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人大烟台代表团多位代表建议——
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烟台应该走在前头
本报记者柳斌
  • 2012年0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烟台拥有濒临日韩的区位优势,在烟台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先行试验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在省两会上,省人大烟台代表团多位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在烟台建立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先行试验区的建议。
建设先行试验区,烟台有优势
  烟台代表团的一位省人大代表指出,烟台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门户位置,与日韩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日韩最近的城市之一,在对日韩贸易往来中有着不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经济方面,烟台对外开放度较高,与日韩经贸往来密切,是与日本列岛、朝鲜半岛进行经济合作的理想区域。目前,韩国、日本已经成为烟台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在文化上,三国之间经济文化往来已久,文化渊源深厚,文化理念和生活习俗相互认同度较高。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烟台已先后与日本别府市、宫古市及韩国群山、原州、蔚山市等建立友城关系。
  另外,烟台具有建设先行试验区的港口优势、政策优势等,烟台拥有全国第13个、全省第2个保税港区,规划面积7.26平方公里,当前,烟台保税港区正加快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将成为中日韩经济合作试验区的重要载体。
对日韩经贸合作,存在一些壁垒
  建议中提出,烟台对日韩经贸还存在“走出去”壁垒问题。尽管近年来烟台对外投资每年都呈翻番式增长,但对日韩投资一直止步不前。
  另外,在对日经贸合作上还存在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产品进入日韩市场的大门虽然敞开了,但门槛并没有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
  日本的产业转移已经进行了二三十年,其本土企业处于产业链最上游,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此基础上向中国台湾、韩国等国家及地区转移产业,为日本技术做配套服务;而产业链的下游如组装等则转移到中国等具备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尽管中国有着最大的市场潜力,也具有极高的热情,但日本出于对技术外流的担心,会选择尽量绕开中国内地进行新的产业布局。
完善中日韩空中通道,增开航班
  中日韩经济区域合作,离不开发达的交通网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中日韩空中通道,织密航线,增开航班,鼓励日韩航空公司在烟台设立分支机构等。
  建议提出适当放宽船舶等相关行业利用外资的政策,加大对半岛造船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合作平台,中日韩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建设应在三国贸易和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以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先期建设中日韩产业融合试验区等,成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的重要载体。
  另外,贸易投资和人员交往应该放宽政策,引进日本高端人才,推进“三币”自由兑换等相对宽松的金融监管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