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序长不序爵”的校庆更自信
  • 2012年02月06日  作者:
  • 【PDF版】
  大学的文化和学术价值,就是要高于权力和财富的价值。假如官职成为大学校园的“通行证”,一切资源的配置皆以权力为主导,那么又何谈师道尊严?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近日,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校方表示,接待校友采取“序长不序爵”的原则,只问入学先后,不论官位高低。舆论纷纷为这种打破世俗的“习惯”做法叫好,有人认为,这是高校“去衙门化”的一种大胆尝试。
  校庆本应是一个感怀师恩、共叙友谊的契机。在这一天,天南海北的校友重回母校,重温年少时读书求学的记忆,体会一种单纯朴素的情感。但时下的校庆,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比拼排场、拉拢关系的平台。学校将位高权重的学生请回来隆重相待,仿佛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辱没了自家的光鲜门楣;而得到礼遇的学生,也往往会投桃报李,为母校的生日送上一份厚礼。久而久之,校庆的职能在不觉之间被扭曲异化了。
  校庆职能的异化,是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在教育界的投影,是学校行政化、利益化的一种体现。以官位高低、财力厚薄来给学生们排位,意味着学校价值观的失衡。这样的排位办法,会让身份普通的校友对母校产生距离感,更可能影响在校学生的价值判断,误导他们对权力和金钱的膜拜。
  教育,最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完善的教育不仅仅应当传递给学生以科学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如果连学校都失去了独立自主的精神,而成为权力和金钱的附庸,那么在这样的氛围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
  学校固然不能脱离社会,但也不能因此混同社会流俗。学校应当具备丰沛的人文精神,高尚的道德操守。以强大的自信力,去抵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断不能人云亦云唯利是图。正如浙江大学原校长竺可桢所说:“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
  因此,南京大学在110周年校庆的时刻,采取“序长不序爵”的原则,正是对“大学精神”的呼唤和彰显。这种做法,体现了一所百年名校的深厚积淀,当一些学校习惯以“得意门生”自我标榜的时候,南京大学能够冷静相对,正体现出了独有的坦诚和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学术的传承和思想的价值,而不是对权力的依附和对金钱的追逐。大学的文化和学术价值,就是要高于权力和财富的价值。假如官职成为大学校园的“通行证”,一切资源的配置皆以权力为主导,那么又何谈师道尊严?虽然南京大学的校庆观念只是应有的“回归”,如能长期坚持,却也有助于高校学术生态的改良。
  我们更希望,这种“序长不序爵”的精神能够发扬光大,深入到教育的各个层面之中,让学校真正从权力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成为学生们追寻理想的净土,师长们维护师道庄严的圣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