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故事
  • 2012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江居才

  4月4日上午,我和儿子一同去老家给父亲扫墓。我们村南邻济邯铁路,北靠中华电厂水库,往东不远是京杭大运河,往西两三公里是天沐温泉度假村。父亲的坟墓在村西小河北边麦田的中央。因为刚浇了地,怕损坏麦苗,我们在对着父亲坟墓的路边祭奠。
  儿子小时候,整天闹着问爷爷长什么样。我全家开始找父亲的照片。遍访亲朋好友,最终在叔叔的战友家找到了一张送叔叔入伍时的合影照,上边有父亲。我急忙到照相馆复制放大,做上相框。望着照片,我整合着记忆的残片。
  之前,儿子多次问爷爷的故事,我怕触及心里的伤痛,从未满足他的心愿。儿子再次提出时,我看着孩子真诚的眼睛,难以拒绝。我努力打捞着残缺不全的记忆,搜寻着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向儿子述说着,眼泪禁不住扑簌簌落下来…… 
  1972年父亲由于积劳成疾,多方医治,终无回天之力,英年早逝。农历4月18日下午,舅舅骑自行车驮我回到村里。在村西头的大路上,放着一个薄皮棺材,全村的人都来了,母亲、姐姐和哥哥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父亲已经被装殓,我意识到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那一年,父亲才37岁,母亲35岁,我们姊妹三人,姐姐16岁,哥哥11岁,我5岁。父亲撇下我们孤儿寡母,真不知道怎么过。
  父亲非常能吃苦,他在搬运站干过搬运工,在铁厂当过翻砂工,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因为我们姊妹3人,年龄都小,爷爷奶奶常年有病,要打针吃药。父亲干一份工只挣8分钱,父母天天忙碌也挣不了几个钱。经济拮据,经常缺吃少穿。春冬农闲时,父亲和村里几个男劳力,步行100多里地,拉着地排车去河东等地送盐、皮硝,换回来地瓜干,留下一部分当作口粮,换些钱贴补家用。
  那时候我经常盼着父亲出门回来,有时父亲会给我们捎几个包子,或一块厚饼,细嚼慢咽,慢慢品尝,往往是分几次才肯吃光。父亲总说自己吃过了,实际上他根本就没舍得吃,只是干啃高粱面的黑窝窝或地瓜面胶皮窝窝。吃了晚饭,父亲会给爷爷送去捎来的烟丝,帮他装一锅烟丝,看他美美地抽着,陪他唠唠家常。
  父亲憨厚实在,乐于助人,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无论谁家有什么体力活,只要吱一声,他都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活,马上就去帮忙。无论哪家婚丧嫁娶,他总是第一个去帮忙,挨家挨户去借桌子板凳,为防止记错,用粉笔在桌椅下面写上户主名字。然后回来帮着烧火做饭,端茶上菜,打扫卫生,再把桌椅逐户送回去。
  到今年农历4月18日,父亲去世已经整整40年了。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成人。姐姐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律师、教师;哥哥参军入伍,担任飞行员,官至领航主任、师级干部,多次荣获个人二等功、三等功;我先后担任法官,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侄女和儿子一个在上研究生,一个已在一家公司就职。父亲要是健在,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那该多好。
  望着墓碑,我懂得了生死轮回,人生有始有终。儿女已成家立业,孙辈亦是有用之才,高风亮节得以承继,足以告慰英灵!
  我的老父亲,我最亲爱的人,今生我们相聚的时间太短,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