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芩:我是“大众闺蜜”
  • 2012年02月11日  作者:
  • 【PDF版】
  ▲ 苏芩近照
  《情场不输人,职场不输阵》 苏芩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本报记者 师文静
作家简介
  苏芩,知名作家,历任媒体主编、国内多家电视台、平面媒体特邀顾问,作品有《情场不输人,职场不输阵》、《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七天女学馆》、《非常品红楼》、《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等。
  曾提出“新女学”、“婚考”、“婚姻合同制”等锐利观点的苏芩,近日写了一本特别柔情的新书《情场不输人,职场不输阵》。面对诸如情感医生、女性励志作家、中国最火的女性问题研究专家等头衔,苏芩更愿意称自己是“大众闺蜜”,在面对读者的情感问题时,她能做的是倾听、理解和陪伴。日前,苏芩接受本报专访,畅谈裸婚、情人节、婚外情等流行话题。
  想拴住对方就要喂肥他的欲望
  齐鲁晚报:新书写得比较抒情,观点不再尖锐,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苏芩:对我而言,这是一本更有“分量”的书。这么多年的工作中,一直在被形形色色的人问到:什么是幸福?最终我发现人这一生只是在做两件事:经营好一段感情和打理好一份事业。前者是为了活得舒服,后者是为了活得体面。
  做好这两件事,一切足够了。当把杂乱的人生目标简单化之后,突然明白这一生中该做的到底是什么了。于是就有了《情场不输人,职场不输阵》。情场、职场是人人躲不开的两场重头戏,这本书是关于人生一世“输赢”二字的感悟和解读。

  齐鲁晚报:你多年持续关注都市男女情感,他们情感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苏芩:最大的问题是欲望与现实的不协调,大家想要的跟现实能给予的不成正比。
  我在新书中提到了“欲·囚”的概念。想拴住一个人不必死缠,只需喂肥他的欲望。有了欲望,所有绳索都不需要了,因它能把人的心牢牢拴住,让人心甘情愿做它的囚徒。
  一个懂得管理自己欲望的人,才是强大的。“畸形恋的泛滥”、“婚外恋的增多”、“离婚率的提升”等问题的出现,说到底还是人的内心欲望没能跟现实达成共识。
   情人节是恋人的“生死劫”
  齐鲁晚报:2月14日快到了,在当下情人节已严重物质化的情况下,情人们该如何看待这个节日?
  苏芩:我总结了几条“恋爱怪规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人节已成恋人的“生死劫”。很多恋人都是在重大节日前后分手的,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原本是喜庆的时刻,却演变成分手的序曲。原因就在于人们过于单一地给节日赋予了“消费概念”,不少女孩子则把“花钱”当做评判爱情的最重要标准。
  但同时我也要告诉大家另外一条“恋爱怪规则”:婚前花费越多,婚后感情越差。真正相爱的男女,会把情人节过得温馨而有仪式感,即便是一朵玫瑰、一块巧克力,只要送得够巧妙够真诚,也可收获不一样的感动。情人节是增进感情的节日,而非促进消费的节日。

  齐鲁晚报:你曾说80后的爱情注定死在房子上,在恋爱都看重物质条件的当下,什么才是幸福?
  苏芩:每个人的幸福标准不同。有人觉得有情饮水饱,有人觉得有房才算真幸福。每个人的出身环境和成长阅历不同,所以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我的观点是,爱情跟物质无关,但婚姻跟物质脱不开干系。所谓“对的人”需要达到“三原则”:性格相谐、人品过硬、物质过关。三条缺一不可。实际的统计来看,完全脱离了物质基础的婚姻也很难幸福长久。

  齐鲁晚报:在物质和情感的诱惑下,女人该如何抵制自己当第三者?
  苏芩:每个小三背后都有一部血泪史。当小三绝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小三当到最后,黑锅都得她一个人来背:损耗的青春打了水漂,清白的名声沾了污点。婚外恋到了最后,男人可以正大光明回归家庭,世人会欣赏他的责任感,但小三无论如何都难以得到大众的原谅和宽容。
  很多女孩经不起物质和感情的诱惑,那是因为她们只看到了小三的所得,她们并不知道,所得的背后是成倍数的损失和付出。做小三的女孩们眼光要长远一些:别只看三年内的事情,把眼光放到三年以后,情薄自然恩断,到了那时,你能不能为自己负责。一点点钱和感情,换女人最可贵的青春和名声,从长远来看,太不划算了。
   只要保证内心强大,裸婚也幸福
  齐鲁晚报:大龄剩女往往陷入“找到更好的男人才能嫁”的怪圈,你给剩女的建议是什么?
  苏芩:剩女择偶,最怕有“对比心态”和“嫁亏心态”,一是怕总拿前男友对比现男友,二是怕自己等了那么多年等不来一个最好的。剩女莫不是输在一个“比”字上。因为太怕输给别人,但到头来,但凡剩女,都输给了时间。
  解决办法只能从女人的心态入手。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女人的择偶要求应该随之有选择地放弃,年龄每大一岁,都应该相应地放弃一条次要标准。女人的要求越多,对男人越造成压力,即便是条件不错的男人,也害怕那些高标准严要求的女人。

  齐鲁晚报:现在有一股“裸婚”风潮,怎样的条件下可以裸婚?
  苏芩:若坚守“不裸婚”的原则,那剩男剩女的群体只会更加庞大。但裸婚是很考验人的心理成熟度的。面对亲人的质疑,面对朋友的攀比,面对物质的压力,你能不能做到坦然地去面对生活、坚守婚姻,这是需要很强的心理耐力的。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足够成熟强大,那裸婚也能幸福。同样的道理,若内心不够独立不够强大,那即便婚资百万,也照样不会幸福,得先懂得婚姻。
   不缺爱的人,才能有大爱
  齐鲁晚报:近几年国内出版的感情类书籍卖得很好,这类书热卖的原因是什么?
  苏芩:这反映出现代人对感情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之前那种“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的状态,进而追求精神上有共鸣的伴侣。但同时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生存压力是巨大的,因为生存压力之下,人们更希望能在感情上得以慰藉。

  齐鲁晚报:你觉得一位感情专家给予咨询者的最大帮助是什么?
  苏芩:我能做的是六个字:倾听、理解、陪伴。要站在咨询者的角度去跟他聊天。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大众闺蜜”,是在平等的角度上陪伴他们度过这最艰难的一段时间的。

  齐鲁晚报:不知道您有没有结婚,对于婚姻您有焦虑吗?
  苏芩:先生是我最好的朋友,甚至可以形容他是我的心腹之人。我最大的成功在于婚姻,这一点是我真正的自信所在。因为家里有个人,完全信任你维护你,那种感觉会让你觉得安心和自在,不论走到哪里,心是放在肚子里,做任何事情都可全力以赴。而且我始终坚信:不缺爱的人,才能有大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