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时代的“文字狂欢”
——对话《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
  • 2012年02月11日  作者:
  • 【PDF版】
  围观“韩方大战”两位当事人的博客;批评“80后”作家郭敬明的博客文章“遍地荆棘”;咬嚼“春晚”……以“语林啄木鸟”著称的《咬文嚼字》,正越来越深地介入当下这个网络时代的文字狂欢和“文字战争”。
  “互联网已成为当下语文生活的源头”,《咬文嚼字》的当家人郝铭鉴说,我们正生活在汉语创造力空前爆发、语言生活空前混乱的网络时代,有更大的责任要加强对当代语文生活的研究。日前,新华社记者就网络语言现象与郝铭鉴展开了对话。 
网络时代成就“文字狂欢”
  记者:龙年伊始,网络流行梁朝伟“生活体”。怎么看待某某体以及某某体走红网络的流行文化现象?
  郝铭鉴:很多白领、年轻人正在发掘语言的娱乐功能。一个新词被“造”出来,大家争相使用;一种语体被推出,大家竞相模仿。从最早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到去年的“蓝精灵体”“丹丹体”“高铁体”“咆哮体”,再到今年的“生活体”,层出不穷,的确给中国人带来很大的乐趣。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广和普及汉语的创新,这是以往平面媒体所无法做到的,但是互联网的技术进步已经让它变成了现实。   记者:从观察者的角度看,网民的语言创造不仅具有一种“狂欢效应”,而且也有力地表达和宣泄了社会情绪?
  郝铭鉴:现在一个举国关注的新闻事件发生之后,网民们会用各种语体来“造句”,给予这个事件不同解读,有的幽默、有的嘲讽、有的犀利,充满了发泄的快乐,这都和语言的娱乐性有关。在中国的历史上,汉语的娱乐性应该从没有这样得到过强调和发扬。
  还有不少网络语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从一开始没有多少智慧和意思,慢慢与社会现实进行碰撞和互动,发展出越来越丰富的内涵,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语言角度围观“网络论战”
  例如“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有网民用它来训诫贪官:“不要整天在外应酬,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其中就蕴含了老百姓对贪腐现象的憎恶情绪。总的来说,网络语体都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也承载了更多社会情绪。
  记者:去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策划了“围观名家博客”活动,首当其冲关注的就是方舟子、韩寒,恰好是“韩方大战”的双方当事人。检测的结果怎么样?
  郝铭鉴:2012年,《咬文嚼字》综合博客的粉丝数、点击量、更新频率和社会影响等因素,选出12位博主,逐月给出文字检测报告。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博客受众多、社会影响大,既是社会的“意见领袖”,也是语言的“弄潮高手”。
  方舟子的文字报告已经公布了。他在一篇博文中提到“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但是误写成了“稽康”。在《网络诗词的意淫时代》一文中,他还把金代出现的“平水韵”误写成唐代的。不过,作为福建省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方舟子的博文总的来说“非常严谨”。
  韩寒的文字报告将在三月份公布,韩寒的语言风格是“犀利”,韩寒不像方舟子那样字斟句酌,而是追求“一刀见血”的痛快酣畅。
  撇开代笔事件,如果我们用第三只眼来看韩方之争,就能发现这个时代的各种语言文字风格呈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热闹精彩,这也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据新华社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