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8 皇家也有医闹
  • 2011年12月01日  作者:
  • 【PDF版】
  ◆书名:《暗权术——暗权力Ⅱ》 ◆作者:刘诚龙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提要:
  有位朋友对我说,师爷医士难自治。他意思是,那些专门教育人民提高思想觉悟的人,其自身的道德境界往往在低位徘徊。与此类比,医生医术高超,治疗别人之病,药到病除,手到疾愈,然则,对自家之病常是百筹难展。
  朋友举了一例,说明朝宪宗时候的张太医,手术高超,把几乎气绝身亡的朱见深硬是治得起死回生,而自己却好像是替宪宗去完成阎王死亡指标,把生的希望留给皇上,把死的定数自己顶缸,以己命换他命,命赴黄泉了。
  我与朋友本来聊的是医疗现象,他说师爷难自治,放的是野枪,却是正中靶心;而切正题的医患话题,他放的是正枪,却几乎是打偏了。其他情形不说,他举的张太医治疗明宪宗这例子,我是很不以为然,张太医之死,哪里是医治不了而死?分明是被医闹给闹死的,尽管我们看不到医闹的影子,尽管我们看到的是医患关系琴瑟和鸣的模样。
  医闹在皇家,闹是必然,不闹是意外。朱囯桢在《涌幢小品》里记载太医故事云,明孝宗36岁,患了重病,御医局成立了医疗小组,组织了以太医张瑜为首的专家组,全面会诊,不敢向皇帝开刀,只敢开药。可以绝对肯定的是,张太医对皇上是百分百忠诚的,他们都想靠给皇上把病治好,赢取天下第一名医的名声呢。只是,孝宗皇帝喝了张太医的药,“腰不酸了,腿不痛了”——死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孝宗要死,怪得了谁?因为孝宗是皇上,他拥有要怪谁就可怪谁、要杀谁就可杀谁的职务性权力,所以,他就把这正常医疗硬说是医疗事故,开闹了。一般医闹闹起来,多半是要两个钱,人家是皇帝,职务高,职务高的职业医闹闹起来,闹得大不一般了,他不要你的钱,要的是你的命。孝宗这一闹,连专家组的医生,连卫生局的干部施钦、刘文泰等,都要斩脑壳,将这事定为“误用御药,大不敬,当斩”。这个定性看来蛮像回事,给皇上治病也乱开药,那当然是罪该万死,只是谁来判断这是“误用御药”呢?这个结论是读《千金方》与《本草纲目》的人定的,还是读《四书五经》的人判的?这医闹实在算是胡闹,也有人看不下去,左都御史张敷华就觉得处理过分,将这次医闹提交法院审理,法院懂什么医学原理?他们只懂得皇帝政治,最后,张医生等人,还是不按科学逻辑按政治问题全部处斩了。
  光绪六年,慈禧不知道生了妇科病,还是心科病,太医都治不好了,急得许多人团团转,慈禧若医治无效,于某时某分逝世了,那就连膝盖都没地方跪了,所以各地都把延请名医当政治任务来做。两江总督刘坤一推荐了江苏武进神医马培之,挑担药箱上京城,这是何等荣耀事?马培之接到通知,却是如丧考妣,抱着妻妾子女号啕大哭,“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他哭什么呢?他怕皇家医闹啊,京城名医都治不了的病,他哪有把握治愈?治活了,好说,治死了,绝对医闹。朱元璋毒死了徐达,老朱说是医生将徐达治死了,“至太傅第,收斩医徒”。皇家医闹事情,他哪不知道?皇家医闹,那是要命的事情。谢天谢地,这回他运气好,把慈禧治好了。慈禧要留他做保健医生,他不好拒绝,然则,他哪敢久留?趁慈禧医闹前,伪装中风跌倒,跑回了家。他跑得快,回来可做《记恩录》,要不,也许是后人替他做《医闹录》了。
  一般医闹,闹一闹也许是可以的,医患常常不对称,医家垄断着医术与信息,把患者当弱者,宰起人来也气人,搞得患不聊生。职业医闹就有点可厌了,有理没理都要闹,都要打个平伙,碰回瓷,不诈一把银子不罢休,搞得医不聊生。职业医闹可厌,却不可怕,他要闹,后面还有公检法机关嘛,可怕的是职业医闹加职务医闹,比如皇家医闹,那可是恐怖了。比如明宪宗、明孝宗那次医闹,比如唐懿宗那次医闹,他不组织“专家鉴定组”来给医疗事故定性,只派司法机关直接闹,闹得人头落地,可不是耍的。慈禧的医生马培之很懂这道理,他抛了在首长身边工作的无限荣光,觉得小命要紧。三十六计,走为上,实在是个明白人。
◆书名:《暗权术——暗权力Ⅱ》 ◆作者:刘诚龙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