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收费名目繁多项目猛增
学者呼吁加强监督
  • 2012年03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最近一个时期,中国银监会等部门就制定《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对当前银行收费问题反映强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收费差别大,消费者“看不懂”。消费者反映,不同银行之间针对同一种服务的收费差别很大,也让人“看不懂”,如ATM机异地跨行取款费用从单笔2元到22元,相差10倍;信用卡挂失费从20元到50元到60元的都有。
  二是收费门槛高,消费者“用不起”。除了信用卡全款罚息,消费者投诉乱收费的问题还有不少,如信用卡取现手续费高达3%(取款1000元收30元手续费)等,让不少消费者惊呼“上当了”。
  三是收费名目多,消费者担心“被收费”。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反映,现在银行收费项目繁多,如小额账户管理费、信用卡取现手续费、转账失败手续费,更换存折费、重制卡费、重置密码费、网银收费等,令人目不暇接,而且多数银行对其收费遮遮掩掩,既没有在网站上充分公布,收费前也没有及时提示,让人一不小心就“被收费”。
  近年来,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银行业高利润现象。有学者认为,银行作为企业,自然要遵循市场原则,对其服务自主定价。也有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认为银行业要比一般企业负有更多社会责任,不能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
  截至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113万多亿元。目前,我国仍以牌照发放来决定银行经营的准入,这就造成了银行业非充分竞争的局面。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说,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承担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责任,同时还向百姓提供基本服务,这也是国家赋予银行特殊地位的原因。银行部门切切不能以降低自身道德标准、忽视社会责任来完成自己的利润增长。
  如何促进银行业自身改革及良性发展,又能维护消费者权益?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及银行业应从建立维权渠道、理顺监管规则、鼓励产业创新等方面多管齐下,联手治理乱收费。
  有关专家指出,金融消费属于特殊消费领域,其特殊性带来明显的市场信息不对称,这些因素导致受到侵权的消费者面临投诉无门的尴尬,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一个消费者金融权益维护的专门机构,在方便金融消费者投诉的同时,加强对银行服务的监督。
  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在监管银行收费定价时,应理顺现行法律和法规的关系,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国家定价和银行自行定价的范围,要求银行在制定收费政策时要明确成本,以成本及合理的利润构成收费价格。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