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民俗让年味儿更浓
贴春联挂红灯,买年画剪窗花
  • 2012年01月13日  作者:
  • 【PDF版】
  孙秀兰制作的布龙惟妙惟肖,特别喜庆。
本报记者 韩杰杰
  一进腊月门,潍坊各个角落里的年味儿一日比一日浓烈。
  寓意美好的大红春联、剪裁细致的各式窗花、色彩鲜明的水印年画、活灵活现的泥老虎……都是年味儿的作料。有了作料,才能烘焙出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年味儿。过年可以不备好酒好烟,但是春联、年画、窗花却不能不提早准备。
  有了它们,年的味道,才够纯正、地道。

  杨家埠年画:
天天加班赶订单

  “这年画印得鲜艳,来三十张!”10日,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聊城人王海刚逛进一家年画店,就被散发出浓郁乡土气息的年画所吸引,当场买了一沓儿。
  他说,听闻杨家埠年画有名,他在聊城的同事纷纷托他来潍出差之际带几张回去。他趁中午有空,开车前来转转。“三块钱一张,价格实惠,又好看,多买些回去送人。”
  除了年画,他还买了四套年画集锦,每套70元。他说,自从搬进楼房,家中就很少贴年画了,不过套装的年画可以作为装饰品摆在柜子上,也能营造一下过年的气氛。
  在杨家埠,同王海一样慕名而来的外地人还有不少,他们相中的便是杨家埠年画做工精湛、色彩鲜明、通俗易懂的艺术风格。在“年画王”杨洛书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内设八张案台,墙壁上贴着许多年画作品,六位师傅正各自忙着手中的活儿。由于常年从事印刷,师傅们的动作已经练得非常纯熟,只见一位师傅右手先拿刷子刷一下木版,左手揭过来一张待印的年画,然后右手拿毛刷在木版上一刷,五秒钟就能套印一种颜色。
  杨洛书的女儿杨爱芳告诉记者,元旦过后家里就特别忙,工人们早上七点半就上工,晚上还要加班到9点,即使这样,年画依然供不应求。过年图个喜庆,门神、寿星、福娃、年年有余系列的年画格外受欢迎。

大红春联:
挂上对联才叫过年

  对人们来说,过年可以不买好酒好烟,但是作为辞旧迎新符号的春联、窗花、过门钱却不能不提早准备。
  8日,在福寿街附近圣疃巷的赵疃大集上,王增强摊位上的三百副对联和两大包过门钱,两个多小时就卖光了。家住九龙宫小区的袁建禹老人住进楼房已经十多年,却每年雷打不动要买新春联,防盗门上不能挂,就挂在客厅里,看着欢喜。用他的话说,不挂春联怎么能叫过年啊。
  每次买春联,袁建禹都要挑选很久,他喜欢琢磨言简意深的对联内容。他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每个字都蕴含深意,是一块文化瑰宝。除了春联,他也会在楼门口贴上花花绿绿的过门钱和大红福字。
  人们对春联的喜爱,也让制作对联的艺人们格外欣慰。杨连之老人今年79岁,印刷对联已经17年了。在老人家中,一排排展示用的大红对联一溜排开,散发出淡淡的墨香,营造出一个红色世界,格外喜庆。老人说,虽然印刷的内容每年都在变,但是手工丝网印刷的老传统却没变。他每年基本都要印刷10万多张对联,到腊月二十左右便差不多能销售完。虽说一副对联批发价仅为7毛钱,利润有限,活儿也比较累,但是他看到大红的对联就高兴,想把这个活计儿一直做下去。

潍坊布艺:
港澳台,抢着要
  想买质量上乘、做工精致且最新推出的布艺玩具?孙秀兰的工作室值得去看一看。
  作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4岁的孙秀兰做布艺已经18年了。
  今年她特意设计了卡通龙和仿真龙两款布艺玩具。记者看到,这些布龙,形态各异,都是手工制成,小的一个半巴掌长,大的三四十厘米长,眼睛用黑亮的纽扣做成,龙须则是细细的毛线,玩具外皮分别用花色和纯色的两种纯棉布做成,看上去格外喜庆,因为用的是A级PP棉,闻起来也没有异味。
  与往年不同,今年三成多订单来自港澳台地区,而以前都是来自内地。这些年底而至的订单忙坏了加工玩具的工人。“少的时候每天做几百只,多的时候能做到四千只。”孙秀兰说,进了腊月更忙,一天休息不了几小时。现在50多个加工户一起赶制订单。即使日夜赶制,送上门的订单还是消化不了,“实在是太忙,人手又缺,现在订单只接老客户的,已经推了好几个订单了”。
  她说,原来布艺玩具需求量很少,但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喜爱和重视,加上潍坊布艺玩具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布艺玩具渐渐走出潍坊。

聂家庄泥塑:
泥老虎卖得最好

  准备年货,少不了要买几个泥老虎哄小孩子玩。
  正因为这个老传统,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里的人们早早就忙活了起来。
  省传统技艺大师聂希蔚老人告诉记者,一进腊月,来聂家庄贩卖泥塑的商贩就络绎不绝。一般来说,泥塑是五一前后制胚,十一左右粘接涂粉着色,元旦便开始销售。冬季是泥塑的销售旺季。如今他们家的泥塑销售得差不多了,大略算算,一年下来销售了三万多个。
  聂希蔚老人每年都会根据生肖年设计一个吉祥物,今年设计的便是色彩鲜艳、能叫能动的生肖龙。虽然泥龙也挺受青睐,但是销量仍赶不上金招牌泥老虎的百分之一。“无论哪个年头,卖的最好的还是泥老虎。”
  泥老虎走的是平民路线,10厘米长的泥老虎,每个批发价仅1.5元,因此颇受市民喜欢,加之泥老虎还有“镇宅虎”之称,因此春节期间,人们也愿意买上几对图个吉利。  

潍县龙灯:
图的就是个喜庆劲儿

  带着一股喜庆劲儿的龙灯杂耍,成了很多单位的首选,既能应了龙年的景儿,又能图个众人乐呵。  
  在潍坊天成飞鸢风筝厂内,记者看到,铁架、颜料、塑料布,各种机器塞满了院子,28个工人各司其职,有包装龙体的,有焊接龙架的,有给龙眼上色的,有给龙灯跑电线的。
  为了让龙灯看上去活灵活现,这些龙灯的眼睛都是活体的,能上下左右翻动。这些龙灯,小的,龙头直径20厘米,龙体1.5米,大的,龙头直径6米,龙体38米。
  省十大民间艺术大师王永训说,龙灯也是一种民间艺术,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会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今年因为是龙年的原因,厂里已经接了近百个龙灯的订单,是往年的好几倍。订单八成来自外地,有北京、大连、香港的。因为人手有限,且龙灯最晚要在正月十三之前完成,最近他不得已推掉了好几个龙灯、龙舟的订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