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爸爸离去那天,正是腊八
  • 2013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唐青岗 

  我们家不过腊八——因为这一天是爸爸的忌日。
  1986年腊月初八,爸爸因患肝癌去世,年仅36岁。爸爸去世那年,我才10岁、哥哥12岁。 
  10岁以前的我是在东北度过的,那时正是疯玩的年龄,我还没来得及细细享受和体味父爱,可恶的病魔就生生夺走了爸爸的生命。更让我感到羞愧和不安的是,我居然连爸爸的模样都有些模糊了,以致关于爸爸的记忆竟是如此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但就是这些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关于爸爸的记忆,却深深地植根在我心里,时至今日仍刻骨铭心。
  1971年,爸爸和妈妈结婚后就下了东北,去投奔哈尔滨的亲戚。为了维持生计,爸爸在街边摊过煎饼,走街串巷贩卖过土豆和粉丝,甚至还在马路上捡过煤块。1975年,当时遣送“盲流”,爸爸妈妈就带着哥哥来到了绥化市青冈县民主公社芦家屯。从此,我家就在这里落下了脚。
  听妈妈说,爸爸是个急性子,干什么都风风火火,而且干活特别利索,从不拖泥带水。院子里近一亩的菜园,爸爸一上午就能翻完。即便在生产队干活,爸爸也从不落后,同样用镰刀削玉米秸,他能把别人落半截地。爸爸还是割谷子的好手,听妈妈说,身材高大的爸爸将一把谷子捋到怀里,镰刀飞快地一割,这一镰刀下去就有半米,不到一上午就能割到地头——那可是四五百米长的距离。
  就因为干活麻利,爸爸年年是生产队里的劳动能手,每年年底都捧回一张奖状。直到今天,我家钉在墙上的相框还是用当年爸爸得来的奖状镜框做的呢。  
  爸爸不仅干活快,而且手还特别巧。原来用手剥玉米,剥上一天,大拇指就会肿起来,疼得第二天根本不能再剥了。爸爸发明了一种工具——用菜刀将一根扫帚篾削成竹签,再把一根布条的一头拴在竹签的尾部,另一头系成一个圈套在中指上。剥玉米时,用这根竹签先把包着玉米的叶子豁开一个口子,然后再往两边一撕,玉米就剥开了。这样剥玉米大拇指不仅不会被磨痛,而且又快又省劲。生产队里的其他人看爸爸用这个小工具剥玉米这么快,纷纷效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妈妈说爸爸还自制过一种工具——把一个捡来的大子弹壳砸扁了做成刮锄板,专门用来刮粘在铁锨和锄头上的泥土。在地里干活歇工时,别人都在抽烟聊天,爸爸就用这个刮锄板仔细刮掉粘在农具上的泥土。因此,爸爸的那把铁锨在生产队里特别有名,不仅锋利,而且锃亮得几乎能照出人影。
  为了养家糊口,农闲时爸爸也闲不住。别人在大冬天都躲在家里不出门,而爸爸却要忙活着做糖葫芦。记忆中,爸爸用自家种的甜菜熬成糖稀,把穿好的山楂往盛满糖稀的托盘里一蘸,一个糖葫芦就做好了。东北的冬天气温很低,不一会儿糖葫芦就冻住了。爸爸将凝固好了的糖葫芦仔细地码放进一个木质箱子里,然后把箱子摽在自行车上就出发了。直到下午我们放学,爸爸还没有回来。等到天完全黑透、家家户户都已经亮起灯光,一身霜雪的爸爸才回来——真是风雪夜归人。我想象不到,爸爸是怎样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一步一滑地在冰天雪地里走街串巷叫卖糖葫芦……
  吃过晚饭,爸爸把提包里的硬币倒在炕桌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清点,一分、二分、五分,这些硬币都是爸爸的血汗换来的,然后用报纸将它们一摞摞地卷起来。我想这可能是爸爸最高兴的时候。也正是在爸爸的辛勤劳作下,我们才有了东北那个温馨的家:修缮一新的三间草房,一口安装了辘轳的水井,屋里摆设的八仙桌、写字台、小炕桌,还有一张当时最流行的“靠边站”圆桌……是爸爸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安乐窝,让我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可这一切,在1985年全改变了——我们要举家搬回山东老家。 
