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丹青难写是友谊
  • 2012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姓名:乍启典 ●终年:89岁 ●生前身份:著名国画家
  □荆树楷  
  
  乍启典和许麟庐两位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写意大家,去年两位先生先后驾鹤西去。作为一名书画爱好者,我和两位相识多年并成为忘年之交,受益良多。每每念及先生,便想起他们的友谊和他们的合作,更想起一幅被誉为旷世精品的画,一幅见证大师友谊的画。
  2000年秋,79岁的乍启典先生接受许麟庐和欧阳中石的建议,要于2001年春天80岁时,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我有幸被乍老邀请参加筹备工作。中国美协领导得知这个消息后,建议乍老画一幅纯水墨的大幅作品。许、欧阳两位先生皆对乍老说,大画一般人画不了,凭他的功力,肯定能创作出好作品。乍老接受了建议。画什么题材好呢?他想到了院中自己亲手种植的芭蕉。经认真构思后,乍老购回地毯,把宣纸铺在院子里,以院地为画案,在竹竿上绑就自制的“大抓笔”:笔毫长18厘米、直径6厘米,笔杆150厘米。他先静坐审视,临纸凝神,捉如椽大笔,运笔如风……只用了27分钟,一幅90平方尺的大作《水墨芭蕉》呈现在了面前:几株芭蕉墨羽婆娑,低垂高耸,风姿各异。先生随即在作品上题到:“春种芭蕉小园中,窗外绿荫郁葱葱。我画手植身边物,不知能像哪家风”。
  乍老个人画展于2001年4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如期开展。开幕前,许麟庐先生和夫人在孙女的搀扶下,认真观赏并连连说:作品大气、神气,好,好!在看完《水墨芭蕉》后,许老说乍老能把身边物画得这样神定气足,展现了高超的水墨功夫,令人击节赞叹,不但画画得好,诗配得也好。正在海南的中石先生听说老友在京举办画展,提前两天结束学术活动赶回北京直奔展厅,连续看了三遍。中石先生对乍老说,“你的画真乃神品,令我振奋。”我看画展振奋过两次,一次是去看齐白石的画展,再就是乍老您的了。
  乍启典先生自1986年在山东文物总店与著名国画家许麟庐相识以来,两人从相识相知到成为无话不谈的艺术上的挚友。乍启典多次到北京拜访许麟庐,许先生到山东来也必看望乍先生,并风趣地与乍老互称兄弟。两个老朋友一起泛舟马踏湖,一起探讨对水墨的感悟……
  1995年,两位老先生又单独交流,合作了整整两天,我有幸随侍在侧。许老每次都是让乍老先动笔,而乍老都是紧贴纸的边缘来画,留出更大的空间给许老。许老逢人就说启典弟书好,画好,人品更好。2009年春,许老大病初愈后又为《水墨芭蕉》题词:“蕉荫图。九十五岁许麟庐于竹箫斋。”
  中石先生与乍老交往也是笃深。2008年初,中国京剧节和泰山文艺奖相继在济南举办。中石先生作为两个大活动的嘉宾,话余又提到乍老的大芭蕉。受乍老的委托,我又把这幅巨作展现在中石先生面前。中石先生凝视许久,在芭蕉图上题词:“翠荫深秀。重读大作更有灵感,遂题以致余忱。”
  清明将至,重读这幅见证了三位大师友谊的巨作,思绪万千。许老和乍老不仅仅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更是世间友谊的典范。如今乍启典先生和许麟庐先生已仙逝,唯衷心祝愿他们安息,祝愿友谊的见证者中石先生健康长寿,永葆艺术青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