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尚通变 洗铅华 品自高
——舜耕山翁新作赏析
  • 2012年0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尹延新先生乙丑年自号舜耕山翁以来,画风精变,佳作迭出。惊讶于先生于外人看来画风成熟之时的大破大立,所谓舍得,言易行难。两年以来,延新先生取法白石老人的工笔草虫,在省内乃至全国学术界以及收藏界引起了极大关注。
  今日再见先生,却又看到精炼八大笔意的笔墨新作,以花鸟之题材,释山水之宏图,莲花荷枝,青蛙流水,以舜耕山翁标志性的疏朗长线为骨,以浸淫五十余年的笔墨深蕴为肉,画面高古拓达,风貌平实大气。大开大阖所生发出来的气象,在承继传统文脉中已经明显具有了现代之风。
  延新先生作为山东著名花鸟画家,有着他出身,师承,修为上的独到之处,这些是其他画家所不可复制的。在他的自述中我们知道,先生祖上六代生息于千佛山下佛山院街,是地地道道的老济南。他秉承了典型的泉城品性:直爽拓达,爱憎分明。举止言行中,都是齐鲁之邦,泉城济南的“范儿”。延新先生身上的这种“精气神”是流淌在血液中,与生俱来的。这种精神贯穿他的作品,从布局到线条,从色彩到明暗,都给人一种开朗伟岸,大气方物的观感,如同泰山黄河给人的岳峙松涛,奔涌不止,尤其是近年的佳品精作,花鸟题材却带出气势磅礴的山水之势,精神气质上的无比契合,彰显了他变法之后所取得的进步。从师承传统来讲,延新先生师承于希宁、岳祥书等诸位先生,精研深究,得他们的笔墨精髓与风骨,无论造型造势造境,都已炉火纯青。
  除却个人性格与师承上的先决条件,延新先生自身的天赋与努力也不可小觑。从艺五十余年笔耕不辍,创作之余潜心研究齐白石、潘天寿、吴昌硕、八大山人等前辈名家,三十年前自于希宁先生处得到潘天寿的《听天阁谈艺录》,并完整手抄,多加批注,如此踏实的学习态度,现在已绝难见到。正是因为多年积累沉淀,先生年逾七旬变法,画风直取白石老人之神韵,如今效仿八大,形神兼备间更有齐鲁风骨,自成一体,于高龄显新貌。
  所谓大器晚成,必定厚积薄发。半生的积累历练,酝酿出如今的笔墨华章,我们期待着延新先生带给我们更多的憾心之作。 (乔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