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人和村民眼中的王京春
本报记者孙芳芳
  • 2011年12月22日  作者:
  • 【PDF版】
  王京春捐献遗体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以后,不少人觉得意外,也有人觉得意料之中,那周围人眼中的王京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老伴:
平时喜欢看新闻联播
思想赶得上潮流

  “他当时说要捐遗体的时候,我一点都没反对。”崔香珍告诉记者,老伴是个思想很超前的人,所以他提出这件事的时候,她并未感到特别意外。“他这个人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新闻联播,很多思想都很先进。” 
  在采访中,崔香珍一直说老伴王京春的思想跟得上潮流。“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家里孩子一般都是四五个,但是我们家就两个孩子。”崔香珍告诉记者。
儿子:
有自己的主意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在儿子王进明的眼里,王京春是个特别有主见的人,“要是他拿定了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前些年我们这边刚开始种苹果的时候,村里种的都是‘国光’这个品种,就他非得种富士。”王进明告诉记者,下大雪的天,王京春也在果园里忙着修剪果树,“当时就想争口气,非得种出好苹果来。”王京春的坚持是正确的,他成了村里最早种植红富士品种的人,如今红富士早已成了苹果的主流品种。
邻居:
俺可能不会这么做 
但是俺知道这是件大好事

  21日上午,在台前村记者也走访了村里的村民,不少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可能不会像王京春那样捐献遗体,但是他们也觉得这是件好事。 
  “咱农村人讲究的就是个入土为安,人去了啥也没留下,以后后辈想祭奠一下都找不到地方。”台前村79岁的于双告诉记者,他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做法。  “老人能有这样的做法确实挺超前的,我们都很难做到。”今年四十出头的村民于华霞告诉记者,她觉得捐献遗体是件好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