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治保险忽悠,烟台出妙招
烟台保监分局全国首推“访后付费”制度;回访不成功,代理机构拿不到钱
  • 2012年04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4月4日讯(记者 李娜) 由于保险业务员误导销售,“存单变保单”的现象屡有发生。为了整治这一顽疾,烟台保监分局决定开展治理销售误导专项工作,自今年7月1日起,烟台保险业将推行“访后付费”制度。
  前不久,开发区大季家的吴明珠向本报反映,两年前她在去银行办理常规存款时,听信了推销人员高额收益的说法,签了一份合同。今年因为急需用钱她到银行取钱,却被告知当年签的是一份保险合同,如果提前取款需要支付巨额违约金。
  “当时他们说这种存款和银行存款一样保本,而且能拿更多的钱,我就在合同上签字了。”吴明珠说,如果推销人员当时明确告诉自己他们卖的是保险,结果肯定不一样。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保险业务人员误导,导致的银行存单变保单的投诉案例层出不穷。2011年,烟台保监分局共接到人身险领域的信访件159件。其中,因销售误导引发的信访件97件,占61%。同时,在银行推销保险的问题尤为突出,他们在2011年调查处理的27件较严重的销售误导案件中,有16件来自银行渠道。为此,烟台保监分局决定从7月1日起实行保险“访后付费”制度。
  所谓“访后付费”,是指保险公司必须在保险犹豫期内对购买保险的客户电话回访成功,确定投保人没有疑问之后,再向银邮代理机构支付代理手续费的一个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是被“忽悠”签订的合同,在电话回访阶段只要消费者没有明确答复,保险营销员就无法拿到手续费。
  为了保证“访后付费”顺利实施,烟台保监分局要求各保险公司,电话回访系统与财务系统必须实现自动关联。如果电话回访不成功,财务那里就无法对外支付手续费,保险业务人员就没法拿到这笔钱。
  据介绍,在全国保险业界,烟台是首个推出此类制度的城市。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对消费者有双重保护功能,有利于遏制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发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