  1985年,爸爸在哈尔滨一家医院被诊断为肝癌。或许爸爸预感到了什么,他坚持回老家。现在想来,一个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人,在被疾病折磨得最痛苦的时候,他最想的就是回到家乡。说到底,爸爸不想客死他乡,他要叶落归根。
  整个1986年,爸爸都在和肝癌作斗争。听妈妈说,爸爸先后到高唐、临清等地看过病。在花光了所有积蓄后,只好找所谓的偏方治病。我和哥哥在邻居家灶膛里找来的蛐蛐、在荒草地里挖到的茅草根,都曾经作为给爸爸治病的药引子。可是这些并没有阻止疯狂的癌魔,爸爸的身体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双腿浮肿得发亮,用手一摁就是一个深坑,肚子因为腹水肿胀得老大。即便如此,那年麦收时节,爸爸还挣扎着骑自行车给在地里割麦子的妈妈送水。没想到在半路上不小心摔倒了,一壶开水洒在腿上,把腿烫得满是大泡……
  到1986年秋天,爸爸已经不能走路了,不得不依靠双拐。再后来,爸爸架双拐也不能走路了。可以想象,身高近180厘米的爸爸、这个当年屯子里有名的壮汉,居然被疾病折磨得连路都走不了,只能眼睁睁地守着这个家,他的内心该有多么痛苦。 
  但爸爸不想整天呆在屋里,他愿意坐在院子里等着我和哥哥放学回来。爸爸还让我把一根绳子的两头分别系在他的两只鞋上,然后由我来“拉”着他走。那时候,在本村上学的我放学后就往家跑,为的就是能拉着爸爸在院子里“走”几圈。那个冬天,我家院子里布满了我拉着爸爸走时留下的拖痕,这些拖痕有的延伸到大门外,有的延伸到猪圈旁……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想起来还揪心。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当我从学校跑回家时,眼前的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爸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满身都是土的他正在拼命挣扎着想站起来。他说想够个枣子给我吃,不小心摔倒了……我赶快跑上前想扶起他,可是瘦小的我根本扶不动爸爸,急得大哭起来……爸爸让我把一根绳子拴在枣树上,绳子的另一头交给他——爸爸想把自己拉起来。就这样,爸爸拼尽全力拉绳子,我哭着在后面使劲推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把爸爸扶起来…… 
  再后来,爸爸只能躺在炕上一动不动了。我听人说患肝癌的人是最痛苦的,一般人都忍受不了那种剧痛,可是我从来没听到爸爸的呻吟,哪怕一声。爸爸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痛苦,不想让他的妻儿和他一起受罪,他只一个人默默忍受和承受。 
  腊月初八,爸爸走了。
  都说父爱如山,可因为年龄小,我无法体会到爸爸是如何疼爱我们的,我只依稀记得在东北时,老家寄来的花生和大枣都让我和哥哥吃了;过年宰的羊,爸爸冻到从水库刨来的冰块里留给我们吃,他还要骑自行车跑到公社买白面馒头和我俩最爱吃的冻梨;每年冬天,爸爸都要为馋嘴的我和哥哥自制冰棍,即便自己家蒸的放糖稀多的豆包,也留给了我们…… 
  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这二十多年来,我求学,工作,可对爸爸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二十多年来,我娶妻,生女,每当女儿喊着爸爸,张着小手扑向我的怀抱时,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总会被撩拨得生疼,我知道,那是儿子对爸爸的思念。
  又要到腊八了,儿子用文字表达对您的思念——爸爸,您听到了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