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者痊愈后希望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一家人尽快恢复平静生活
今天起,让我们“忘记”他
  • 2013年05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5月16日,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某治愈出院,离开医院前张某和妻子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 本报记者 陈文进 摄
本报记者 李钢 白雪岩 赵艳虹 李泳君
  16日11:26,张某从枣庄市立医院感染疾病科的病房里走出,走下台阶、迈过门槛,曾经的病人正式宣告痊愈。在这个我省抗击H7N9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刻,既没有预想中的宏大仪式,也没有过多的追逐与喧哗,有的只是对一个患者、一个家庭生活重归平静的祝福。
摘下的口罩又重新戴上
  这一天的枣庄,很热。11:26,张某夫妇准时从病房走了出来,脸上戴着大大的口罩,几乎将眼睛以下的部分全部遮住。
  而就在两个小时前,在枣庄市立医院感染疾病科病房前,参与了医疗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与即将出院的张某合影留念。见张某出来,早已等候在现场的很多记者,立刻就围了上去。
  此时,张某没有佩戴口罩。张妻则央求记者,“不要拍,好吗?”显然,正在回归正常生活的张某夫妇,不愿意过多曝光在公众面前。
  他说,尽管媒体在报道他患病的时候,对照片和影像进行了处理,但熟悉他的人还是认出了他。“多年前的战友,看了新闻后,打电话来问我。”
  根据以往的经验,病人康复出院时,是不佩戴口罩的,目的是明确告诉公众,已经完全康复、不具有传染性。2009年5月,我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出院时就是如此。然而,当出院的吉时到来之际,张某夫妇几经考虑,又一次戴上了口罩。
孩子未在医院出现
  此前,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张某夫妇始终都很谦和,但也一直要求“不要把我们的正面照登到媒体上”。这对普通的夫妻坦言,“我们毕竟还要在枣庄生活,不希望别人一看到我们,就说,哎,他就是那个H7N9患者!”张某说,一些不实传言,一度让自己倍感尴尬,“甚至有谣言说我死了……”他眼下只希望从公众视野里消失,“尽快恢复平静的生活。”
  张某夫妇的“低调”是全方位的。
  得知张某就要出院,家族里的很多亲戚早早赶到了医院迎接。但记者注意到,患者的孩子没有在医院出现。
  “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不想让他受到影响。”张某说,为减少对孩子的影响,自他转到普通病房后,便只让孩子来过医院一次,“出院的时候,没让孩子来。”原来,由于担心记者再次打扰到孩子,张妻已经提前将孩子送到了娘家。张某出院之后,张某夫妇回到家中,也只是做了短暂的停留,就匆匆离开。

接送车辆的车牌暂时遮挡
  同时,另外一个细节也显示出了张氏夫妇的细心:前来接他们的车辆,在医院院内停放时,也专门遮挡了号牌。
  院方也注意到了他们的担忧。据了解,根据之前的经验和筹划,院方以及卫生主管部门,曾想正儿八经地搞一个仪式,向全社会宣告H7N9“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但了解到张某夫妇的想法后,这一提议很快被放弃。
  不能少的是祝福和感谢。在枣庄市立医院疾病感染科前,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都赶来向他道别。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和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文青,以及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汝燕等多名护士专门从济南赶来,为他们祝福。张某夫妇则向所有的医护人员三鞠躬,深表感谢。
  劫波渡尽,生活如常。这一对夫妇的朴素心愿,值得我们共同尊重。
 □现场 医护人员露真容
  “奋战了20多天,终于取得了胜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奋战在与H7N9病毒作战一线的专家、医生和护士们摘去口罩,露出真实的面容,这一刻,他们一直绷紧的神经也得到了缓解。
  现场,两名医务人员向众人展示了省级专家组成员、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文青书写的“同舟共济”四个大字。医院里的其他患者、家属、职工,也齐声表达着对张某的祝福。
  “我丈夫是因为得了肺炎入院的,起初也很担心是不是患上了这种病,所以特别能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一名姓李的女士说。
本报记者 白雪岩 李钢  赵艳虹 李泳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