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鲁文物
泉城第一圣旨
  • 2011年12月08日  作者:
  • 【PDF版】
  圣旨真迹
  □马光仁

  在济南市长清区档案局档案馆里,珍藏着一道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颁发的圣旨,该圣旨长176厘米,宽30厘米,分别用汉字和满文书写,上面盖有乾隆皇帝的玉玺印章。
  说起这道圣旨,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那是1993年7月初的一天,一位同事告诉我,在前刘官村一赵姓老人家中收藏着一道圣旨,惜之如金。同事所说的这一赵姓老人叫赵丰刚,恰巧是我的一位表大爷,表大爷曾对我讲过他们的家史。他家的第八先祖是赵见知,赵之屏是第九先祖。在清顺治八年,赵之屏曾任济宁州训导,十三年升博兴县教谕,康熙三年为滕县教谕,康熙十年致仕回原籍。其为官清正廉洁,深得康熙皇帝赞赏,这道圣旨就是康熙皇帝在赵之屏入国子监学正期间表彰和奖励其父赵见知教子有方的敕书。
  据史载,赵之屏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任国子监、学正,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任户部司务所司务。
  表大爷的先祖们一直把圣旨和家谱珍藏着,并且传到表大爷的手中。1967年春天,农村文化大革命也开始了,红卫兵来到表大爷家中,翻箱倒柜,要清查四旧,他们在柜子底翻出了圣旨,如获至宝,押着表大爷就上街游行,还给表大爷糊了一个高帽子,上面写着:梦想翻天的地主分子。当时村里正搞农田基本建设,在村南扎着工棚,红卫兵把圣旨张贴在工棚前,召开了一场批斗会,批斗完之后,让表大爷挑土,进行劳动改造,一直干到太阳落山。
  表大爷回家后,又是窝火又是累,老祖宗的荣耀竟成了自己的罪恶。不管怎么说,圣旨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丢,表大爷夜不能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工棚里有看守的,怎么弄回圣旨呢?何不在看守人熟睡时,把它偷回来。凌晨两点多钟,表大爷穿上衣服,开了大门,悄悄地来到村南工棚,蹑手蹑脚地在工棚外一听,看守人鼾声如雷,睡得正香。他慢慢来到圣旨张贴处,把圣旨揭下来,掖在怀里,就回了家。回到家后,他在猪圈后面挖了一个坑,找了一块塑料布把圣旨包好,又拿来一个罐子,把塑料布放进罐子,埋好,不一会儿,天就亮了。
  出工的人来到工棚,一见圣旨不见了,就怀疑是表大爷偷走了,再三审问,表大爷装傻卖聋,“为了那个烂玩意,你们都批斗我一天了,我还要那玩意干吗?再要,你们还不把我批斗死?”
  红卫兵听表大爷说的也是个理,只好草草了事。
  直到1985年,全国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结束之后,表大爷才把圣旨从地下挖出来。挖出来的那天,表大爷买上鸡、鱼等供品,郑重其事地像办喜事一样。
  《农家珍藏康熙圣旨》的报道最先在1993年7月14日的《济南日报》报道,随后《大众日报》也作了报道,当时长清县档案局张局长、王局长得知这一消息后,派人来到表大爷家中,商议圣旨由档案局收藏,圣旨持有人还是表大爷,可以由后人继承持有。表大爷很痛快地答应了,圣旨因而被收藏进了长清区档案局的档案馆里,成了镇馆之宝。
  为了鉴定圣旨的真伪,档案馆又想方设法收集到了前刘官庄赵氏的家谱档案。档案馆又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进行了联系,根据赵之屏生平材料,对该圣旨做出鉴定,“此件系敕书真品”。它已成为长清区档案馆收藏最早、也是省内仅有的非常珍贵的文物资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