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市发展今年更趋理性
消费潜力巨大,仍是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 2012年01月12日  作者:
  • 【PDF版】
  资料片
  业内人士称,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依旧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从今年开始,中国车市将告别忽冷忽热的时代,走入一条理性发展的道路。
  发展潜力仍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六大整车制造商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在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已经超过2800万辆。而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华晨和江淮六大自主品牌在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同样达到了1200万辆。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汽车企业全部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到2015年,中国将达到令人震惊的4000万辆年销量。
  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大关,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如果减去农用车,我国汽车保有量实际上只有8000万辆左右,略高于日本的7500万辆汽车保有量,不到美国2.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三分之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0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4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2年回归理性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连续两年的爆发式增长,进入调整期回归理性是正常现象。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今年车市虽然减速,但并不表示国内车市进入了下行通道,而是一种回归常态,不会再出现猛增猛减的行情。增长率虽然回落,但中国仍是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按经济学上的估计,在汽车发展阶段,汽车产销量增速应该是GDP增速的1.5倍,如此算来,“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将会以年均10%-15%的增速发展。而事实上中国在过去十年汽车产销量增速是GDP的2.4倍。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汽车消费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尤其在二三线城市,依旧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从今年始,中国车市将告别忽冷忽热的时代,走入一条理性发展的道路。(文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