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州学院举行综合性大型招聘会
求职者简历内容相似度80%
  • 2011年11月28日  作者:
  • 【PDF版】
  招聘现场。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记者 常学艺
  11月26日,德州学院在校体育馆举行了山东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秋冬季综合类就业招聘会,来自全国各省市的628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2000多个,大型企业受到热捧,中小企业少人问津。
大学生们还是“抓大放小”
  记者看到,人们熟知的大企业显得少了些。青岛澳柯玛摊位前一直都有不少人询问,用人单位桌上摞着厚厚的一叠简历。大四机电系的董凯比较喜欢数控,澳柯玛正好需要这类人才,他就投了简历。“我觉得如果以后进了这种企业,我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对职业规划也有好处。”
  招聘会10点左右达到高潮,但一家保险公司不到10点就撤摊了,接的简历大大超过了招聘指标。“它招的是本科,会计专业,待遇为2000-3000元,符合条件的非常多。”大四学生小王说,最吸引人的是,它是正式在编员工,有五险一金,所以大家都抢着报。
  很多招聘单位的宣传单门槛设得很低:“学历不限、专业不限、有经验者优先。”条件这么宽松,有的大学生认为,这工作肯定不怎么样。“好歹是个本科生,不能第一次找工作就找个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就能干的活吧?”求职者高同学告诉记者,对于类似上述要求的职位他一份简历都没有投。
  德州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晓东说:“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选择难。大学生的心态要调整好,有机会就尽量抓住,不要眼高手低。”刘晓东希望大学生注意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和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职业规划。
招聘会来了帮大二大三的
  记者了解到,本是为大四毕业生就业准备的招聘会,大四学生参与比例不太高,大二大三学生却来了不少。他们不是真来应聘,只是为将来找工作探探路,积累点求职经验。
  记者了解到,大四学生参与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刚才看上一个还不错的职位,是一个培训机构招教师,但是要求年前就得去面试,我还得考研呢。”外语系大四学生陈某说,她不想这么随意地找个工作,还是以考研为主。化学工程系大四的王锋想考研和工作两不耽搁,在这次招聘会上保持了观望的态度,最终没有达成意向。
  “我下午去面试,看看招聘的人都问些什么,为以后做个准备。”汽车工程系的大二学生刘增强说,他去看招聘的时候,碰到的人大四的不是很多。招聘工作人员不让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面试,因为他们不是真来应聘的,他们来只能给招聘单位添乱。
  很多大三的学生制作了简历,但多数是出于好奇,看看招聘会的情况,心里有个数,为明年做准备。
雷同简历影响招聘判断
  招聘会上,很多人的求职简历大同小异,大都从网络下载或者是从打印部门借用的统一模板,有的甚至除了名字性别不同,里边的内容相似度高达80%。“我的简历是在同学发给我的网址上下载的,我们是一样的,刚才还一起投了东营的一家公司。”大四的刘同学说,简历差不多,招聘单位可能也不大在乎。 
  “在刚才收的一摞简历中,有很多差不多的,包括形式内容,都是班干部啊、奖学金啊之类的。”东营一家化工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对简历挺重视的,但是简历雷同大大降低了可信度,这样对有能力的人不公平。如果应聘更好的职位,人比较多,简历做得有个性,可能就会给自己增加个面试的机会,有望脱颖而出。
岗位薪金一项多为面谈
  “看了一大圈,很多招聘单位的岗位都没有写给多少钱,总感觉心里不踏实。”求职者郭俊华说,他们说面谈,可谈的时候,给你说得很含糊,“试用期多长没说清楚。”他们还说,干得好的话会给加钱。“怎么算干得好啊?会加多少钱也没说清楚,不知道怎么评定。” 
  关于待遇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家招聘企业,有的说,对招来的人能力怎么样不清楚,所以待遇如何也很难回答;有的说,对招来的人到底怎么用、干什么拿不准,不好回答。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人员说,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不知道给多少钱,就没写,确实没考虑到部分应聘人员的心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