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咱烟台五年来的大变化
综合实力上去了,经济水平提升了,城市变美了,先进典型也多了……本报记者张琪
  • 2012年02月01日  作者:
  • 【PDF版】
  烟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于2月2日召开,自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显著成绩呢?
  经过五年,城市综合实力大提升、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城乡面貌大变样、基础设施建设获重大突破、百姓生活更加殷实富庶。
  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2位
  全市的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在跨越“两千亿元台阶”之后,2011年再次实现大幅增长,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列第20位、在全省17城市中列第2位。 
  烟台市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企业数量大大增加。  第三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占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喜获丰收。 
  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迅速提升,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启动实施了“三年大造林”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
来烟500强达60多家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烟台,把建设蓝色经济区作为又一次重大战略机遇,海阳核电、烟台化学工业园、牟平滨海开发、龙口人工岛等一批投资数百亿、上千亿元大项目,引领全市经济加速拓展。
  烟台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企业集团化、公司制改革力度加大,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农村、财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改革均取得突破。 
  对外开发呈现新格局,来烟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60多家。进出口总额在全省的比重再次提升。境外投资区域扩大到45个国家和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亮点多
  烟台市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了适应大城市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各区融合的基础设施框架基本拉开,“一山两河”、“一线三岛”开发取得了积极进展。
  这五年,烟台市一批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新火车站、文化中心等工程目前已经成为了烟台市的地标性建筑。 
  几年来,烟台市一大批的交通、能源大项目开始建设,大交通、大能源、大水源格局加速形成。烟台港西港区、潮水国际机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海阳核电、华电国际莱州电厂、胶东调水等大型基础设施集中启动建设,影响多年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即将从根本上解决。
“城市名片”含金量足
  近年来,烟台市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屡屡见诸报端。龙口“最美女孩”刁娜、招远“爱心老人”刘盛兰、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全国双百人物”李登海等,这些人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2011年,烟台市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五年间,烟台先后荣膺两届“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地级市中仅有的两个“三连冠”城市之一。
  此外,烟台市还“锻造”出了大批含金量极高的城市名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