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性看待大学生工资不及农民工
  • 2011年12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张杰
  九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考上大学,他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人头地”。为了供儿子上学,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当儿子大学毕业,韩培印发现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自己(《中国青年报》曾报道)。 
  辛辛苦苦供了几年的大学生,儿子毕业后工资竟然不如自己打工赚得多,陕西农民韩培印的经历可谓让人惊异,但是静下心来细细思量下,也并非不能理解,随着用工荒的加剧,有经验的农民工很受青睐,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 也表示,由于用工短缺,农民工薪水提高,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不如农民工。 
  仅仅从表面上看,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等同于读书无用,但是理性地想想,这二者之间绝对不能划等号。首先,毕竟韩培印的遭遇是一个个例,不能代表整体的状况,总体上讲,多数农民工的工资还是比大学生的工资低,简单地将韩培印的遭遇等同于读书无用,无疑犯了将个体等同于群体的毛病。 
  另一方面,从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上衡量,农民工和大学生相比,大学生无疑更有优势,或者说大学生的潜力大,可谓后劲十足。虽然一开始二者可能处于同一工资线上,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比农民工的工资要低,但是大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职场锻炼,工资上升空间潜力较大。虽然农民工工资也要增长,但其增幅不一定高过大学生。 
  因此,对于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这一现象,如果撇开大学生就业大环境不讲,简单地认为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这对于大学生和农民工都不公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