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区生活压力大,一些毕业生更愿选择发展前景不错的周边城市
求职者紧打算盘往外冲
  • 2012年02月08日  作者:
  • 【PDF版】
  在年后的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一名求职者正在应聘。
文/片 本报记者 李晓闻
  日前,青岛市人才市场连续举办了六场应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据统计,今年来青岛求职的外地生源比往年大有减少,青岛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使不少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更愿意选择其他发展前景不错的几个沿海城市。
本地生源: 宁回即墨不来市区
  在日前举办的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记者遇到了毕业于泰山学院的即墨女孩小徐。小徐说,她是来市区走亲戚,顺便转转招聘会的,不过,她只把简历投给老家即墨的岗位。“你算算,在市区工作的话,每个月光租房就要至少五六百,午饭在外面吃也要十几块。还有一笔额外的交通费,因为青岛市区太大了,又不能骑自行车。”小徐细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最后说,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一般来说月工资就2000元左右,按照青岛的消费水平,要在这里工作生活,实在是有些勉强。
  小徐说,老家即墨近年来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大,是许多大型企业的工厂驻地,好的工作岗位并不少,竞争压力也比市区小。像她这样愿意在老家稳定下来的求职者,工作应该不难找。
外地生源: 要发展上北京,要定居选二三线城市
  潍坊人小郭今年即将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在老家的父母一心希望小郭能够在青岛找份好工作,小郭却有不一样的打算。“我想先上北京闯荡一两年,主要想学点东西,积累些经验,但并不希望长期留在那儿。”小郭说,“过两年回来找份稳定的工作,去威海或者日照。”为什么不回青岛?小郭十分干脆地说,青岛的消费太高,特别是房价太高,选择二三线城市定居生活压力就会小很多,而且省内很多其他城市目前都发展很快,“几个沿海城市这几年发展得都不错,不一定非得留青岛。”
  小郭介绍,他班上有很多同学都不打算留在青岛,原因很简单:“买不起房子,养不起自己。”
求职盘点: 外地生源减少近一成
  6日,青岛市人才市场针对年后6场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情况,发布了一项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在这6场招聘会中,青岛本地生源求职者占53%,外地生源(包括省内其他城市及外省)求职者的比重仅占4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3个百分点。此外,根据统计,今年91%的招聘企业提高了薪资待遇,例如行政文员岗位的平均月薪已经由2000元提高到2300元。
  青岛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外地生源求职者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求职者出于房租、消费以及人际关系网狭窄的顾虑,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这些外地生源对其他城市发展现状及前景的肯定。另外,招聘会期间还属于高校寒假期间,应届毕业生尚未开学,本地生源一般会先进入市场了解情况,而外地生源则可能暂时还没有回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