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教研全面发展人为本福祉苍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1年发展纪实
  • 2012年01月10日  作者:
  • 【PDF版】
  作为山东大学直属的国家卫生部部管医院和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1年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教育、教学、科研、医师培训、国际合作交流工作都再上新台阶。
    大医精诚
  公益为本

  2011年,医院多项新技术应用临床。在认真开展好原有诊疗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医院临床一线的医护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年共有17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患者造福。其中,医院抗生素使用专项治理工作受到卫生部领导高度评价。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整治活动方案,对抗生素的用销量、使用处方、围手术期用药、细菌送检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同时合理筛选了50个品种作为医院抗生素的采购药品并制定了采购目录,对采购行为加以规范。经过认真的准备和整改,我院抗生素使用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其中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5.7DDD,微生物送检率77.9%,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28.5%,
  随着华美楼的正式启用,2011年医院在原有基础上陆续推出了多项便民服务措施,简化了服务流程,提升了门诊整体工作效能。如设立病员服务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机器人导医服务;在省内率先推出“银医一卡通”服务;成立了山东省首家网络医学中心;同时医院还为患者提供了陪检服务、志愿者服务,在华美楼内设有银行、超市、餐饮等便民设施。
  2011年,医院公益性活动成果显著,勇敢担承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继续巩固“卫生强基”成果,全年向帮扶医院派出专家481人次,涉及14个专业;举办全国“微笑列车”唇腭裂培训班,培训医务人员近70名;2011年派出4名同志分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和西藏日喀则地区执行卫生援疆、援藏任务;在对口支援新疆地区工作中,医院建设的高端远程会诊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跨省区联合网络会诊,建立了辐射全疆的远程会诊系统。此举受到卫生部陈竺部长的高度评价;努力降低就医成本,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控制在45%以内;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妥善救助“三无”人员;积极开展志愿者和义务诊疗活动,全年向社会提供便民服务达17万人次,组织各类义诊12次,派出医护人员200余人次,受益群众近万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学科建设
  硕果累累

  在2010年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基础上,齐鲁医院2011年又新增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至此我院已有11个学科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项目数在全国各大医疗机构中排名并列第五位。同时,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喉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等六个二级学科成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妇科肿瘤、神经肿瘤免疫、腹腔镜技术基础与临床应用、胃肠疾病转化医学等四个实验室成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其中妇科肿瘤、神经肿瘤免疫实验室为强化建设实验室。
  人才兴院
  代代相传

  2011年,医院选拔留用研究生59名,博士及以上学历者占47.5%。留用学生中既包括山东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也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等8所高校的优秀学生;经过严格遴选,从兄弟医院调入2名手足外科高级职务医疗人员,为医院筹建成立手足外科提供了人才保证;合同制员工的招聘、使用和管理更趋规范化,制定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关于合同聘用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暂行办法》,并开展合同聘用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为850名聘用制职工认定初级职称资格,推荐6名申报中级职务的聘用制职工报中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1年新增“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名;张运、李新钢分别当选山东省“十一五”卫生系统十大影响人物和十大领军人物,高海青获评“全国科协先进工作者”,张运、牛军被评为首届山东省十大名医,高海青、刘玉光被评为山东省首届杰出医师,刘玉光、范医东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记二等功;建立优秀学科带头人制度,制定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实施意见》,共评聘15名专家教授为我院首批优秀学科带头人。
  临床教学
  春风化雨

  医院高度重视临床教学质量,圆满完成了山东大学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
  全年共完成本科生理论授课2760学时,见习带教2074学时,临床实习教学9670学时。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培养成效明显。2006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参加“山东大学第二届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团体第一名,并夺得6个单项技能竞赛奖;研究生培养成绩显著,全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449人,毕业研究生403人;有3名研究生获得山东大学2011年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1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学位论文获得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9篇学位论文获山东大学优秀学位论文奖。
  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博士导师遴选、招生资格复审等工作,新增博士生导师15人。
  继续医学教育稳步推进。全年协助举办国家级项目28项,省级项目13项,组织申报2012年国家级项目32项,省级项目6项,组织安排院级继续医学教育讲座26次,发放学分约3380人次。
  2011年共组织实施院内各项培训考核1500人次,全省阶段统考3545人次,招录全省社会化学员90余名;申报并通过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首批示范基地首轮专家评审;完成年度住院医师培训学员、临床药师招考、面试及结业考核;举办内镜诊疗技术医师培训班6期;组织实施专科医师培训学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学习、论文开题、答辩计50余人次。
  科研创新
  志攀高峰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年获立项课题183项,获资助经费6964.5万元。其中彭军教授荣获杰出青年基金(A类)一项,张运院士获得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高海青教授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项目1项,同时医院还获得“863”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973”子课题3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1项、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17项。
  科研成果喜获丰收。2011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8项。李新钢教授的“帕金森病发病机理及其干预因素的实验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院连续第五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论文发表量多质优。发表SCI收录论文178篇,被引用153篇,被引用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10位。表现不俗论文38篇,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5位;心血管内科张澄、张运的学术论文入选201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普通外科张光永、胡三元的学术论文入选201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放眼国际
  汇通四海

  2011年,医院先后三次组团成功出访了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10多所大学和医院,成功签订双边合作协议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既进一步巩固、加强了与老朋友之间在临床、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又结识了一批新朋友,为将来与他们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接待境外专家来访30余人次,派出125人赴海外进修或作学术交流;初步建立海外校友资源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