一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集市到商城,那道门槛是“信用”
呼唤有规则的商业环境
一场抛开规则的博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