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回避媒体批评是推动发展的“软实力”
——聚焦省城“优化发展环境”之一
  • 2012年04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有了这样的作风,就能逐步培养起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就能不断听取各种各样的批评和建议,就能把来自舆论的呼声视为改革工作的动力而不是麻烦。
  □本报评论员 王封 

  本报报道,从4月2日起,济南市多部门联合执法,出动200多人的执法队伍,填埋盗采“济南青”的济南历城区华山办事处大马桥村大矿坑,并彻底拆除了采矿设备。这是本报此前推出“济南青”遭滥采贱卖的系列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结果。
  “济南青”遭滥采贱卖已持续了好多年,曾是一个久治不愈的痼疾顽症。响鼓还得重槌敲,令人欣慰的是,本报的系列报道引起了“疗救者的注意”。为了彻底拯救“济南青”,济南市有关部门此次决心很大,填埋大矿坑的力度空前,真刀真枪,不走过场,有关部门还表示,大矿坑的治理不是一日之功,正在考虑长效解决办法。
  济南市有关部门面对批评报道,不回避,不扯皮,及时作出回应与改进,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人们从中看到了工作作风的改进。可以想象,有关部门若对民众的呼声、媒体的呼吁置若罔闻,消极应对,甚至对批评之声有抵触心理,那才是让人心寒的不智之举。关于“济南青”的报道圆满收尾不是孤例,它是济南市上下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缩影。近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就不难发现,见诸报端的,对济南市政府各部门的批评报道多了起来,让人惊喜的是,那些被挑刺的部门和单位,大多闻过则喜,答复都很积极,甚至很快就提出了细致的整改措施,动作慢一些的也正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时候,媒体从工作大局出发指出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上为政府推动工作提供了舆论的帮助,济南市的一些政府部门欢迎媒体批评并努力改进工作,这给了广大市民建设美好城市的新希望。比如,针对本报对龙奥大厦进门难的系列报道,济南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了整改措施,进一步简化流程;对于章丘市道路运输综合服务中心乱收费问题,章丘市委给予了明确答复,已叫停收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对于槐苑欣城工程烂尾7年,槐荫区政府将协调股东磋商,督促早日开工等等,本报近期推出的一些监督性报道得到了济南市有关方面积极回应后,市民普遍给予好评。
  济南市有关方面对待媒体批评的积极态度,本身就是良好工作作风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作风,就能逐步培养起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就能不断听取各种各样的批评和建议,就能把来自舆论的呼声视为改革工作的动力而不是麻烦,就能最终积聚起优化发展环境的巨大能量,进而为省城济南的发展真正开拓出一片新的天空。
  我们期待着,省城济南的各级政府部门,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媒体和公众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高的效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我们更期待的是,这种不回避媒体和公众关切的开放作风,能成为省城济南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并最终成为“优化发展环境”的软实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