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好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发展壮大
  • 2011年12月19日  作者:
  • 【PDF版】
  今年是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成立60周年。60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的各个时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六十年,是支持、服务“三农”不离不弃的六十年,是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六十年,是担当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六十年,是几代农信人艰苦奋斗的六十年。

  2003年,国务院决定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山东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2004年6月6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挂牌成立,揭开了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8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指导监管下,我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入了60年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高、风险最低、服务最佳、社会贡献最大的全新时期,整体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全省共组建县(市、区)联社102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农村合作银行16家;全省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5272个,在岗员工6.7万人,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937.97亿元和5848.74亿元,已成为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服务客户最多、资金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全省农村信用社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社会地位,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精神状态,农信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骄傲和自豪!
  ■跟着农民走,跟上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流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要求,认真履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始终坚守“三农”和县域市场主阵地,扎根农村,贴近农民,跟着农民走,跟上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流,全力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省联社成立以来,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着力完善农户贷款操作流程,全面推广贷款证、贷款上柜台,建立农户贷款“绿色通道”,农民贷款像取款一样方便。截至目前,全省共评定信用户723.8万户、信用村2.99万个,分别占农户和行政村总数的37.4%和36.5%。设立信贷专(兼)柜3811个,核发农户贷款证510.9万本,授信总额达2460亿元,基本实现了新增农户贷款100%使用贷款证、营业网点100%设立信贷专柜、贷款证贷款100%上柜台办理等“三个100%”的目标,绿色贷款证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通行证”。截至目前,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348亿元,占比达到74%,余额和新增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和全省银行机构首位。农村信用社以17%的存款市场份额,提供了全省82%的农户贷款。支持专业合作社2200多个,农民住房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社区居民消费贷款余额达179亿元。为97个县区、387余万农民提供新农保代发业务,月代发金额2.8亿元。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局,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省农村信用社发挥点多面广、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突出重点,主动跟进,强化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为“蓝黄”战略实施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自“蓝黄”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贷款4795亿元。
  ■创新产品和服务,破解农民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先后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
  ——创新研发并安装运行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偏远农村、库区深山、社区集市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存取款、汇款、查询、缴费等业务。截至10月末,布设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4552台,日均业务量34笔,被农民誉为“身边的银行”、“村庄的银行”。
  ——率先开办“齐鲁惠农一本通”业务。克服涉农补贴种类多、户数多、单笔金额小、工作量大的困难,合理利用有限的柜面资源,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类涉农补贴资金的及时入账和发放。截至目前,免费开立“齐鲁惠农一本通”存折2000万本,代发各类支农补贴253亿元,业务量超过1亿户次。
  ——率先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6.1亿元,19.5万名农村贫困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梦得以实现。
  ——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大联保体贷款业务,目前已组建大联保体14229个,惠及农户16万户,对其成员授信186亿元。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全省农村信用社在开办资产抵押、保证担保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办了小企业信用联盟循环授信贷款、钢结构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贷款、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贸易融资授信等多种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量体裁衣”,提供了个性化、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同时,根据中小企业客户特点,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分行业开发了中小企业评级指标体系及配套评级软件,在全省开展中小企业联合评级授信,规范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截至目前,为4.1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2520亿元。其中,支持小企业3.8万家,贷款余额2004.8亿元。
  ■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民享受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
  省联社成立以来,对全省营业网点优化布局,不因经济效益撤并农村地区营业网点,实现无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我省农村信用社60%的机构网点布设在县以下农村地区,覆盖全省100%的乡镇;70%的人员奋斗在服务“三农”的乡村一线,服务农户面覆盖全省。加大自助设施布设力度,截至目前,安装ATM 3996台,布设电话POS10583台,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4552台,覆盖全省1260万偏远地区人口,惠及8200多个农村、社区。构建了以大小额支付、银联、农信银系统为主体,以财政涉农补贴、农民工银行卡特色取款、电子汇票等外围业务系统为辅助的遍布城乡、连通全国、连结全球、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支付结算体系。形成了以乡镇及以下信用社为支撑、以自助服务设施为辅助,以各种电子机具为延伸的服务渠道体系,农村客户享受与城市客户一样便利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