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汉语能力,不能只靠考试 
  • 2011年12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晓闻
  在日前教育部召开的“汉语能力测试试点工作部署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指出,目前汉语使用环境和国民的应用能力并不乐观,国人考汉语很有必要。而此前就有多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加强汉语能力培养考核”的议案(有媒体曾报道)。 
  教育部举办“汉语能力测试”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当下,不少国人的汉语应用能力确实堪忧。随着各种外语和网络语言的冲击,人们使用汉语越来越随意,汉语原本的特色和语言魅力也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模仿能力强的小孩子,他们应该学到最纯正的母语,尽可能多地接受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的熏陶。 
  然而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考试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在语言方面。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就是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中国的大学生基本上都经历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拿到证书的也比比皆是,真正到了应用层面,又有多少大学生能将学到的英语脱口而出呢?为考试而考试,为过级而过级,在中国,类似的情况还少吗? 
  语言其实是和文化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决不仅仅停留在发音、表意的层面。强化国人的汉语能力,最根本的应该是创造有利于中国文化发展的环境,充分展现汉语的魅力所在,让大家由衷地感受到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意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从而主动追求进步。相反,如果仅仅是设计了一门“汉语能力测试”,并要求大家达到相应级别,而公众还照样沉溺于各种“体”的网络语言里自娱自乐,聊天时照样将外语、网络语言夹杂其中,只是在考试来临时才捧起书本抱抱佛脚,那么“汉语能力测试”就成了英语四六级的翻版,用处不大,反而给年轻人徒增烦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